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7,(17):21-27
总体来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住房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改革和市场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住房价格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9.
研究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政策(下文简称培育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效应,既有完善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又有对政策提出指导的实践意义。选取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的同比增速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建立模型,估计了培育政策实施后实验组城市房价的增速。分析发现,在培育政策的指导下,大部分实验组城市房价增速下降,取得了预期的政策效果。部分实验组城市前期房价增速下降,然而政策对其房价的影响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少数实验组城市的房价增速变化不稳定。在研究中还考虑了城市基本面、城市资源和城市类别等指标,探析培育政策调控效果在各城市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住房建设与房地产业是不同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区别,具有不同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所以不能混为一谈。要研究构建完整的、科学的住房和土地制度和政策体系。在正确全面分析城镇居民住房的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长效机制和必要措施,促进城镇住房问题的解决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受经济发展程度和福利水平的限制以及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影响,住房矛盾普遍比较突出,特别是供应低收入阶层住房短缺问题相当严重。由于这些国家住房市场和房产抵押贷款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政府住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北京的住房政策变迁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北京的住房配置由实物分配一统天下转变为以市场交易为主的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并存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并存的格局。文章认为,市场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然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然而,住房问题的解决不能纯粹依赖市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要靠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世界各国住房政策的经验,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峰速发展阶段,住房市场发展面临许多全新挑战和约束。需要针对城市化峰速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加快制订和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同时注意协调好住房政策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为住房市场发展和中国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创造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7.
所谓住房二级市场,是指拥有住房实际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将住房转的市场,既包括普通商品住房,也包括安居房和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逐步到位,全辚省会城市和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都已经开放了住房二级市场。其中,上海起步早,政策优惠力度大,住房二级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0年1-8月全市已购公房上市25416套,同比增长106.7%,90%以上的住房“卖旧房买新房”,户均增加住房面积39.6%平方米。同时,广州市的增量房与存量房买卖之比由1999年的13:1上升到2000年的6:1,浙江宁波市、江苏南通市、吉林省吉林市等地的存量房买卖也超过增量房交易,这些城市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住房二级市场对启动住房消费、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由回暖向火爆的疯狂演变.关于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在年底迪拜危机爆发之后如火如荼。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国11条)。成为中央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引文件.其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举措格外引人瞩目。为贯彻国11条精神.北京市也于近日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京11条),文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是提出“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公共住房资源的管理,香港政府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干预”,再从住房分配的“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角色变迁。本通过分析香港住房政策的发展,透视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