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分析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所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倡导下,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前旅游的主导。然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模式选择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以广西红水河都安三岛湾为例,针对国内目前主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给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旅游文化丰富多彩,彝族民俗、摩梭风情、航天科技、红色经典等特质文化成为凉山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元素。在凉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应优先发展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落实旅游发展规划,科学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大旅游大产业大环境大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从而使河南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是河南政府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问题。试从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来加以阐释,并对河南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洪 《江南论坛》2012,(11):45-46
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发展,既是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进常熟"旅游活市"战略的必然要求。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致力于把常熟优秀的历史文化更多地注入旅游之中,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游客不仅感受到青山绿水带来的心旷神怡,更能从文化旅游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有着丰富的遗址、山水、宗教、工商、名士、戏曲等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国家中部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推动,皖江城市带的旅游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和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层面实施统筹发展、优先发展、重点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山西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奋礼  李丽娜 《经济师》2003,(5):109-109
文章指出了山西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山西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旅游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关键是在旅游业中注入文化元素。五邑侨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独特的文化人文景观资源,如何把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业整合起来,开发更多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侨乡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了五邑侨乡文化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五邑侨乡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的六种开发模式,探讨了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内生关系;最后,发现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开发模式,最有利于推动侨乡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建平 《江南论坛》2004,(5):37-37,41
近几年来,无锡市文化部门努力增强旅游意识,主动融入旅游发展,积极寻求结合点,加快创造兴奋点,在繁荣文化中推动旅游的发展,在推进文化旅游的进程中壮大文化产业。在2001年旅游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在以太湖风光为特色的自然景观旅游和以中视影视基地、灵山大佛等为内容的人造景观旅游的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借助旅游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旅游特殊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和旅游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和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将会成为把陕西省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从陕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环境、产业业绩与成长能力。文化旅游是以文化旅游吸引物及休闲娱乐方式为对象,以获得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提升文化内涵为目的的一切自然和人为旅游活动的集合。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组成了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公式可以衡量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小,并可根据竞争力得分对竞争力进行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3.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融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新兴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密切融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属性和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的重要作用,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开发建设,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专门人才,广泛宣传促销,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品位,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过近20年的互动发展,两个产业均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当前,云南省正处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今后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区域布局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志胜 《发展研究》2011,(12):73-77
河南省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我国加入wTo、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等都对河南省区域文化l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内部环境因素来看,河南省区域文化l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文化资源和消费市场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区位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这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推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就要确立新型文化发展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改善和优化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国家财政用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有限和西藏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略低的现实约束下,理清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文化消费、财政投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试图研究并解释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投入与旅游消费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祝 《经济论坛》2013,(10):48-49
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提升草原文化人文环境、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城市、深挖节日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保护新生行业、有规划地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政、企、学、研一体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舍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本研究在系统分析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原则的基础上,以近年来内蒙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情况为核心,就其驱动力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内蒙古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实现路径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等无形资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考察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各自的特点和趋势,以中原经济区中河南省南阳市为例,讨论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