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一则小故事:甲乙两个鞋企业分别派出一名营销人员,到热带的一个岛上进行市场考察。当这两名营销人员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发现这个岛上的人都赤着脚——这些岛民全都不穿鞋。于是,甲企业的营销员报告说,这里的居民就不穿鞋子,他们对鞋子没有任何需求,我们的产品不会有任何市场,不日我将返回;而乙企业的营销员报告说,这里的居民就没有鞋子穿,需求一旦被创造出来,我们的市场将广阔无比,我将留下来开拓市场。这则故事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到底应当如何认识市场、认识顾客?传统的营销理念告诉…  相似文献   

2.
有两家鞋商的营销人员A和B,分别到一个岛上考察鞋子市场.他们发现岛上的部落祖祖辈辈都是打赤脚的,从来没穿过鞋子.A失望地走了,而B则认为大有商机. 多数讲营销的培训师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开发市场的方法,而是盲目地认为大有商机,那是没有用的.既然岛上的居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那么,怎么让他们接受"鞋子"这种"奇怪"的商品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 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某岛推销鞋子。上岛后,他们发现岛上的人竟不穿鞋子。于是,各自给本国鞋厂老板汇报。英国的:"这里的生意不好做,岛上人全都习惯赤脚走路,鞋子在这里根本没有市场。"便匆匆离去。美国的:"这回我们有大生意做了,这个岛上的人全都赤脚走路,还没有学会穿鞋子呢,这里市场潜力巨大,我将长驻此岛,留下来开辟市场。"后经美国鞋厂推销员的苦心诱导,当地人逐渐穿上了鞋子,终于唤醒了岛上沉睡的鞋子市场,美国鞋厂也因此狠狠地赚了一笔。常言道:事在人为。其实搞经营、做生意也是如此。上述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面对同样的市场条件,英国鞋厂推销员被"岛上人不穿鞋"的观念所束缚,裹足不前,结果一"市"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个鞋厂市场开发人员来到一个原始部落居住的岛屿考察后,沮丧地向总部报告:"太糟糕了,没有任何希望,这里的人从来不穿鞋子!"而另一个市场开发人员在同一岛上却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真是太棒了,这岛上还没有什么人穿鞋子,迅速准备发货!"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3,(144):23-25
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两个营销员先后到某地区考察市场,产品是鞋子。一个回来后垂头丧气,因为这个地区的人从来都不穿鞋子,怎么可能给不穿鞋子的人销售鞋子呢?另外一个回来后兴高采烈,因为这个地区的人都还没有穿过鞋子,让他们穿上鞋子后将是多大一个市场啊!  相似文献   

6.
岛上的人穿鞋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不同的人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据闻,40年代,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上去推销鞋子。这两名推销员赴岛实地考察后,各自给本厂反馈信息。英国的推销员说:“这个岛上的人均不穿鞋,明天一早我就返回。”美国的推销员说:“棒极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子,潜力很大,我打算长住此岛。”后经美国推销入员的苦心开拓和诱导,终于唤醒了岛上沉睡的鞋子市场,赚了一笔可观的大钱。面对岛上人的赤脚,两名推销员的不同看法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获得了市场,一个失去了市场。这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创造顾客     
有一则小故事:甲乙两个制鞋企业分别派出一名营销人员,到热带的一个岛上进行市场考察.当这两名营销人员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发现这个岛上的人都赤着脚--这些岛民根本就不穿鞋.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北京)》2008,(3):100-100
有位商人到一个小岛上旅游,发现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他认为这是个商机。于是他在岛上建了个巨大的鞋子雕塑,并在雕塑下面的石板上详细介绍了鞋子的功能、用途、使用方法,这引起了岛上居民的围观。经过近一年的引导,岛上居民都穿上了这个商人制造的鞋子。赚了钱的商人,开办了自己的鞋厂,把没有鞋子的其他小岛定为重点市场,还派出个业务经理进行开拓,临出发前,这个商人告诉业务经理,一定要在岛上建一个鞋子雕塑。  相似文献   

9.
营销人多熟悉这个故事。有一家鞋厂,为了开拓市场,派一名销售员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进行市场调查,那名销售员到达后,发现当地人都没有穿鞋子,于是给老板发电报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来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推销鞋子。这个岛地处热带,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全岛找不出一双鞋子。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很失望,给公司本部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第二天,他就回国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看到这个岛上没人穿鞋,,心中大喜,他住了下来,也立即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等适合岛上居民穿的软塑料凉鞋寄到岛上,这个推销员已与岛上的居民混熟了,他把99双凉鞋送给了岛上有名望的人和一些年轻人,自己留下了一双穿…  相似文献   

11.
营销机会说     
20世纪中叶,英美两家皮鞋公司都派了推销员到太平洋的某个岛屿上开拓市场.几天后,英国的推销员给总部汇报说:"这里的土著习惯赤脚,不习惯穿鞋,因此这里根本没有市场."随即离开了那里.而美国推销员的看法正好相反,他给总部汇报说:"在这里的发现让我异常兴奋,因为岛上的人都是赤着脚,没有一人穿鞋的."于是美国推销员留了下来,成功开拓了这里的皮鞋市场.一样的机会,不一样的结果.可见,要想创造和抓住营销机会,就看你是否具有识别机会的慧眼和善于思考的头脑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为了扩大市场,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一到达,发现当地的人们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相似文献   

13.
鞋子与桃子     
再说一遍那个著名的但是已被大家说烂了的商界故事:某老板派两个职员到非洲某地考察鞋业市场.回来之后,第一个职员沮丧地报告说那里没有市场,因为根本没有人穿鞋子;第二个职员的报告却乐观地认为市场形势大好,因为无人有鞋穿.结果后者获得提升的嘉奖.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市场,真让人捉摸不透。价格战打得再凶,却无人叫好,而价格变得奇贵时,反而一抢而光。为什么市场总是这样阴差阳错?如果弄清以下5大市场现象,兴许能给营销经理们提个醒。有社会需求就会有市场吗? 笼统讲,社会需求大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源于社会需求。岛上居民不穿鞋,鞋的需求便只是社会需求,而不能说是市场需求。把社会需求变成市场需求,一方面,得让岛上居民有钱;另一方面,得培养居民穿鞋的习惯。 铱星的破产可以说是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高科技“铱星”移动通讯工具是先进的,社会需求是大的,然而,由于其…  相似文献   

15.
詹方政 《企业家信息》2012,(10):104-104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来到非洲,结果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其中一个叫苦连天,这么个地方怎么会卖得出鞋子呢?于是打包回去了..另一个却喜出望外,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么我的市场该有多大啊。我觉得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关键点:要让所有的人穿上鞋子,还要形成一种穿鞋的文化或者习惯。  相似文献   

16.
这里的内勤,专指为公司的营销员提供服务与业务支持的人。可以说,高质量的内勤服务是营销员们发展的助推器,相反,不得当的工作方法有时像一盆冷水泼向营销员,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影响业绩。与营销员接触最多的内勤是客服部、契约部(有的公司为核保部)的人员,由于他们工作繁杂,与营销员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被采访的营销员80%对本公司的内勤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有20%的人说出了心中的不满,同时这些被采访人听说让他们“指证”内勤人员的“罪过”,都非常谨慎,均表示自己公司的内勤服务非常到位,公司都有很好的约束机制,在记再三强调不公布公司名称不公布采访人姓名的情况下才有了以下几大“罪状”的出炉。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人没有鞋子穿时,他的愿望是能穿上鞋走路就行;穿上鞋子之后,他会希望这双鞋子更合脚;接下来当这个要求再次满足时,理所当然又会萌生出新的希望:希望这双合脚的鞋子能够更漂亮、更耐穿或者更舒适,因为选择了合适的鞋子才能更快地奔跑.愿望总是层出不穷,跟随选择的结果而更加细化,其实这个鞋子的比喻就像是几年来中小企业打印需求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市场,真让人捉摸不透。明明看到的抢手货,可等货进来,却再也俏不起来,市场总是这样阴差阳错!弄清市场的五个不等式,兴许对识别市场真面目有所帮助。  1.社会需求不等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大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源于社会需求。岛上居民不穿鞋,鞋的需求便是社会需求,然而,这不能说是市场需求。把社会需求变成市场需求,一方面,得让岛上居民有钱;另一方面,得培养居民穿鞋的习惯。铱星的破产可以说是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高科技“铱星”移动通讯工具是先进的,社会需求是大的,然而,由于其价格昂贵,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我们经常面对的现象是各部门分工与协作的难以一致性.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分工为主的。在早期的市场经济中。也就是上一个世纪初,马克思说市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是分工的不同,你生产衣服我生产鞋子;第二是所有权不同生产的鞋子是你的.生产的衣服是我的。我们俩各自需要对方的东西。怎么办?就产生了交换,交换就有了这个市场,是马克思讲的。但是应该再加上一句“还得有剩余’,如果我生产的衣服正好我自己够穿,我怎么去和别人交换。 这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我们就经历了一个以分工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营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营销员是开拓和维护企业产品驰向市场和用户通道的负责人,如通道失灵,能量不流通,就易导致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