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作出"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从国际和国内形势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一度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战略发展的不平衡和战略格局的重新调整,中国崛起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新评估中国国际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未来十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从历史上来看,每个大国崛起无一不是抓住了国际战略机遇期。本文主要分析作为外因的战略机遇期的国际内涵、条件新变化以及中国如何抓住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世界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战略发展的出发点和重要前提是,认真识别我国经济目前存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5年,我国将面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许多新变化和新机遇,形势复杂,挑战严峻."十二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比较明显.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有利,初遇大于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8,(4):25-26
国际:新的发展态势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知识产权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形势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向前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战略依据经济变化实情不断转变和深化,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国际经济贸易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我国应利用优势资源,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对外贸易战略,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升我国外贸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提出相关有效策略,从而不断地提升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本世纪初中央对我国所处的国内外总体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实践证明,这一重大形势判断为过去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有效制定各个阶段发展战略的时代定位和逻辑起点。时代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又一个二十年,国内外形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加大,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追赶型增长仍有很大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同时要认清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这样才能更好利用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时代,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新的内涵,准确把握这些新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也获得了显著的增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大力参与国际经济并且成为了国际经济外交平台上的重要角色。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丰富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外交内容,对于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APEC近日在中国落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官方经济组织,对加强中方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与2001年上海的APEC峰会不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了展现我国发展成果和国家战略的平台,同时将我国的战略全面融入到了会议精神当中。本文对北京APEC会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际形势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巴曙松 《经济》2011,(1):28-29
作出"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从国际和国内形势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一度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首先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出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的具体依据是什么从国际和国内形势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一度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艰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深度转型期,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启动了宽松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扰动,也给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结构性矛盾的凸显期,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宏观调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做好2004年宏观调控工作,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意义十分重大。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紧紧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从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有可能好于去年,但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复苏基础仍然脆弱;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但产业竞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仍错综复杂。本文亦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内经济环境: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但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粮食连续丰收,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认真总结国内国际工业化的实践经验,深刻洞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做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福建省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施可持续基础上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重要基地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机电产业很不发达,即使从完成出口任务的角度来看,机电产品占整个出口额的比重也很小(约1/5)。更值得注意的问題是,机电企业——特别是大型外向型机电企业的作用远不限于生产出口商品,更重要的是把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连接起来,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从而有力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些国家发展过程提供的经验,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如何发展我国外向型机电企业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应该受到重视。企业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明确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中国容忍经济放缓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人们对新常态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当代经济》2006,(3):5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