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坚 《魅力中国》2010,(28):165-165
一、行政问责的内涵 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就必须弄清楚行政问责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行政问责。多数学者认为,责任政府理念及践行是行政问责的起点,建设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迅速、有效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而行政问责制正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题中之意。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基于其工作职责而作出的行政行为监督和审查,对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绩效和行政秩序,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丽 《理论观察》2011,(5):27-28
作为顺应建设责任政府而产生行政问责制自产生之后在中国刮起一阵"问责浪潮",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对象不明、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法制不完善、行政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也呈现在人们面前。探讨如何使行政问责制走出困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以加强行政问责制为突破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我国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就必须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监督机制,加强问责客体的责任约束,保证行政问责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在宜黄发生的拆迁自焚惨案引发了全国媒体与民众的关注,并随之在当地掀起了一阵问责风暴。但是,在对当日实施的行政行为定性仍为"合法"之前提下,将宜黄主要党政官员免责的问责举措,其正当性与内在逻辑性均有反思与检讨的空间。同时,问责机制在其确立上存在的先天漏洞,在加上以维稳为中心的政府工作重心,让当下的看似顺应民意的问责举动暗藏隐忧。解决之道,应当是将问责标准予以清晰化,并将问责的正当性、问责机制的预期效果是否能实现,作为问责举措是否妥当的考察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但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又频繁发生,所以如何对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有效的行政问责,更加切实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总结出目前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方面存在着缺乏社会公众的参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为问责文化的缺失、问责法律制度的欠缺、问责机制的失效,提出培育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文化、健全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法律制度、提高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机制的效能的对策,以推进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制是强化政府职责、改善政府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本文主要从行政问责制度的内涵入手,分析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行政问责制与政治观念、法律体系、行政机制和公民社会等因素交叉重叠、互为因果,它是由多种相关制度和问责形式联合组成的制度体系。应该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围绕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围绕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建立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制度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在权责对等原则基础上的民主价值理念和政治运行规则。目前,我国将建设责任政府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全新理念,正在推动着行政问责由理念走向实践、由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存银 《魅力中国》2010,(31):46-47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行政问责不仅要求犯错违法要追究,而且公务员能力不足、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作风,甚至公众对政府及其行为的合理怀疑等方面都要追究责任。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行政问责制正逐步从政府管理中的一种应急措施变成现代政府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马燕 《魅力中国》2009,(21):209-210
行政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还是同体问责,但问责制重在异体问责,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是苍白无力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在异体问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对策,在加强同体问责的基础上,合理协调异体问责,从而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有力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曾雯莎 《魅力中国》2013,(20):319-319
摘要:行政问责是以民主为基础的一种制度问责。其核心特点体现为法治民主。因此.文章认为在行政问责启动中要强调法治民主。即行政权力要接受法律的规范、问责的启动设计要法治化、问责的启动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基层政府执行力的现实表现和阻碍因素,提出了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的举措。要全面提高参与者素质;拓宽农民的参与渠道;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的构建还处于初始阶段,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对山东省淄博市行政问责的实践而言,使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张小慧 《黑河学刊》2011,(10):82-82
行政公开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为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政府为民服务。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原则应从"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扩大政府信息的公开渠道,转变政府观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完善的问责保障机制,对政府实施有效的问责必然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指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关键,即推行“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王青 《黑河学刊》2010,(5):63-64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问责实践的开展。具体实践中,要做到:规范问责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对象,合理划分问责事项范围。健全问责程序,完善实施环节。公开问责信息,提高问责透明度。统一问责制度,推进问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在中国登陆已有五年之久,进入2008年后,问责风暴越刮越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故等并未减少发生频率。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透明化等问题,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考量问责制度的变迁所需付出的实验成本和实施成本以及道德成本,我们主张即使要承担较大的成本支出和风险,也要继续加强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策执行阻滞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执行缺乏一种问责机制。因此建立责任制政府,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政策执行问责体制,通过一套完整的问责机制来消除政策执行阻滞现象的发生,成为一种解决政策执行问责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自中央到地方,广泛掀起了行政问责的热潮,行政问责制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这无疑有助于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推行的行政问责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存在着严重的法律缺陷和法律程序的缺失.本文从立法的视角阐述行政问责制度,以期从立法方面出发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0.
胡建刚 《特区经济》2009,(11):16-18
权力与责任是不能分离的,有权力就必然有责任。行政问责制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政府官员出现言行不当或违反民意的行为而对其进行道德和政治责任追究的机制,充分体现了权责对等的管理原则。问责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探索。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政务公开、完善行政问责立法、强化异体问责、营造"问责文化"等方面深化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