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研小结] 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现况,对大学生就业难进行分析,利用就业社团切实发挥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如何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讨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办法,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作好就业准备。该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着手,分析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讨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办法,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作好就业准备.该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着手,分析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在择业期望、就业准备、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和思考: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化、全程化、阶段化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郭婧 《魅力中国》2010,(31):228-228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双重影响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当前毕业生就业绝对量从2000年的200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50多万。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承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那么,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如何在经济危机下进行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目标,实现成功就业以及高Jean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成为了必要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平  孙丹丹 《黑河学刊》2013,(11):139-140
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焦点之一。而大学生实习也都为就业做准备,而更多的企业也通过大学生实习来选择人才。实习会促进大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树立自我职业概念,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有利于增进他们的竞争能力,抓住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从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出发,通过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和政府政策五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现状,从而抓住关键成功因素,各个击破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众多高校的重视。文章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以及必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与稳步实行,中国经济正逐步转型,各领域正逐步引入互联网,创新产业模式.在"互联网+"大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机会,创业上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着手,以"互联网+"给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对当前就业环境进行深刻分析,挖掘"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特点及优势,从大学生自身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地方政府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和社会以及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支持等方面,四位一体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指导对象、内容、功能、组织构成及形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树立目标意识,确立职业理想;完成就业准备,提高各项能力;实现就业冲刺、完善自我推销;努力转变角色、及时适应社会。就业指导应专业化、专家化和人性化,同时正确认识职业测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一向受到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被推到亟待解决的范围之内。当前杭州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现状的考察,从法律层面上思考和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结合杭州市已有的保障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措施,针对金融危机这一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结构性不合理,以及目前遇到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作用,是现阶段影响并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借鉴外国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政府应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以就业为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并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应加强研发投入,促进科技“走出去”,从而带动大学生走出国门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出发,在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及结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某大学毕业生为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意见法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二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得到访谈资料后,运用NVivo软件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扩展为包括八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模型,并得出各个维度下的各项素质指标,以及各个维度的高效行为表现。从而,分别从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个角度为其今后的求职、聘用、学生培养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就业主体性问题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形势分外严峻的背景下,完善大学生能力结构,从哲学角度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就业主体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和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张荣路 《黑河学刊》2013,(2):128-129
如今的就业模式和就业形势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但是也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学毕业生在此背景下却呈现出就业观念不正确,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下表现的主要问题及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意义如何发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大学生就业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缺乏就业观念、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城镇企业招聘呈高学历趋势等问题,使得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企业管理者以及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本身以及城镇企业三方应该进行同步改革,具体改革内容是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大学生本身应该善于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城镇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当下高校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文章对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得出:化解过剩产能、企业用工不足及高校就业人数持续提升是当前就业面临的三大挑战;高校培育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就业市场欠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三大主因;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就业难的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培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要的是对贫困大学生身份精准甄别,其次要精准剖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通过培育贫困大学生内化隐性就业竞争力、外部显性就业竞争力、外部环境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等院校连续扩招,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本文从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入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李静  赵海鹏  王铁 《黑河学刊》2012,(9):94-95,17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全新的市场环境也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断变化的就业格局以及日益递增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促使齐齐哈尔市一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本文试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涵义、当前齐齐哈尔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及具体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四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