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四则     
《金融博览》2013,(6):36-37
1金融时报:中国增长放缓危及银行业英国《金融时报》在其5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放缓,使增长质量得到改善,不是件坏事。但是,短期内,经济放缓会对中国排名前几位的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造成一次负面的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严重担忧  相似文献   

2.
媒体观点     
《黑龙江金融》2014,(9):6-6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更多的刺激对中国未必是好事 中国得从不止一个方面应对不平衡的经济。中国人口中,既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村贫困人口,也有数百个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中间还有一批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经济活动的增长仍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同时虽然全球都有中国购物者的身影,但他们在本国市场的消费不够。反腐败斗争也对提振消费没有帮助。中国可能无法实现7.5%(一度被认为低得难以想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8月的数据证实了工业生产、零售销信和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放缓。  相似文献   

3.
近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不绝于耳,更有预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文章见诸报端.中国经济有没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放缓后又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 要谈中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首先就要讲清楚,什么叫"探底"?在国际上,说经济"探底",一般指的是负增长或零增长.这当然不应该是中国经济"探底"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观点五则     
《金融博览》2012,(6):36-37
1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股市与增长悖论作斗争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前不久刊发一文,题为《中国股市与增长悖论作斗争》。文章称,中国虽是本世纪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伴随GDP的大幅增长,股市却不升反跌。文章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部分原因是新股发行机制。这种发行机制往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不绝于耳,更有预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文章也依稀可见。中国经济有没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放缓后又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汤敏 《金融博览》2010,(15):26-26
近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不绝于耳,更有预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文章见诸报端。中国经济有没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放缓后又又应该怎么办7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1,(3):11-11
新兴市场投资者紧盯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1月11日 新兴市场当前既要应对通胀,又要努力阻止来自发达国家的巨额热钱流入。这使政治家和央行官员面临左右为难的选择。要么维持低利率,以保持汇率稳定、遏制热钱,要么通过加息压制通胀,但会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为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8.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8,(3):9-10
亚开行行长:今年亚洲经济增长或将放缓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黑田东彦14日表示,由于美国经济放缓和油价上涨,今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可能放缓。黑田东彦表示,在亚开行计划于3月份发布的下一批预测中,对亚洲地区(包括中国,但不包括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期是"略低于"8%。  相似文献   

9.
《路透社》近日刊文指出,过度担忧增长放缓或会导致中国经济面临过热风险。对于处在增长放缓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唯一令人担忧的事情或许就是对经济放缓本身所表现出的过度忧虑。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极有可能是真正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的一年——政府换届而引发投资激增的"定律"或许不会重演;"温和复苏"应是全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写照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暖: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9%,终于打破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速放缓趋势;与此  相似文献   

11.
适度放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记者: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6%,是12个季度以来经济增长首次“破8”。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放缓,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待?左小蕾:评判经济是不是放缓,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分析放缓是否正常、合理、符合经济规律,而不能不经过对称信息的过程,单边说“放缓”。  相似文献   

12.
一、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出口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欧盟又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出口市场,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欧盟需求下降,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  相似文献   

13.
本刊编辑部 《金融论坛》2019,(11):F0002-F000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探寻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近期,社会上有很多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争论。从经济先行指标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来看,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19年来看,出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形势不容乐观;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夯实;由此,投资仍将发挥关键性托底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下行:对中国商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普华永道于2015年12月24日发布了2015亚太经合组织CEO调研报告之来自中国的观点——《中国踏上发展新道路:机遇在召唤》,报告呈现了2015年的调研结果,内容涉及商业信心、企业投资、服务需求预估、风险情境、促进互联互通和包容性增长因素的排名等指数.该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放缓,但多数在华工商界领导人依然对商业机遇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一、货币政策声明主要内容 (一)国际环境 1.全球经济活动表现活跃.各经济体制造业的调查条件以及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的增长方面已经有广泛的回升.澳大利亚主要贸易伙伴的GDP增长在近几个季度有所增加,2017年和2018年的预测略有提高,部分原因是美国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预期.然而,贸易伙伴的增长预计在预测期结束时略有缓和,反映了在中期预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受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贸易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几成定局。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出口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2008年到2009年,是我国本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大量释放阶段,产品供给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观点五则     
1 厉以宁:不必对经济增速放缓过分担心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是不能持久的,不必对目前经济增速放缓过分担心. 厉以宁指出应当正确理解“新常态”,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一个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尽管现在美国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还未达到史上最高点,但就对中国整体增长的影响来看,美国从未如此重要。10月21日出炉的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下进一步放缓。关键中的关键,是要让这些改革继续下去,而这也让中国经济眼下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更胜于以往任何时候。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7.3%,为自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衰退接近尾声以来的最低增速。导致经济走软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16,(2):66-69
经济风险 短期来看,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放缓对韩国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带来负面影响,但在宽松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韩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实现缓慢复苏.从中长期来看,韩国的经济走势趋于乐观:韩国的国内需求提升有助于解决韩国对出口部门的依赖和经济增长不均衡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走向也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未来韩国需要发展增值服务业和知识经济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虽然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算突然,也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向,但在全球经济极度不景气下,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全球投资市场还是受到了震动.一些外媒纷纷撰文解读中国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华尔街日报》说,中国降低增长预期,可被视为一个信号,即中国经济高速扩张时期可能即将结束.中国的贸易伙伴将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基础设施、电力和出口领域的投资减速可能意味着铜铁、水泥、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增长放缓,进而可能对巴西中东产油国、澳大利亚和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供应国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