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静:您作为中国美院版画系本科生,后来又进新媒体系读硕士,目前又在综合艺术系教书,这几次转型与此对应的创作经历是怎样的呢?吴俊勇:我在2003、2004年特别着迷网络艺术和互动艺术,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程序和代码并尝试做一些作品。  相似文献   

2.
策划这个专题主要是针对现在环境中新媒体艺术发展的一个梳理,此次收录了很多珍贵的文本,因其来自不同的时间和线索,自录像艺术开始的角度和后来新媒体的态度,其中新媒体的发展必然的还涉及到DV革命与社会中出现的博客现象。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从录像艺术到大型的国际新媒体展  相似文献   

3.
We-make-money-not-art与We-need-money-not-art时间应该是回溯到2007年,我和啊角见面是在荷兰V2的艺术节上,已忘记了是如何与啊角保持的联络,只知道他是一个博客,一个关注新媒体艺术的博客。从他的网站we-need-money-not-art(要钱不要命),我开始关注他的工作,后来发现了一个英文的网站we-make-moneynot-art,才知道Regine Debatty是这个网站的博主和啊角网站的前身。介绍博客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现象所指向的西方的民主进程的进步和中国公众参与的开始。这不同于之前的选秀节目或是真实电视,是博客的兴起让我开始琢磨马克卢汉所讲的"信息即媒介"这一  相似文献   

4.
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清华园朱金石:我从1985年就开始观察抽象绘画之外的艺术了。汪晖:你说的抽象艺术之外的艺术是指哪些呢?朱金石: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还有行为艺术、Video(影像)、照片。抽象艺术到了80年代末已经是一个过时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陈彦才 《致富之友》2000,(10):1-1,4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包括品种)战略调整的形势 ,怎样改进小麦育种工作 ,已到了非考虑不可的时候了 ,现从一个侧面与小麦育种工作者交换意见。成果40年代绥远省农业改进所开始系选。1956年开始水浇地小麦杂交育种 ,60年代初开始采用射线辐射育种 ,期间断断续续直到60年代中70年代初 ,全区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普遍进入以品种间杂交为主的阶段。1972年开始复式杂交加钴60γ射线照射。1973年开始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育种。70年代中后期开展单倍体育种(花培)。1982年开始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转育等。至1999…  相似文献   

6.
我和新媒体艺术的结缘完全出于偶然。在那以前,我在意大利一家机构工作,整天无所事事。这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无聊的一段时间。2003年11月,我遇到一位新媒体艺术家,他用移动电话做艺术表演。这可是我闻所未闻的,我一直以为移动电话仅仅是通讯工具而已。从此,这片兼有创造性和技术的新领域深深地迷住了我,我开始在网络上寻找更多此类艺术家、活动、作品的信息,并把我在网上找到的所有东西都打印出来。我的办公桌很快就被乱七八糟的纸张和企图将它们分门别类的便利贴给埋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张雨:你在2000年策划过一个叫声音的展览,这个展被称作是声音艺术在中国的一个开始。声音艺术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李振华:带有声音的装置作品比较早就有了的。早期,在整个媒体艺术开始的时候,声音就一直和艺术在一起。但是我们做那个展览的时候,里面的艺术家张慧、石青、王卫都是在解决以声音为主体的问题,通过声音为主线,引发视觉的创作。所以虽然那之前也有过一些带声音的作品,但如果就你说的声音艺术——以声音为主体来创作的,那个展览确实算最早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推荐辞卢迎华推荐Recommended by Carol Yinghua Lu 1998年11月21日,由冷林策划的"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展计划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但11月20日晚被有关部门以"展览申报手续不全"为由所封杀。虽然展览未能开幕,但是该展和《是我——90年代中国艺术新趋向》这篇文章对中国当代艺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的创作和思考状态作出了及时、全面而准确地  相似文献   

9.
曾彦斌:谈谈一开始去黄羊川拍片的动机吧。丛峰:这个片子属于我的一个系列。我想在同样的地方,拍那里一系列的变化。我从2005年开始拍,因为那个地方我生活过一年,所以挺了解,但开始拍片子,肯定跟原来的生活不一样,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所以05年的时候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诊所是2005年最后10天左右,朋友介绍我认识的。我一去就直觉那里特别有意思,拍  相似文献   

10.
概述1、课程设置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系科,从2003年建系以来,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的创作课程一直贯穿着本科教学的始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得思维宽度,最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新媒体系一直聘请国内当代艺术家为客座教席,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如艺术家徐震、施  相似文献   

11.
<正>付晓东: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霓虹灯的?为什么会对标牌感兴趣?何岸:2000年开始,当时参加深圳美术馆主办的何香凝雕塑展,我做了一个灯箱——"想你请跟我联系然后把我的手机号打上",是一个12米长的大灯箱,在深  相似文献   

12.
杜卡  核桃 《致富之友》2009,(2):40-40
《艺术与投资》:CIGE 2008在4月举办的,那时候隐约感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了吗?王一涵:CIGE 2008在4月举办的时候,金融风暴还没全面爆发,但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2007年便已经开始进入调整期,而且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显现,所以2008年4月的时候我们是能感到市场的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艺术与投资》:作为一个新进入中国的画廊机构,请先介绍一下画廊的基本情况?Arthur Solway:我们的画廊是由James Cohan先生1999年在纽约成立。画廊位于第57街,后又搬去Chelsea艺术区。我们  相似文献   

14.
杜卡 《致富之友》2009,(2):36-36
《艺术与投资》:常青画廊在2008年做了三个有意思的展览,学术上很考究,但是看上去却比较难以销售。常青画廊的北京空间如何去解决经营上的问题?仅仅只为了展示吗?白飞德:我们不能说我们对商业没兴趣,但是我们做的展览主要还是考虑作品的质量以及艺术家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开始做一个项目,我们并不会优先考虑盈利,我们  相似文献   

15.
采访时间:2009年3月14日采访地点:草场地工作站左靖:开始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个空间?那几年大家都在做艺术空间,是05年吧?吴文光:对,05年。当时最早的想法是要有自己的工作室。事实上,草场地是一个工作室的方式。个人的工作室跟自己做作品有关系,是一个工作状态。现在草场地工作站是有点把工作室打开的样子,除了自己的作品创作之外,也有交流和展示,内容有纪录片和剧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10日至7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将成为2008北京奥运年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将展示来自近30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囊括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著名以及新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发展在中国有两个主要的线索,一个是录像艺术发展自80年代,一个是来自国际的新媒体艺术展览,如2002年的MAAP亚太媒体艺术。第一个线索衍生出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的《影像现象》于1996年,以及后来的《97录像艺术观摩》于1997年。而后一个线索则与新媒体国际化展览,构建了更深入之可能,之后2004-2006年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2008和2011年的《媒体中国》系列都是在这个线索之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英国新媒体艺术或许应该从我1999年在ICA的经历谈起,当时我曾有机会看到声音艺术家Scanner和Tonne的合作作品"声音保利来"(Sound Polaroids),作品中的影像被分解成为像素色块,声音为高频,观众可以通过击掌或是行动影响声音和图像的变化。这一作品可以被看作是音视频互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胃知乡愁     
余光中先生写乡愁,充满诗情画意,“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对我而言,乡愁大概就是饿了的时候想家想母亲。虽然被大上海的风吹了五六年,却依然不改一个东北人的胃,每次定好回家的计划后,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回家后要怎样的大快朵颐。我习惯了晚睡,夜半时分对着电脑手机刷屏,不知不觉地进入美食的页面,饥肠辘辘的“胃”唤起“心”,一同进入思乡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19日嘉宾简介弗朗西斯科·波纳米:高级策展人,当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塔瓦德罗斯:馆长、作家。卢杰:长征艺术馆馆长。百纳德·师凯奇:柏林世界文化中心。亚历山大·门罗:资深亚洲艺术策展人,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弗朗西斯科·波纳米:我想先从key这个词说起,和昨天的讨论主题联系起来。首先解释一下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写后殖民说再见,我想拿歌手麦当娜的歌词,根据广州三年展的主题修改一下,作为今天开讲的起头:我是生活在全球化世界里的后殖民时代的女孩。在为双年展和博物馆做完策展后,我对这句歌词非常有同感:一个生活在全球化世界里的后殖民时代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