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纵横》2009,(7):I0005-I0005
为应对前所未遇的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国家及时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江苏省经济运行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省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信贷投放保持高增长势头。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明显,市场预期改善,社会信心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势头,但全面地看,当前经济运行中还有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这必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物     
《证券导刊》2009,(34):8-8
温家宝:经济处在企稳回升关键期不会改变方向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说,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各国需要加强对话,协调政策,深化合作,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及时、有力、有效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会改变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2,(29):30-30
向前看,政策不断加码的累积效应不容小觑,新一轮政策出台后,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上行推动投资企稳回升,新一轮补贴政策推动消费企稳。未来几个月总需求止跌基本确定,回暖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这个假设需要时间去验证,但是,我们认为,经济走出底部区域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当前A股的动态市盈率虽然较今年1月底已有所回升,但仍然...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前期货币政策的紧缩滞后效应充分释放,信贷企稳回升,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市场利率小幅下行,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根据当前“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要求,今后货币政策需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可能变化,积极准备预案,以更加有效地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日趋明显。最近召开的中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3,(30):31-31
经济增长预期改善A股可望整体上行 展望未来,信达澳银基金表示,随着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的经济任务和7月份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披露,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在冠著改善;国内财政政策的扩张和库存投资的见底回升将给经济的企稳带来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一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在促进全省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于巩旧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愈加明显,通胀预期压力的加重,何时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成为一些经济复苏明显国家正在考虑的问题。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再次将“退出”政策作为讨论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下半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2.
2009年.随着中央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的实施,地方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趋势,财政收入增速探底回升。从甘肃省张掖市的情况来看,目前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存在着诸多一次性增收因素,即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3.
尹娟娟 《证券导刊》2012,(26):32-34
考虑到经济企稳回升的可能性以及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继续保持均衡资产配置,把握市场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机会。本次投资组合中仍将高风险资产所占的比例确定为50%,而且对高低风险基金子类进行均衡搭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多项经济指标继续出现积极变化,经济企稳向好势头更加明显,但经济回升基础仍然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刺激,还没有实现由政策主导的外生拉动型向市场主导的内生增长型转变.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着力促进恢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此必须在调整结构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晓涛 《中国外资》2009,(16):42-42
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背景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国内经济总体处于企稳回升态势。在此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有效发挥调控作用,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基理,并阐述了当前组合调控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续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显现,福建经济增长同比明显放缓。但在国家和福建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海西战略政策的强力作用下,福建经济运行从二季度开始出现企稳回升走势。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上半年福建银行业存、贷款均大幅增长,资金市场价格和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下行,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支持了福建经济企稳回升。但当前形势下的海西发展资金支持问题和信贷超常规投放后的结构调整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资》2010,(21):17-17
今年以来,在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各项外贸政策基本稳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对外贸易延续自去年年底以来的快速恢复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背景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国内经济总体处于企稳回升态势.在此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有效发挥调控作用,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基理,并阐述了当前组合调控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续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9年,随着大盘的企稳回升,股票型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许多普通投资者对指数基金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投资上存在一些顾虑。事实上,指数基金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投资工具,只要投资者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闲置时间较长,就可以将指数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财工具纳入自己的资产组合中。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GDP增速达8.1%,但每个季度GDP同比增速都持续下滑,四个季度分别为18.3%、7.9%、4.9%和4.0%。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运行在底部区间。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会企稳,下半年会回升。如果政策有效落实,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还可能提前。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超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O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