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佳 《中国纺织》2023,(Z1):70-72
<正>一直以来,东华大学被誉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的“黄埔军校”。70多年来的发展与建设,东华大学为中国纺织工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和行业精英,为我国纺织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自1996年“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成立后,东华大学就积极参与其中,直到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接棒”,东华大学始终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东华大学看来,纺织之光基金会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推广东华大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4,(9):104-104
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 姓名:孟婥(东华大学) 职务: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冬龙 《中国纺织》2001,(8):23-25
东华大学建校五十年来,学生 毕业了一届又一届,教工也退休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有一位老教授、老学者在东华大学这块育人的园地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一辈子,至今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他依然不管寒冬酷暑,也不管风风雨雨,始终一如既往,用他的智慧和学识,在神圣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耕耘不息,为我国科教兴国,继续地无私奉献。 他就是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特聘的中国杰出学人严灏景教授。 荣获英国“瓦纳”纪念奖章 严灏景教授1920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吕城镇严家村。1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机…  相似文献   

4.
作为培养纺织高端人才的院校,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在密切地关注着纺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升级,教师们发现,作为制造业的纺织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加工这一范畴,而是扩展到整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就是“6+1”。“1”就是指制造环节,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6”是软的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贸易、批发经营和零售等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发现的喜悦     
卫西谛 《董事会》2009,(7):112-112
这个“走不稳、跌不倒”的于洛先生被巴赞称为“冒失天使”。他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衣裤,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人多的地方,不合适地做一些热心事  相似文献   

6.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3,(10):76-77
在1995年,邱建林启动了“1000万元人才工程”,把钱用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上。2002年底,又与上海东华大学携手成立东华大学恒逸研究院,说白了是向上海“借脑引智”,恒逸依托东华大学这一高校平台,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产品开发和研究,还于2003年设立“1000万元发展基金”为大学生提供助学金。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石油化工科学院研究 院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和常委何鸣元教授应邀被东华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在特聘教授授予仪式上,东华大学原校长邵世煌向何鸣元颁发了证书,并亲自为他戴上了东华大学的校徽。 何鸣元是东华大学的校友,1961年毕业于当时的华东纺织工学院,历经了整整40年,如今他又重返母校,第二次戴上了母校的校徽,他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母校的培养,为他走上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成就,不仅是作为对母校的回报,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的社会责任,为我国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上海东华大学科技园与香港海天集团公司及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决定组建“上海东华海天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东华大学科技园和香港海天集团公司双方总投资为2000万美元;青浦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纺科技城中,用土地批租形式转让20万平方米“九通一平”的土地作为公司的科研、孵化和物流基地,并提供吸引人才方面的多项优惠政策,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东华大学科技园,主要功能是为学校的科研成果提供孵化条件的基地,同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成为培育…  相似文献   

9.
车扬 《中国电业》2005,(3):73-73
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李光满做过教师,秘书和编辑。在他的记忆中,教师经历让他体会到了真情,“学生”一词至今仍是他感怀青春的最到位字眼,相比之下,秘书职业则让他体味到了人生许多难言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陈莹 《中国纺织》2003,(3):27-29
国家教育部评选的“200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春节前夕传来喜讯,东华大学“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研究”项目名列榜中,这也是东华大学连续第三年获得此殊荣,成为华东地区惟一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高校。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成果正是东华朝特色离水平院校发展的体现。因为东华大学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议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内纺织教育的最高学府——东华大学和本市纺织业龙头老大——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结成产学研联盟,双方合作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据介绍,这个联盟将整合东华大学的科研资源和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产业化能力,组建国内高端纺织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航空母舰”,使上海成为国内“高端纺织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  作为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8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也接受东华大学的聘任,担任硕士生导师。同时,“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将成为产学研联盟的首个合作项目。  据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2007,(6):23-23
“中国纺织高等职业学院高层论坛”今日在东华大学举行。 该论坛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与东华大学联合举办,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出席。开幕式后,杜钰洲会长作了题为《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与建设中国纺织工业强国的战略》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刘铄石 《现代班组》2011,(12):33-33
有这样一个人,他开创了“情感式”管理,把爱洒向员工,使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个人就是中航工业黎明热表处理厂电镀处理工段的工段长兼党支部书记——赵志刚。“多为职工做好事、做实事”,这句话是赵志刚开展“情感式”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他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2012,(1):21-21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栏目“60分钟”请来了两位座上宾:“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农夫”儿子霍华德·G·巴菲特。面对全世界的观众,巴菲特透露:已选定大儿子霍华德做自己的接班人。而霍华德则欣然接受,回应说:接受这个任务没问题,只要不妨碍他继续种植玉米和大豆。  相似文献   

15.
陈捷 《董事会》2013,(12):26-26
宏图高科的董秘叫韩宏图,对于自己名字与公司的高度相似,他淡淡一笑,称“纯属巧合”。尽管担任董秘的时间也就一年多,但韩宏图的的确确是个老员工了。他在集团公司做了7年投资,又在上市公司做了两年证券事务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最近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1995年以来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211工程”“九五”建设重点学科,且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最早获得三级学位授予权。同时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化工管理》2010,(6):94-95
一天.一个制造工厂的首席执行官决定到基层转转,进行他的“走动式管理”。正当他四处走动的时候,他碰上了一个名叫特德的设备操作员,很明显特德正无事可做。他便问特德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员工解释说,他正在等一个技术员来校准设备。这个时候,特德也不失时机地向首席执行官抱怨自己已经等该技术员很长时间了,电话打了好几次,还不见人来。  相似文献   

18.
想到荣誉“保值”,是因为依稀觉察到时下林林总总的各类荣誉称号,似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贬值,就是老百姓口头说的“掉价”。人们对各种名目的先进这个,优秀那个,甚至这个最优、那个最佳,已不像先前那般表现出虔诚和敬重了。任你表彰会上锣鼓敲得震耳欲聋,披红戴花极尽光耀,可人们的心劲已不易为之“热血沸腾”了。不像《刘巧儿》里的赵振华,如刘巧儿所唱的:“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于是,我杞人忧“荣”起来,想到了为荣誉“保值”。不然,这么“掉价”下去,荣誉果真到了“一毛钱十一个”──一分不值的时候,可就晚了…  相似文献   

19.
"纺织行业绝不是外人认为的传统落后的项目,它非常有意思,而且有潜力",19岁的叶彦奇,一个未满20岁的女孩,却对传统纺织行业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我们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道风景。"这是东华大学纺织专业2010级实验1001班的学生、东华大学校团委调研部部长叶彦奇喜欢的一句话。当我们听完叶彦奇介绍她两年的大学生活时,我们惊讶于这个90后的女孩是如何挤出这么多的时间,做如此多的事情。与同龄人比起来,她有着更丰富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忙碌中,这个女孩找到了自我。提起叶彦奇,认识她的人总会说,她是一个忙碌的  相似文献   

20.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3,(7):124-124
袁晨旺,“纺织之光”学生奖获得者,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