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IDEA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适宜技术理论的新近观点,本地化技术进步、适宜技术条件和不同投资率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从经验分析上看:1990-2004年,中国省份经济增长中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无效率现象,而且省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一起主导了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省际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在这种差距扩大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省际资本深化的差异却在其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实施技术能力建设和进行适宜技术选择,是中国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4个城市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产权类型、住房价值和入市时间三个角度分析了住房对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家庭自有住房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住房价值对有不同购房需求家庭的幸福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住房制度改革带来了城市居民住房财富的初始差异,使得不同产权住房的市场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房改房的单位市场价值对幸福感的贡献要大于商品房,而商品房的区位价值对居民幸福感的贡献更大.第三,在中国城市住房市场过去十余年发展历程的特殊背景下,家庭越早拥有住房,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和其自身的资产增值效应表现得越充分,居民的幸福感越高.这些实证发现对于理解住房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其对于民生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和22个东道国面板数据,基于国际R&D溢出模型和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金融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且与金融发展水平、国内R&D活动和经济开放度对TFP均呈现显著正向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二是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中部地区显著负相关,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不明显;三是中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TFP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虽表现出正相关性,但不显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高于中部地区,地方经济增长水平与金融发展并不呈现显著相关性。如何充分利用OFDI与金融发展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SYS-GMM方法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实证检验了中小企业的减贫效应,从中小企业所有制的角度考察该地区差异的成因。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小企业初始国有资本比重对地区长期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以中小企业私人资本比重的提高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贫困减缓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外商资本次之,国有资本对贫困减缓具有消极作用。指出:政府应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所有制改革,采取差异化政策,积极引导私人资本和外商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减贫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自有多套住宅家庭的空间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住宅古已有之,而在当代中国出现了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来源和产权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租赁公房为主转变成了多样化的住房来源和产权,并且出现了拥有多套住宅的现象。地理因素影响第二住宅的获得。运用2005年CGSS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自有多套住宅家庭的地理特征,直辖市和省会市辖区自有多套住宅城市家庭比重低于其他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的城市比其他城市自有多套住宅比例高,一线、二线城市低于四线城市。将城市居民分为本地市民、城镇移民、农村移民家庭和其他,本地市民家庭和全体城市家庭地理特征一致,城镇移民家庭和农村移民家庭空间模式有所不同,并且本地市民比移民更可能自有多套住宅。运用LOGIT模型在控制了家庭收入、移民类型等社会经济特征之后,城市行政等级和人口规模、市场等级等地理因素依然是影响全体城市家庭和本地市民家庭自有多套住宅的重要因素。它实际上表示的是地方住房市场,特别是房价和低价住房资源可得性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演变趋势。本文利用扩展的索罗模型和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讨流通业比重变化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当期流通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上期流通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流通业比重对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净效应既受到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之间负向关系的影响,也受到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根据模拟实验,2009-2014年中国流通业比重上升导致人均产出增长率约下降136个百分点。最后,地区流通效率在“流通业比重-总体生产率-经济增长”关系中发挥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流通效率越高的地区,流通业比重上升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负向作用越弱。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本地区流通效率来缓解流通业比重上升带来的“结构负利”。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8年,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4大板块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呈非均衡性和渐进演进态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除东北部外,全国和其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且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和东北部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趋同,但收敛速度不同步.  相似文献   

8.
住房改革、房价上涨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年、1993年和2004年、2006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住房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不统一、改革不稳步,住房的分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公平.劳动者获得住房的产权形式不同,住房价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水平差异.改革后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过快增长又将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论文强调不完善的、过快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是造成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黄海霞  张治河 《技术经济》2015,(1):21-27,68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变化。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及三大地区(东、中、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其TFP的动态变化、TFP增长变化原因、省际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及TFP增长动力来源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速度快速下降,纯技术效率、知识创新效率逐渐成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分地区来看,三大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且TFP增长率呈倒"U"型分布;TFP增长的动力来源存在区域差异,即东、西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减慢,而中部地区主要依赖技术效率的增长,但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这种空间差异与省域行政单元在中国地域上所处地带(东部、中部和西部)显著关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水平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紧密相关;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正相关,但与非农产业内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另外,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还与地均化旅游相关变量,第一、二产业吸收劳动力比重,地区(包括星级饭店)外资利用情况,星级饭店密度和注册类型比重等变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2007-2017年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借助引力模型识别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网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且各省份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非独立存在;其次,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呈现出典型的网络结构形态,网络连通性较好且不存在明显等级性,但空间关联关系紧密程度有待加强;再次,不同省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不同在空间关联网络中表现迥异;最后,中国省际知识产权保护空间关联网络不可分割,不同板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互依赖,营造了一个信息互通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卢洪友  田丹 《技术经济》2013,(8):100-106,129
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指数,运用200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式财政分权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绩效,特别是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绩效和产出绩效;将财政支出权利下放与严格的问责机制相结合能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投资主体、投资去向及其投资需求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我国从东部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第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户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非农户投资比重。第三,中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但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第四,各地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经济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以住房消费为基本视角,通过对2010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CGSS 2010)的数据分析,描述和分析农民工的住房消费现状,探讨住房消费这一变量纳入阶层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阐述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地位与住房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农民工的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即住房产权归属、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居住支出的比例越大,其阶层地位的认同越高,其中,人均居住支出与阶层认同的关联性最密切。  相似文献   

15.
任栋  周丽晖 《时代经贸》2006,(11Z):3-3,5
近来,对于消费物价指数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快的消费支出项目却没有包括在CPI中,比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等。本文论证了应当将首次购买商品房的购房价格记入CPI的观点.本文认为:商品房的购买在统计口径上全部归于投资是不正确的,应当将居民首次购买商品房的价格一次性记入CPI。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构建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与住房支付能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收入差异为视角,利用2000-2006年我国29省市的数据检验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住宅价格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低于东、中部,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在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西部.住房贷款利率和居住消费支出在中、西部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医疗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教育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明显大于东、西部.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影响因素的不同制定政策,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技术引进、R&D和FDI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上的效果。结果表明,R&D、引进国外技术和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积累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R&D对创新能力积累的影响程度最高,而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对提升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对所有制结构的分析则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对R&D支出向创新能力的转化起负面影响,而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和FDI向创新能力的转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创新能力积累的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FDI所能实现的创新能力转化效果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由于技术水平薄弱,R&D对创新能力的积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问题。样本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私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这种优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只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均衡分布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省际间资本重置给私营制造业带来的潜在产出增长效果比行业间的资本重置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私营制造业资本的地区间流动障碍比行业间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宋鸿  冯诚诚  陈晓玲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36-137,195
中国大陆省区房地产市场在商品房空置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003—2007年期间,商品房空置面积中2/3左右的份额集中在商品房空置面积排名前1/3的省区房地产市场上。同时,省区房地产市场在商品房空置上的差异随时间发生变化,省区商品房空置面积泰尔指数的时间变化表明,商品房空置面积的省区差异在波动中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没有改变中国省区房地产市场在商品房空置上差异的基本特征。由于商品房空置的省区差异显著,所以,不考虑巨大的差异而笼统地仅从总量上评述中国商品房空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商品房空置问题的严重性,致使结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