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明  刘然 《理论观察》2006,(5):35-36
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的冲突,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却陷入了种种困境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价值目标与执行手段的冲突。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合理的制度供给促使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走出困境,实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温晓鹏 《魅力中国》2010,(23):101-101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政策制定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对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制定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制定过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公共政策的界定 什么是公共政策,中外学者的认识是仁者见仁.但在差异中又含有共识,即: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第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其他分配;第二,是基于多种利益关系上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孤立的就事论事式的分配.第三,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分配,而不是口头上或纸上的利益分配."①简而言之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依据一定的目标,在社会范围内,对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方针、准则、规范等这样一个社会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和重新界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中的公共利益问题之后,给出公共政策的一个新定义:公共政策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机关在社会各利益团体充分表达自我意志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能在各利益方之间取得平衡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李乐 《中国城市经济》2011,(23):160-161
基于公共政策的利益视角,聚焦此次个税调整,分析在整个个税调整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运动和调整过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工具,揭露其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倩 《魅力中国》2010,(6):158-159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公共政策实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高政策有效性和政策执行效率,体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基础,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是以合法性为前提的。影响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态度。公众态度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全部过程。为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而获取和保证公共政策合法性,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尽最大可能争取公众时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本文以武汉市公交线网优化政策为例,论述了该项政策的合法性,文章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从理论知识出发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内涵及功能,界定了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概念,进而引出政策实例,分别从政府视角和公民参与的视角论述了该项政策的合法性,最后分析得出武汉公交线网优化政策缺乏合法性依据的结论,并倡导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公民参与,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真正符合民意,达到全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刘玉莲 《魅力中国》2010,(32):113-11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互相博弈。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阐述了该会涉及的利益主体——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可以有效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并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然而,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政治文化、政府与公民的互信以及参与制度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境。据此,应该研究相应的化解路径,以期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将协商决策模式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宗 《科学决策》2011,(12):84-94
公共政策制定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也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我国传统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阻碍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转型时期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摒弃传统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弊端,逐步向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模式转变。论文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创新形式,将公民听证会、公民会议、民主恳谈会、关键公众接触、专家咨询、网络对话等协商决策模式的几种形式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从而促进公民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确保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是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都出现价值偏离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纠正这些偏差,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地方多元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等都要求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前应通过加强地方人大法律监督和地方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听证制度、深化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营造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12.
造成政策执行梗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政策问题本身的因素,也有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还有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公共政策主体的有效执行.文章拟从利益需要产生行为偏差为视角分析政策产生梗阻的原因,运用政策网络治理方式来消解政府政策梗阻.政策网络是通过政府、非权利公共组织、相关利益集团的协调互动中展现出来,以政策网络为视角来消除政策的梗阻,无疑对我国政府治理实践和行政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策执行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再分配,直接涉及到民众的利益,因而政策的执行的重要性不低于政策的制定.在彩响公共执行的因素中,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利益关系是四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为公共所作的政策安排,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的伦理诉求.公共政策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共利益而作.公共利益的诉求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因而是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财富的有效创造与公平正义地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全社会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使各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正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及区域合作的理论探讨(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政策生活中使用的非常广泛的概念之一,它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是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  相似文献   

17.
农业公共支持政策的内涵和类型   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是政府为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农业公共政策是随着农业社会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而产生的.   ……  相似文献   

18.
制度既是公共政策得以运行的外在环境同时又是制度化了的公共政策。制度环境对于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公共政策标的群体以及公共政策本身的价值和策略选择都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我们要正视制度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既要看到制度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限制性影响,也不应忽视公共政策对于制度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游说竞争、信息披露与公共政策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是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产物,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游说来影响公共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他们通过与某些决策的相关信息部门形成某种利益纽带。利益集团在相互竞争中形成某种制约性的力量,公共决策机制的设计就要充分利用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制衡,以达到公共权力分散和牵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房地产公共政策失灵的情况越发严重,而房地产政策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中的结果,是政府、开发商、投机炒房者等既得利益群体主导下的产物,因此本文从政府、开发商、购房者这三个相关利益主体出发来分析房地产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