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与东盟签订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以来,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后,广西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旅游业也不例外。"过去一说到广西旅游,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桂林山水。广西旅游最大的优势是山清水秀生态美,作为中国旅游的一张名片,以桂林为代表的广西自然风光直到今天在国内外都依然很有影响力。不过现在到广西来,除了桂林山水之外,我们还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1988年的<桂林旅游发展前景研究>对桂林到2000年的旅游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前景进行了预测,不足之处是缺乏对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深入探讨;注重数量型发展模式,缺乏文化内涵与前瞻性.2000年的桂林旅游规划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桂林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上,并指明了桂林旅游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世界级、桂林化",不足之处是没有提炼出桂林能为旅游所用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和阳朔旅游饭店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2012年12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获发改委正式批复,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纲要》战略定位,阳朔作为桂林旅游的"龙头"县和经典品牌,将建设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一核两极"的重要一极,承载起构建与桂林中心城区互动的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袁玲  吴郭泉 《特区经济》2008,(6):193-194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合作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探讨了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战略为与泛北部湾山水相连的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分析了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正值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作为广西北大门和旅游大市,桂林亟待融人被誉为国家南进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圈之中,争取抓住国际合作的大好时机。2009年岁末,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国家级旅游综合试验区的意见,这将促使桂林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5日,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广州、佛山、肇庆、桂林、梧州和贺州六市旅游行业人士齐聚佛山,共商区域旅游合作大计,共同签署了《佛山宣言》,促进区域旅游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1,(15):14-14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协调小组会议提出广西二期红色旅游发展目标:2015年实现年接待红色旅游游客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年增长11%,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年增长23%。据介绍,按照二期发展思路,广西将打造百色、河池、桂林、“凭祥—龙州”四个红色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8.
桂林攀岩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及心理分析法剖析桂林攀岩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攀岩旅游项目可在推广全民健身、推动桂林其他行业的发展及提升桂林旅游竞争力、吸引力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桂林会展业发展的城市合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选择仍以"资源导向型"为主。桂林旅游业面临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桂林旅游业的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还需要从旅游产品结构、规模、品质等方面着手,发展会展业是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动力。发展桂林会展业,接轨"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促进桂林旅游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办的"俄罗斯发展道路: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2009年年会,于2009年10月18日在广西桂林召开。  相似文献   

11.
李嘉 《魅力中国》2011,(17):46-46,30
广西桂林阳朔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凭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到此参观游览。近年来,阳朔县不断积极探寻旅游发展的新路子,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被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称阳朔为旅游元素完美胜地。随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的推行,阳朔的旅游业发展应当借此机会,不断反省改进现有阶段的不足,谋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桂林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已经成熟和稳定,同时也显现出诸多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桂林旅游发展现状,从游客对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价格等几方面的客观评价中找出桂林旅游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桂林旅游进一步的发展和桂林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15,(3):46-47
加大旅游业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旅游业对外开放,深度开发边境旅游和跨境自驾游,加快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步伐,争取广西对东盟国家适用旅游团落地签或免签入境以及旅游购物退税等政策。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把广西重点推进的"泛北部湾旅游圈建设"纳入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广西邮轮码头、游艇基地的规划建设,开通北海—越南—马来西亚的邮轮航线,推动邮轮旅游  相似文献   

14.
陈宪忠 《广西经济》2013,(10):45-46
继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2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之后,2013年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7月3日至4日在桂林召开。大会通过了自治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自治区《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  相似文献   

15.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东距"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桂林市150公里,南离广西工业城市柳州100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邻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北通贵州和湖南省.  相似文献   

16.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点一轴渐进扩散理论对桂林市会展旅游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认为桂林会展旅游要想在未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应结合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漓江东岸旅游新区被誉为继桂林、阳朔后的桂林旅游第三极,是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工程之一.该区域社区居民众多,涉及的行政区划差异复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协调和照顾社区居民的利益是新区建设的难题,也是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文章在对漓江东岸旅游新区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动态和桂林旅游发展趋势,对此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CPIT模式以创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模式,以期为旅游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积极为漓江东岸旅游新区和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国内的汽车露营地旅游应运而生,在相关政策鼓励下,广西的汽车露营地建设方兴未艾.文章以广西主要的汽车露营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了广西各星级汽车露营地并加以分类,经分析得出广西汽车露营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汽车露营地在发展露营旅游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相关保障性措施建设不足;淡旺季差异明显、不注重融入本地文化、缺乏自驾游产品、露营产品宣传推介不足和核心竞争力不强问题.针对汽车露营地面临的发展困境,文章基于广西汽车露营基地旅游发展的现实,以桂平市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为例提出完善相关保障性措施、推出四季露营产品、融入本地文化、增加自驾游产品、加强"网络+体育赛事"营销、推动多元主体合作等措施,以期为广西汽车露营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特区经济》2012,(4):137-140
乡村旅游综合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目前,乡村旅游综合体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在对乡村旅游综合体理论诠释的基础上,以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的条件,并对其开发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的三大核心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西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求旅游产业新增长点的努力中,把目光投向会展旅游是基于市场的机遇。国际旅游学术界认同会展旅游具有专业性强、单团规模大、停留时间长、消费力度大等特点。实现旅游业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型转变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方向,这对会展旅游尤其具有更大的意义。以南宁全面的优势与桂林不可代替的特色结合,形成两大会展城市比翼齐飞的态势,应为广西会展旅游业布局策略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