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以收购IBM品牌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但在收购后仍沿用IBM的品牌,对"联想"品牌而言,并没有质的提升,此时,联想面临一个困境:联想的营销传播活动如何转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07,69(12):15-15
2007年11月1日晚,联想集团CEO威廉·J·阿梅里奥借财报电话会议的机会宣布,联想将在2008年停用IBM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从IBM标识全面过渡到Lenovo。当然,这并不涉及原属IBM的Think及旗下Thinkpad品牌,因为这两个品牌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时已经一并收购,联想拥有永久使用权。  相似文献   

3.
刘晓红 《商业时代》2005,(32):35-36
2004年12月“联想”公司巨资收购IBMPC部,引起巨大震动,标志着联想借力“国际战略联盟”走外向型国际化道路的开始。本文分析联想的国际化之路,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联想还需打造自身比较优势,通过整合了IBM的品牌、管理、渠道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 IBM 的 PC 业务的收购,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但这一国际化扩张,并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联想近几年来的业务发展策略,由2000年的国际化开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国际化裹足不前而 PC 业务无法继续提升的压力下,联想决定进行多元化业务,涉足互联网、手机和 IT 服务业,但2004年的资料显示,多元化的业务再次碰到了瓶颈;联想再度转向 PC 业务发展,包括这次收购 IBM的 PC 业务。本文专注分析联想这一连串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高速增长后,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前不久表示,现在可以提前放弃IBM品牌了。联想整整提前两年放弃使用IBM品牌,表明联想已经完成了对IBM的PC业务的整合——曾令整个业界为之震动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案终于完美收官。更令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借国际战略联盟走外向型国际化——以“联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联想”公司巨资收购IBM的PC部,引起巨大震动,分析联想的国际化之路,战略决定战术,联想借力“国际战略联盟”塑造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对外宣布对IBM全球PC业务收购的交易,从那时起,联想的国际化进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厚爱。联想是一家年轻的公司,1984年以来,联想由小到大,从中国市场第一位进入到亚太市场第一位。2005年5月1日起,联想又成为一个源自中国的世界品牌。新联想的收入达到130亿美元,PC产量约为1400万  相似文献   

8.
要刊撷英     
收购IBM,明智还是糊涂? 《经济学家》2004年12月11日中国个人电脑业的领头羊——联想仅以17.5亿美元的总支出收购了IBM的PC业务部。这一交易使联想攀升为PC业第三,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联想的创始人以及主席柳传志说,与IBM的这一交易使联想成为真正世界级的公司。IBM的品牌实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PC的日益普及,已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07年全球  相似文献   

9.
事件     
点评 一年前,当联想并购IBM PC,柳传志对外宣称,“联想集团要迈向国际化,需要的是品牌、市场规模和技术专利,这三点在并购IBM PC业务后都拥有了!”我曾经撰文《联想:高贵的错误》,提出这样的警示:“毫不妥协地维持IBM的高贵血统,这不是联想的出路。在美国PC已经沦落为日用品、IBM PC的高品质承诺已经成了自娱自乐的奢靡时,不少客户弃IBM而选择戴尔和惠普,联想凭什么去恪守PC的高贵血统呢?”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中期,有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调查发现,联想的市场销售做到了中国第一.把康泰挤到一边去了。我当时就给杨元庆打电话.和他集合了很多数据.证实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就是在那一年,我看到很多中国本土品牌把康泰和IBM等国际品牌挤到了身后。联想收购IBM的时候.有记者朋友打电话问我怎么看?我说联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品牌了.联想的此举代表中国人跨出国门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商业文化》2005,(3):56-57
同为联想大家庭成员,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与因收购IBM全球PC业务而声名显赫的兄弟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形成鲜明反差。自2000年成立以来,神州数码一直保持低调,甚至,希望从感情上告别联想,打造一个全新的IT服务商品牌,一个因“IT服务中国”而闻名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8,(1):32-33
No.1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 2007年11月1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的第3季度业绩。在该财季中,联想的净利润为1.0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790万美元相比,增加了近两倍;净收入为4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与此对应的是,联想计划提前终止与IBM的品牌关系。专家认为,联想显然并不甘心沦为IBM品牌光环下的影子,抛弃IBM品牌似乎是联想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国终于也有了一些品牌,比如不会因黄宏生出事而倒掉的创维,比如亏了两年后又挺过来的TCL,比如还能比较潇洒地去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联想。  相似文献   

14.
品牌新闻     
12月8日,联想集团在五洲大酒店正式宣布,将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部PC部门,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PC以及研发和采购。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有权使用IBM著名的"Think"品牌。 联想原CEO杨元庆接任董事长,CEO一职由IBM高管史蒂芬·沃德接任,老帅柳传志则将彻底从联想集团退隐幕后。至此,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联想出资并购了IBM的笔记本 电脑及台式机业务,在业内引起不小的争论。 本次收购完成后,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 PC厂商,年收入规模约1 20亿美元,进入世界 500强企业。有人说这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也有人说这是联想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是以 小博大的很好范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由此,标志着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从联想得国际化道路我们可以很清楚得看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对一个企业国际化得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联想得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分析进而推广到整个IT行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资讯     
《销售与管理》2007,(11):10-11
国美300亿定制平板电视,诺基亚强攻GPS,长虹进军厨卫业,肯德基联姻蒙牛,联想提前停止使用IBM品牌,如家收购七斗星行业整合开演,专利之争爱普生胜 中国耗材业受打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由此,标志着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从联想得国际化道路我们可以很清楚得看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对一个企业国际化得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联想得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分析进而推广到整个IT行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IBM)个人电脑(PC)事业部。一时间.联想“蛇吞象”、“鲸吞”IBM的新闻充斥了国内媒体的主要版面和时段.以致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不得不打破沉默.出面作些解释:不是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门.而是联想与IBM相互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以125亿美元总价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随后这一事件在IT业界引发了愈演愈烈的争论。并购所产生的悬念一个接着一个,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否会批准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案,收购完成后联想的利润会否出现下滑?IBM原有客户能否得以保留?IBMPC的人员会否留在新联想,一个带有国有企业性质的公司以将如何与一个西方跨国企业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