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9,(2):109-111
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名优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百家重点企业”、“宁波市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作者到传统文化宝库中寻觅。摘出“中和”“中柔”以诠释传统思想对企业要素的组合,摘出“经、权”、“律、和”、“威、情”、“纵、横”以铺陈传统思想对企业的管理;摘出“爱人”、“敬人”、“人和”以表述传统思想对企业人际关系的调和……以作为作者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是国家一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云南省两度获得全国建筑工程最高质量奖一鲁班金奖企业,公司先后获得“云南省优胜企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昆明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等光荣称号。多次被省、市政府“重合同、守信用、先进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成本,导致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发生演变——企业总部与加工基地在空间上逐步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制造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最近几年,“东方希望”、“春兰”、“雅戈尔”、“杉杉”等将企业总部迁往上海,“乐百氏”、“健力宝”将企业总部迁到广州,“经纬纺机”、“远大空调”等将企业总部迁  相似文献   

5.
时下,“亿元(产值、收入)企业”似雨后春笋,生机勃发,脱颖而出,可喜可贺。一位拥有多家“亿元企业”的“百强县”县长却居“亿”思危,他说:我们不能把所有“赌注”都下在“亿字号”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既要让亿元企业“吃饱喝足”使其“锦上添花”,又别忘培植那些有前途的千万、百万元企业,使其健康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使经济发展承前启后、青黄相接、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更多情况下是指“知识型员工”.企业大厦建构的支柱就是由知识员工所组成的.日本企业明确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中国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西方企业用人注重“价值观认同”.其实质都是需要对组织、对企业的忠诚。应当说层面越高的成员就越需要其对组织的忠诚。  相似文献   

7.
鞍山市产权交易中心积极为改制企业搭建和谐阳光的产权交易平台,努力当好企业的“稳压器”、“服务器”、“净化器”、“推进器”、“助燃器”。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许多大企业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海尔集团多年来形成的“零缺陷”,“真诚到永远”、“赛马不相马”、“客户满意”等海尔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宗旨为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售后服务永远坚持“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国际星级服务”等原则;科研开发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海尔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成了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讯》2014,(49):82-83
本书融汇了宋志平的传奇企业经历,系统呈现了其企业感悟与管理思想的精华。“企业的逻辑”以中国企业的百年兴衰开篇,阐述了战略、规律、机遇、思想之于企业的重要性;“包容性经营”谈的是儒商的经营哲学,如何实现与自然、社会、竞争者、员工的四重和谐;“联合重组”探讨了过剩行业资源整合、市场竞合、文化融合的自救之路;“国企改革”围绕“央企市营”,追述了令人唏嘘的改革史,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时下热点提供了真实的范本;“企业创新”“管理之道”剖析了经营管理的制胜法则,介绍了集成创新、格子化管控等成功有效的企业工法:“以人为本”“企业家精神”展现了“三宽三力”的文化内涵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企业家情怀。  相似文献   

10.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是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自创建以来保持年均40%的发展速度,目前有员工5600名,资产51亿元,2007年销售132亿元。远东控股集团是“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大企业集团”、“中国诚信经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以及“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  相似文献   

11.
苏伟 《现代乡镇》2012,(7):70-71
北京市作为全国上市企业最多的一线大城市,把上市企业的促进培训工作提升到了一个较高层次,今年以来就举办了两次拟上市企业的培训活动,力争通过培训,推进企业的上市步伐,以“推动新三板”、“做强国企板”、“做大科技板”、“加速文化板”为重点,全力打造“北京科技”、“北京文化”、“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北京农业”五大品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平等竞争。随着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企业实现“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两分开”(政企分开,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途径。从目前情况看,比较普遍的是通过企业的主管部门“还权”途径,基本上是调整“婆媳关系”,“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象放风筝一样,中间还有一条风筝线仍操纵在“婆婆”手里。因此企业仍然不能真正实现“四自”、“两分开”,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如何实现企业“四自”、“两分开”,成为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呢?请看广州“无主管企业”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工交企业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客观要求 十几年来,福州市工交企业的改革,通过“松绑放权”、“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学‘三资’企业经营管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几个阶段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是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有所改变,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是,工交企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  相似文献   

14.
张景亚 《魅力中国》2013,(25):355-355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级供电企业,要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做好“四个服务”工作。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供电企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职工。  相似文献   

15.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希保 《中国经贸》2011,(12):69-7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化在企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通过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和存在的问题”、“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互动     
《中国报道》2012,(12):8-8
警惕出海“软门槛” 资金这道“硬门槛”制约着我国企业特别是地方企业对外投资。这道“硬门槛”看得见摸得着,没有谁会忽视它。可是,民族文化、经营理念以及企业文化和形象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一道道“钦门槛”。这些“软门槛”很容易被企业忽视,使得企业在“走出去”之后出现水土不服,甚至让企业折戟沙场。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切入,分析了“老字号”企业在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剖析了“老字号”企业面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李惠  李达 《南方经济》2004,(5):36-39
本文分析了“高承诺企业组织”一词的界定、内涵及发展渊源;借助“戈菲修正模型”进一步探求“高承诺企业组织”的本质特征;在“戈菲修正模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高承诺企业组织”与其他类型企业相区别的九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山东移动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称号,公司总经理刘爱力被评为“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人才”,这是山东省在企业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更是对山东移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再次肯定,这也是山东移动继200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首家试点单位”等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20.
孙延海 《天津经济》2005,(11):47-49
把握好企业发展战略本质才能研究好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这个本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应该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面向”,突出“一个重点”,发挥“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