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衣”,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衣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住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名企业家的八大现代经营观群山,杨金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国际化经营与竞争,至关重要的是要树立企业家的现代经营观念,从科技运用、产品创新、企业规模、培植名牌及企业文化诸方面,磨炼出独有的企业家气质和胆魄,正确指导经营决策,以取得竞争的优胜。经对...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世界制造业也在全球化趋势下,进行战略性重组。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经济运行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制造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将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而是适应市场需求、客户快速反应、准时供货等方面的竞争,传统生产销售领域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未来世界制造中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在整体规划、服务标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制造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6.
7.
沈洁 《经贸实践》2005,(4):52-54
现代化学药物疗效不佳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与耐药性表现日益突出,人们又开始把视线投向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深入,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指导下,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文章运用态势分析法结合成都实际,科学分析了成都建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可能性,并对其未来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11月15日,成都再一次高调引来了世界目光的关注。当天,戴尔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2011年3月将住蓉建立运营中心,并带动全球主要代工厂商在成都建立电脑及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成都不断提升的现代物流水平,是我们选择落户这里的重要因素之一。”戴尔公司副董事长杰夫·克拉克透露。  相似文献   

10.
11.
12.
11月15日,成都再一次高调引来了世界目光的关注.当天,戴尔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加11年3月将在蓉建立运营中心,并带动全球主要代工厂商在成都建立电脑及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成都不断提升的现代物流水平,是我们选择落户这里的重要因素之一."戴尔公司副董事长杰夫·克拉克透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发达国家为例,从现代产业体系政策的一维视角来深入分析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历程,以期能对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发达国家为例,从现代产业体系政策的一维视角来深入分析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历程,以期能对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90年代,货币热又大发作,金融炼金术再度成热门话题。正当金融危机从日本扩向亚洲之际,“新经济”奇迹却在美国出现。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如何展望21世纪?本文提供了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16.
17.
陈旭 《经济师》2008,(3):295-295
文章通过阐述浙江天龙集团创建品牌的历程,论证了经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品牌创建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由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经济全球化与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首届论坛”于2006年4月2~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韩国、越南、印度、爱尔兰和卢森堡等15个国家的90余名中外学者、《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寻找一个新世界:中国近现代对“世界”的理解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飚 《开放时代》2009,(9):103-114
尽管当代中国往往被当作世界社会中的一个“例外”,在实践中中国人民通常认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乃是人类普遍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基于对中国近现代“世界观”的变化的梳理,本文提出三个假设:第一,在19世纪末期,对自我的对象化和对世界的外化(即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外在实体)是一个关键的转变,这可能比“国族”观念取代“文明”或者“王朝”概念更为重要。第二,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把世界想象成为要主动争取的对象,认为国族建设是为了实现更大革命目标的一个手段;但是这也导致了不切实际的“革命天下”的想象。第三,在改革时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反而趋于单一化,同时对自己的理解也趋向于内化和简单化。文章最后呼吁发展一个“去中心”的对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波普对科学哲学的贡献集中到一点,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前人虽有涉及但没有提得这样明确的问题,即他在<科学发现的逻辑>的序言里写道的:"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的增长最好莫过于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我们称知识增长问题为"波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