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砂石,一世界;一朵花,一天堂。一部《物权法(草案)》,也多多少少能折射改革进程中的成就与问题。在新中国的立法史上,还未曾有过一部法律享有过像《物权法(草案)》这样的荣耀: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并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参加讨论,有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之前还要交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前研读,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物权法(草案)》第七稿,并决定提交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以来,盼望草案尽快出台的人士稍稍松了口气:这标志着8年之久的《物权法(草案)》终于有望出台,以对现实层面提出的诸多财产权争议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用益物权篇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和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它体现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对推进我国渔业权制度建设,保障渔民生产生活,规范渔业行政管理,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物权法》,切实做好《物权法》在我国渔业部门的宣传和实施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国渔业权制度建设,促进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本刊副主编杨子江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胜民教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风波:冲突背后的私法精神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的中国,对于改革的争议风起云涌。过去的两年,以诸多利益分配与社会问题为策源点,爆发了关于改革发展以及中国应向何处去的大争论。在这种大背景下,物权法风波再起便显得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5.
无论怎么争议《物权法》(草案)》,国人对“物权法”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有异议。诚然,法律条文由于不能完全兼顾各方利益而遭受非议是一种常态。但问题是,我们当前的很多争论并未设定在一个统一的逻辑前提和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这使得有些争论似乎不着调。  相似文献   

6.
李玥 《中国改革》2007,(2):45-45
当2004年3月“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时,担负着“私产”保护条款具体化的《物权法(草案)》,本没有区分财产所有制的任务,而是细化财产保护的条款。但当2005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物权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北京大学教授巩献田的一纸上书:“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收到的11543件群众意见中,拉开了该法的意识形态之幕。  相似文献   

7.
杜珂  徐涛 《中国改革》2007,(2):46-47
对产权的初始界定不仅仅依赖于《物权法(草案)》等法条,更在于司法体系的支持。后者对于中国改革实际进程更加重要。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决定今年两会提交审议《物权法(草案)》时,围绕着物权法的争论暂时尘埃落定,不过,这一场论争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4):F0002-F0002
2007年4月7日,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召开了主题为“物权法出台对矿产资源领域的影响”的研讨会。院领导温国勇、兰平和、付英及相关科研处室的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国土资源报和地刊导报的两位记者也旁听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的领导和科研人员结合自身对《物权法》的学习体会及工作实践,围绕物权法对矿业权的法律定性、对矿产资源领域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矿业权的物权属性问题1、与会人员认为,物权法第123条明确规定了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即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受法律保护。这是在基本法的层面上明确规定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许多农民工虽已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但从笔者所经办的案件上看,他们却往往并不知道维权也必须按时,否则就会丧失胜诉权,即俗称"过期作废":——钟某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遂在收到仲裁裁决书的第二十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明确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根据产权的概念,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相当的财产权(包括经营权、使用权和处置权)。这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具体到旅游景区而言,景区资源归国家所有,属于国有资产,而景区的企业拥有经营权,代表国家经营管理景区,实现景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致富之友》2010,(7):16-16
上期杂志的刊首语艺媒之死引发了一些小的争议:忽略者会认为是笔者故作烟雾弹,认真者则从具体字、词、句系统分析并加以批驳;其实,写作这篇小文的目的很简单,经营责任的重压与真实现实的伦理困境中,难免有时做寻死觅活,效小儿女形状,故聊以解忧。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两会”,农村金融的话题得到了更多关注。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国家发改委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中也提出,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搭建由“农业贷款、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业投资基金、农村信用建设、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等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来自金融业的代表们纷纷递交提案并踊跃发言,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具有13亿人口的我国而言,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大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中国是农业大国,有8亿人属于“农民”的范畴,农民的就业状态从根本上决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河北省藁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粮食优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一减三补”政策,粮食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2.6万亩,平均播种亩产508.3公斤,总产量52.1万吨,商品量达45.5万吨。  相似文献   

15.
刘萍 《中国改革》2003,(10):56-56
李昌平小档案:1983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全过程。2000年3月,致信朱总理,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朱总理两次批示,李昌平也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2001年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任记者、编辑、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16.
李周 《中国改革》2003,(8):20-21
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各部门创造的比重为49.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所占比重为14.5%,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3.1%,上升0.1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1.5%,下降0.2个百分点。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  相似文献   

17.
向左走 《中国改革》2003,(12):57-57
“跳楼秀”所反映的问题不在“秀”字上,而反映在我们离社会的公正目标还有一个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蜜橘之乡——浙江黄岩,曾是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跨“纲要”、超双纲的县。黄岩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县,一直有着“温黄熟,台州足”的说法。但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黄岩的“三农”问题依然是条短腿,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楼瑾 《农村经济》2005,(7):68-69
在支持“三农”的经济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结合我国现状,在分析现实农村金融存在的六个单一(薄弱)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推行营销差别化、产品差别化、信贷投身差别化、区域差别化,利率差别化、综合性差别化等七项差别化(多元化)建议,以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三农”。  相似文献   

20.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合山市返乡农民工总数达6078人。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施市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举的措施。市委书记曾广斌、市长韦佑江带头落实任务,化解危机,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送温暖”就业援助活动,多渠道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