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产业集群化转移成为产业转移演化的新趋势.本文阐释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及模式和产业集群转移的动力及模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向西北转移和分散,这对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转移、人力资本素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可使西部产业集群享受到业务量的扩大、技术升级、知识与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台州是我国最大的塑料模具生产基地,塑料模具行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业规模、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台州模具技术和人才独具优势,模具制造企业近1000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上万家. 台州生产的模具90%以上是塑料模具,以注塑、吹塑模具为主.从塑料模具的用途看,主要是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和日用塑料制品模具,占总量的70%以上.部分模具生产企业开始生产精密家电配件和大型汽车配件模具.  相似文献   

3.
马章良 《经济导刊》2013,(Z1):84-85
台州是我国最大的塑料模具生产基地,塑料模具行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业规模、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台州模具技术和人才独具优势,模具制造企业近1000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上万家。台州生产的模具90%以上是塑料模具,以注塑、吹塑模具为主。从塑料模具的用途看,主要是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和日用塑料制品模具,占总量的70%以上。部分模具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4.
共建园区—福建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 《发展研究》2009,(4):88-90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沿海东部的广东、福建两省以及福建省的沿海和山区在产业转移中的现象,直接和内在原因,阐述了推进经济发展共建产业园区的条件、构想和模式,提出了有序引导沿海产业向山区转移所需条件及政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的实质是转出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转移企业的知识溢出以及转移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以转移企业为核心节点所形成的复杂连接。其演进动力主要来自转出地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交易成本降低、互补机制、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动对集群的规划与调控。其演进过程包含萌芽期、成长期、巩固期与互动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产业链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存在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欠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等问题。因此,整合园区内企业群,完善园区产业链,并使之能与园区外部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新产业园区完成二次创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按照发展轨迹和标志性事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外出务工积累阶段、回归固始设立生产车间阶段、二次创业开办加工厂阶段、企业转型升级创办现代化企业阶段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式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具有五个特征:一是成本低;二是阻力小;三是速度快;四是模式新;五是风险小等,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同时,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对固始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案例给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范例,这也是本文的现实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着重培养产业链成长,广西各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因其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而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广西还在着力建好原有园区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9.
丁丹青 《经贸实践》2007,(11):45-46
衢州高新技术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园区)是省级特色园区,以发展“氟硅”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又分氟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专业化区块。园区按照“政府主导,依托巨化,企业运作”的路子发展,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已经进驻并加快建设,不少已经投产,氟硅产业集群正在园区逐步成型。  相似文献   

10.
国家对推进共建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转移非常重视,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规划和文件中多次强调加快共建园区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并要求相关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各地根据中央要求,积极实施山海协作,制定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府资金扶助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制造业转移。  相似文献   

11.
选择属于潜在集群和政策导向集群集合体的上海创意园区和属于工作集群的伦敦艺术工作室作为比较对象,创意园区和艺术工作室分别是上海和伦敦创意集聚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两个城市创意集群所有权、公共服务、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上海与伦敦城市创意集群在运营模式上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本土文化和经济模式,提出上海创意集群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河北省产业园区提高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产业园区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区域,河北省产业园区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园区竞争力的提高,因而河北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加强研究,多管齐下,通过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着转移的趋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转移的可能性存在差异,并且转移存在着双向型,这种双向性转移的不同结果也将对我国产业安全形成挑战,优化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是减弱产业集群转移所带来的产业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将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廖志明 《经济地理》2007,27(4):575-578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存在三种典型的集群模式,即产业关联型模式(长沙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型平台共享型模式(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卫星围绕型模式(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公共平台能力、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群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洪强 《时代经贸》2013,(24):180-181
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存在着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阻碍了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两个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比较发现,区域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存在着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阻碍了产业的转移.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介入和推动,中西部地区需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实施集群整体转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理念指导产业园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群落的形成、物种生态位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律,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产业园区建设将会提供一种新的启示,使人们看清产业园区的本质,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产业园区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创新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模式与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创新集群的特点和组织间的关系划分,将创新集群的知识转移分为二元点式知识转移、链式知识转移和网络式知识转移3种模式。通过对创新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模式进行分析,从其知识转移的内容和知识流的形态中总结出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特点为:创新集群知识转移过程是集群知识价值增值的过程、创新集群知识转移是一种有保留的转移、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受到网络特征因素和正式控制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谢军  李玲 《经济论坛》2006,(22):13-15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产业选择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当前,产业集群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是不争的共识。基于此,处于产业集群空白阶段的西部各省都已把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但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初始阶段,西部地区应不同于东部地区或其他发达地区,首先应以政府为主导,根据本区域优势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宜的产业来实施集群战略:1.市场条件限制。虽然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但是,西部地区大多数都处于开发阶段,缺乏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政策是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尊重市场和产业集群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应发挥政府作用,借鉴集群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全面掌握集群发展和集群政策的真实情况,客观看待集群政策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和实施集群政策,为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应有的辅助服务,引导和扶持集群发展升级。文章归纳比较了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政策,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集群政策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在服务性、区域性、协调性和操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产业集群升级计划、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和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制定和优化集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