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以山西、陕西和山东 1 5县 (市 ) 3 5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对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 ,在使用农药的农户中有近一半的农户仍然使用高毒农药 ,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的农户并不占绝对优势 ,采用绿色农药的采用更是寥寥无几。研究结果还表明 ,农户的人口和耕地特征、农户能力特征、农户对农药的认识、农户与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联系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政府应通过有效的政策机制设计和制度变革来促进农户对无公害和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的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分析最终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贩是实现无公害认证蔬菜优质优价的最大障碍,企业是促使菜农实行优质生产的推动力量应加大对菜农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投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销售点监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改善认证食品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是指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施检查、检测、评审及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的过程,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和前提,是最重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障措施,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源头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其监督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认证概况,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含义和认证特点、认证依据与组织机构,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认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是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审批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消费安全的基本措施。适时开展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意义重大。该文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现状,探讨实施强制性公害农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的基本模式和关键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认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Optimal Scaling模型对54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生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及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图案的了解情况.分析表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了解非常清楚的农户分别占3.0%和6.3%;有68.5%的农户认为市场上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不合格化肥多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户目前最急需的是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占71.2%).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引导生产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通过与生产技术培训相结合,强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示范效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倾力打造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三种基本类型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安全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我国开展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从2003年4月启动,至今正好历时三年。 在今年4月12日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马爱国对三年来的工作用“三个一”做了生动点评——“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飞跃”。2003年构建基本制度和工作体系.启动全国统一认证;2004年完善运行机制,推进地方认证向全国统一认证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601个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低地水平。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公信度等,以切实提高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进而促进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运用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强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产品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确保最终产品消费安全。具体在操作层面而言,就是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3个重点环节严格控制危害因素含量,保证生产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保证产地环境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环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必须通过获得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并经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认可的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的检测。要求选择在具有良好农业生…  相似文献   

11.
陆原 《农家之友》2006,(12S):12-12
近年来,广西区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认证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区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2个,面积84.67万公顷,产地面积排全国第10名左右;认证产品216个,年产量341.1万吨;认证绿色食品111个,其中:A级绿色食品107个,AA级绿色食品4个。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状及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发展过程中4个制约因素,在建立中国农产品体系标准、完善认证规范、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适时对无公害农产品实行强制认证等方面提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义乌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该市已通过省市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50个,约占种植食用农产品面积的20%;已有11个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4.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农民对无公害或绿色农药的使用意愿是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山东省293户菜农进行实地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菜农使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计量结果显示:对国家禁用农药了解、技术培训、喷洒农药的蔬菜对人体健康影响、儿童数、蔬菜种植面积、对蔬菜安全的关注程度、政府绿色补贴这7个变量对菜农的使用意愿影响显著,其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出口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分散农户,小规模生产是其出口农产品生产的基本特征。本文从分散的农户出发,探索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以及影响农户施药行为的重要因素,利用江苏、浙江的47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户的特征、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描述分析,试图把握农药残留产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08,(1):26-26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认证工作接受国家认监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50-50
一、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业、无公害化农业?农产品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危害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消费者的直接调查,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无公害农产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就消费者表达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经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要是购买能力、购买地点、对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的信任、产品了解等,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06,(6):11-11
江西省今年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计划,力争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新水平。首先是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和自我约束。其次,加快农业标准应用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争创2个以上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3个以上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和出口农产品基地县,力争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成立至今8年来,认证农产品的种类由最初的两种发展到现在的五种(包括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