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殿君 《深交所》2005,(12):65-67
11月28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公司股票从此实现了全流通。回顾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半年来的工作,苦辣酸甜别有风味。作为见证并塑造这段历史的一员,体会公司走向全流通走过的路,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感触。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一场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变革,使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飞跃之旅,获得了凤凰涅磐般的蜕变重生。时至今日,沪深两市大部分上市公司已完成或者进入股改程序,市场运行令人鼓舞,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在股权分置改革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中国股市,可以说是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沪深股指从2006年以来,一路狂飙。气势如虹。沪指站到了2675点,涨幅高达130%。在股权分置得以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势下。中国股市终于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出现更大的奇迹吗?股市能否延续2006年的疯狂再度牛气冲天?本刊这期策划将与每位读者以及投资者一起,共同追寻猪年股市的脚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我们的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欣 《中国金融》2005,(13):48-50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办法的推出标志着关乎证券市场全局、牵动多方利益的重大改革终于艰难启动。管理层终于向市场表明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的勇气和决心,这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已经画上了句号,沪深股市正在小步上扬的盘升中走向2006年。2005年,证券市场中出现了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如果去年能够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转折之年,那它当然也就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此时我们可以顺着股指的波动再重新审视一下,对2005年这个证券市场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作一个粗线条的回顾。“破冰之旅”艰难中起航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2005年最大、最热的话题。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根除制度性缺陷的沉疴,让中国股市制度更完善,发展更健康。如果用一个…  相似文献   

6.
证券声音     
《深交所》2005,(7):79-82
Poon(美国花旗集团): 如今,科技公司要获得市场的接受,必须有合适的题材、合适的产品以及合适的时机,你必须拥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并且在业务、管理、公司治理方面建立信誉。  相似文献   

7.
六月的股市仍然受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在消息面的刺激下大起大落。月初开始大盘延续了五月份的惯性调整,持续下跌。6月6日,沪市综指更是自97年以来首次跌破千点,最低探至998.23点。6月8日在多项利好传闻的刺激下,市场大幅反弹7.91%,创出了“6·24”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之后在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名单公布、红利税调整、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等事件的背景下,市场振荡整理,并在月末开始又一次的单边下调。总体而言,6月份上证指数依然运行于1783点以来的下降通道中。月末报收于1080.94点,与上月相比小幅上涨1.90%。千点大关迎…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折价到制度溢价: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奉市场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变革之一.如果说把1992年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标志的话,那么把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生一点也不为过。其中的关键影响,就是把中国资本市场原来所一直存在的制度折价,在改革之后,转化为引人关注的制度溢价。  相似文献   

9.
融资融券: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适时之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融资融券是指证券交易主体可以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借入证券售出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则是指与融资融券操作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政府可以借助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设计、监管及运作来调节证券市场的资金供需,以活跃股市和稳定股价.  相似文献   

10.
《上海金融》2005,(8):1-1
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显现,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等市场相对平稳、不断发展,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我国沪深股票市场继续处在市场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券商机构大面积亏损的困难时期。这种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带来了沉重的消极影响。其一,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逐年减弱。2000年和2001年沪深股市一年集资额达到3000余亿元,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下的市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推行,使困扰着我国股市十几年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破题,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全流通大幕正式拉开,中国证券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股票定价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应地,我们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需作重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VC的第二春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主线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在全面推进。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第二批试点完成之后不再进行试点,将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并且中小企业板有望率先实现全流通。由此可以预测,如果股市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不发生大幅度持续下挫,那么,所有的上市公司将有可能在今后一年之内实现全流通,并且还将“新老划断”。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从根本上调整了维持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分置制度,割断了国企大股东或管理层“我独大”、“我不怕”的念想,阻绝了上市公司依靠不断“圈钱”过日子的企图,恢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证券市场重拾升势和发展就不再是梦  相似文献   

15.
突破一 :流通股股东地位提升  《意见》首次提出 ,要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表明管理层已经认可公众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个突破。长期以来 ,有关方面一直借“同股同权”之名抹杀国内市场实际上存在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区分 ,甚至借此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意见》的出台 ,为流通股股东提供了自卫的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流通股股东参与市场的积极性。突破二 :解决股权分置要尊重市场规律  除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外 ,影响市场最大的因素就是股权分置问题。此次《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权证、股票期货和期权、股指期货和期权、国债期货和期权等衍生产品,逐步成为成熟市场产品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彭云辉 《深交所》2005,(12):81-8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唐代著名诗句,可能最能暗合我们提笔写作这篇回顾与体会时的心情了。2005年初夏,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一片纷繁复杂的议论声中破冰启航。仅仅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股权分置改革已从开始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如今的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8.
李献 《福建金融》2006,(2):49-51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成功推行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市场创新,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国各商业银行必须尽快采取对策,积极介入资本市场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耿亮 《深交所》2004,(V00):10-11
设立创业板市场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之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是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所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贯彻国务院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  相似文献   

20.
截至8月30日为止,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四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了2004年中期报告。根据四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年中期报告分析,我们认为,2004年上半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状况具有以下特点:宏观调控下发展速度回落,降至合理区间;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贷款客户集中度下降;资本充足率接近警戒线,融资需求迫切;在信贷主导型的盈利模式下,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利润的基数、增幅及其占主营业务利润比例都不如信贷业务;流动性风险存在一定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