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子华 《杭州研究》2008,(1):176-181
《金瓶梅》中所描写的茶文化,虽然是以北宋的山东清河县为历史背景,而象清河那样的山东一带却是不出产茶叶的。那么《金瓶梅》中所描写的茶文化是以什么地方为素材呢?《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乃是一位非常熟悉杭州风土人情的书会才人,而他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描写的王婆茶坊所反映的宋元茶文化乃取材于杭州。《金瓶梅》的作者一方面从《水浒传》里承袭了宋元杭州的茶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作者屠隆也是一位出身于浙江鄞县(宁波)曾在杭州寓居过的通俗小说作家。他写作的《金瓶梅》是受了杭州好友,诗文名士高濂的很大影响,特别是《金瓶梅》中不少关于茶文化的素材乃出自高濂《遵生八笺》中的“饮馔食笺”。因此《金瓶梅》中所描写的茶文化与杭州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乐乐 《魅力中国》2013,(34):76-76
《鲜花圣母》是让?热内的小说处女作,于1943年写于狱中。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著名诗人科克托与大作家萨特的赞赏,并在当时的法国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在本书中,热内描绘了一个由情欲,罪恶和死亡构建的世界。小说描写了一群家庭、社会的弃儿之间的同性之爱与混乱的性爱关系,并对他们的犯罪行为表达了疯狂的热爱与崇拜。在本书中,死亡亦是一件令人狂热的事情,杀人者与死者都受推崇。但国内对让?热内小说的研究极为匮乏,而关于《鲜花圣母》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笔者将通过细读文本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从情欲、罪恶与死亡这三个维度展开,通过文本中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人物命运描写探讨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3.
读书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能说出你内心的作者,特别是写到了你心底一直所想,却怎么也描述不来的东西,《心灵与阳光同行》便有此功效。这是一本与生命领悟相关的散文集,内容包括女性的情绪、价值观、婚姻、爱情等,但最触动我的是小小的一篇《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作者在《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中提到的第二件事是旅游。她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这两句话看得我泪盈于睫,仿佛为自己在父母眼中的"不羁"找到了正统说法,对呀,只有走出去才不会变成井底之蛙。比起毕淑敏文中的"旅游",我更偏向  相似文献   

4.
郑勇 《黑河学刊》2011,(4):28+31-28,31
张惠英在文章《〈金瓶梅〉中杭州一带用语考》中,通过列举"鲥鱼"等金瓶梅当中的杭州语词,继而证明作品的方言地理坐标是吴语区。结合《金瓶梅词话》、《大复集》等文献,介绍了《金瓶梅》中的"鲥鱼"来源,证明张先生的这种判断是存在不足的。  相似文献   

5.
<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奏报《永乐大典》辑佚。乾隆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名曰《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巨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巨的一部丛书。在这一隆重的具有奠基意味的史学活动中,由一班学识深厚的泰斗式人物作为骨干纂修人员。其中,有一位余姚人,他就是一代史学宗师、时任《四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发展了《金瓶梅》的"果报转世"思想。行文架构上以"果报转世"串联主要人物的前世今生,尤重转世前后"果报"观念对人物性格及生活的影响;题材内容上写中下层世人的生活风貌,"果报转世"思想体现在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直露的"果报转世"思想来惩恶扬善,警戒世人,讽喻性和写实性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开掘,提高了世情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饥不择食     
李嘉 《新财经》2010,(6):84-84
名人故里之争硝烟再起,《金瓶梅》引发两省三地"西门庆故里之争"。现在,这三地又纷纷否认此事  相似文献   

8.
沧桑金瓶梅     
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起,四百年间,尽管人们对《金瓶梅》聚讼纷纭,毁誉不一,但它丰富的内涵,娴熟的艺术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博大精深的探秘兴趣。一位对《金瓶梅》素有研究的学者如是说:《金瓶梅》浑身是谜——它的作者、它的成书过程,它的时代背景,它的思想内容等等,一一存疑。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多少文人墨客为解开它的谜底,锲而不舍。几个世纪过去了,许多谜底依然是谜……  相似文献   

9.
储云芳 《中国西部》2012,(Z2):36-38
《论语》有三句话最值一提:"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现在再谈《论语》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论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浓墨重彩的抒情笔调,热情论述了贾府丫环群芳中"身为下贱"、心地高洁、傲然独立的晴雯的个性与品质,赞美、讴歌、称颂了晴雯的天生丽质、圣洁、风流灵巧、本真、出污泥而不染,她的平等意识和反抗精神,以及她与宝玉冰清玉洁的爱情。作者认为,这个十六岁纯真美丽的少女"抱屈夭风流"的悲惨结局,令人扼腕悲伤、肝肠寸断。她是《红楼梦》人物群像中最具有魅力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逵,《水浒传》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古往今来学者对其评价很高。本文旨在从李逵的"真性情"、李逵性格中的喜剧性以及李逵命运的悲剧性三个方面来阐述《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让我们看到施耐庵笔下多面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2.
《左传》 这部被称为"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比较成熟的史传.它的"言事相兼"的叙事文体体式,使《左传》 中的人物更加鲜明、 事件更加完整.使用人物对白和叙述者评论性语言展现左传的实录原则和生动性原则,这些干预性评论做到了褒贬事件人物,表明作者的立场,让读者领悟到《左传》 的叙事宗旨和窥见作者灵魂,体现了叙事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和作者对于事件叙述有着强烈的介入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书架     
《访美记》作者:胡舒立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38.00元本书是被称为"亚洲最危险的女人"的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溯源。从报人、报纸、报业这三个角度,她对美国报业做了全景式观察和记叙。新闻专业主义启蒙,从这里开始。《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作者:[美]斯图尔特·L·哈特译者:李麟李媛钱峰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36.00元  相似文献   

14.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作家中颇有个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往往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古典审美气息.他在《沉船》 中运用了虚实互见的表现手法,构建了三大悲剧性意象:中心意象沉船、 人物意象老主人、 景物意象深秋环境.这三个悲剧意象不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内涵,而且又丰富了小说主题的外延,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具有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书架     
《真话能走多远》作者:季羡林出版:新星出版社本书选文以真与思为标准,采撷了季羡林先生最有感染力和见解的文字。抒真情,讲真话,让我们一起聆听文化老人最有价值的人生感悟。《莎士比亚书店》作者:[美]西尔维娅·毕奇译者:陈荣彬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这本书,就是讲述那个巴黎左岸女人和她的书店传奇。  相似文献   

16.
阳谷地处鲁西,随朝置县,古已闻名。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科技、军事等典籍,对阳谷多所记述。饶有兴味的是,《水浒传》、《金瓶梅》、《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也都有关于阳谷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的描绘。著名的先秦历史文学《左传》及其所阐注的《春秋》,都有齐侯会诸侯于阳谷的记载:僖公一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文公十六年,"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位于阳谷城南门外的会盟台,相传即是齐侯为谋伐楚而会盟所筑。明代四大奇书,除神话小说《西游记》外,其余3部均与阳谷有关。120回《水浒全传》,有8回是写发生在阳谷的故事,主要是家喻户晓的景阳冈打虎、狮子楼除霸、三打祝家庄等。武松"来到阳谷县地面",首先在景阳冈打死了害人的猛虎,后又斗杀了恶霸财主西门庆,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成长小说"是文学领域中较为独特的一支,这些作品通过儿童成长中经历的人与事,表达对于成长的关怀与期待。本文以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红瓦黑瓦》为例,从自我担当意识的形成、对残酷现实的发现、面对苦难与死亡的考验等方面,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指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直面挫折与坎坷,并引导儿童最终走向心智成熟、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8.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是后现代主义女性文学作家,她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别样"的美学立场阐释了新时期诸多文学潮流。《男子监狱》是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对男性进行解构的一部典型作品。《男子监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等充分体现了文章的深刻内涵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她通过《男子监狱》传达了无政治派别、无权力中心、无性别倾向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史立勇 《魅力中国》2011,(4):266-267
《红楼梦》人物语言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思想性格不同的人物语言中,而且还体现在性格相近的人物中,作者很注意写出他们语言的差别,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及其相关人物进行了记载和述评, 《孔子世家》用整整一卷篇幅来记述孔子的事迹,对于子贡、子路不惜笔墨,对颜渊、曾参却惜墨如金.对孟子、荀子着墨不多,对阴阳、道德两家的记载强于孟子、荀子.对于道家、法家记述尊崇老子、韩非,对于墨家记述正是寥寥数语,没有评价.司马迁对于儒、墨、道、法四家的态度如此不同,是因为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思潮关系密切,与作者个人经历和思想构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