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现状,以及对其开展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对高职院校235名学生干部进行问卷调查,据此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较高,对学生干部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中运用团体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其中,替代性经验、成功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四个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术不端行为调查问卷对378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性别、专业、年级会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又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策略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学习策略使用频率都偏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运用呈现正相关关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学习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湖北1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资料,从性别、专业、学校类型和创业教育方式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明显偏低;学校类型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显著,但不同创业教育方式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创业必修课等的作用亟待提高.需要通过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用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来调查大学生党员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中存在明显的思想与行动脱节现象;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预备党员的自我效能感整体低于正式党员;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本科生。分析调查结果精准瞄向党建目标,即消除影响大学生党员自我效能感的消极因素,进而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增权路径。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其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即相信自己拥有的技能,使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正确有效的行动。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达到某种学习目标的期望和判断。它与学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影响学业成就水平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往往拥有较高的学业成就和较高的心理发展水平。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个体先天、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中父母养育方式的因素和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探索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业成绩和家庭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宏祥 《黑河学刊》2011,(2):151-151,153
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和当今我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阐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功能,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具体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秋玲 《黑河学刊》2011,(11):155-157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集体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分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班级教学效果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在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对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正向作用,以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习自我效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自我效能感,综合运用有关社会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增强学生对学习活动和行为能力的自我认识、帮助成员应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式,调整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认知,使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对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上呈中等水平。(2)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学校,专业、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3)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专业、性别和独生子女这几个变量上差异显著。(5)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能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但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检验学生,而是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从高职院校的独特教学模式角度,针对非医学背景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人体生理解剖基础"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本门课程的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3.
当下高职生学风的不良状况,使得高职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高职教育要想取得改革和突围的成功,不能忽略对高职生学风的治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战略主题,积极开展"师生素质提升十项主题活动",意在通过对师生素质的全方位提升,达到改善高职生学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是当代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教育不仅只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还与学生个人品质、民族文化精神构建、社会价值观认同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对西藏理工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大学生个人素质修养情况、大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大学生艺术素养认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西藏理工高校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冯成江  程燕 《重庆与世界》2014,(2):77-79,83
艺术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发展校园文化及其自身素质的需要。而艺术实践教育更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艺术实践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目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工科院校较为偏重的是对于学生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的培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就相对忽略。所以,必要的艺术实践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模式、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实际、实用,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听力理解能力直接体现了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听不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可从教师应具备的意识、职业技能、基本要素和发展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以其师生互动和教学融合的优势来适应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案例的运用,对该教学法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当前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环节、考核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引入新型Seminar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