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航天企业在科研生产活动中,其统计工作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统计法》及现行的统计制度,另一方面又要针对航天产品的特殊性,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既合理合法,又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一、总装厂如何计算军品产值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虽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但并不按总装厂进行结算。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原则进行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把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但企业间允许重复计算。工厂与配套单位为不同的企业,按规定…  相似文献   

2.
《航天工业管理》2013,(1):46-46
2013年对ESA而言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其将执行数次航天发射并完成不同领域的航天任务。其中包括参与NASA“猎户座”多功能飞船服务舱的研制工作,Ariane新型运载火箭的开发,最新一批航天员的首次太空飞行,最新一艘自动转移飞行的发射以及打造可重复使用的空间飞行器项目等。  相似文献   

3.
创新,孕育奇迹 世界航天业有一组数据令人震惊:在引发航天发射故障的原因中,有38.5%是由火箭发动机造成的.由此可见,被称为火箭“心脏”的发动机系统,对每一次航天发射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辉煌的历程,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巨大成就,培育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中国航天系统工程50年来,在航天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理念、体系与方法,保障了我国航天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积累了新鲜经验。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提出并…  相似文献   

5.
从“嫦娥奔月”的神奇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梦想期”、“孕育期”和“催产期”。直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20世纪末中国的三大工程之一。载人航天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航天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  相似文献   

6.
2003年,航天企协在《中国航天报》上开辟了“民品发展纵横谈”专栏,邀请了一批目前活跃在航天民品发展领域的领导和经营者就航天民品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笔者拜读之后.深有感触,遂不揣粗陋,就航天民品“长大”发展问题做些阐发,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举航天系统改革发展大旗,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领导深谋远虑、精心筹划,使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时值各路英才荟萃于此。虽认识各异、困难很大,但都以企业的发展建设为己任,以航天大局为重,全体职工高举“融合、成功、发展、富裕”的大旗,继承发扬航天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同心协力共建家园。5年多来,厂历届领导执着追求、深化改革,与全体职工同甘共苦、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全面满足了航天内外整机型号需要,在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中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准确、安全可信地分发海量航天数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和不可篡改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天数据分发方案.首先,在总结传统航天数据分发服务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航天数据分发领域的优势以及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问题,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其次,从技术架构、节点部署、模块划分3个角度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航天民品外向开发的内涵进行了简明的分析,从而形成必须开发“三高”产品的战略构思。其次,提出在外向开发战略的总体上,必须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实行“一企两制”,积极利用外资,二是采取混合竞争开发战略,攻守兼备;三是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达成规模经济;四是按照国际惯例,搞好航天民品的外向开发。最后得出:“航天企业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崛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制过程中要着眼于系统最优,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航天型号产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至今47年来,先后研制了可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太阳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和载人飞船的共12个型号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基本实现了系列化,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也由过去单一型号演变成为多型号并举,从研制为主转变到研制和批生产并重,新增航天型号和项目正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