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解读,认为必须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各种讨论不由自主地集中在"收入"的分配制度上.收入分配制度固然重要,但在贫富差距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根子还在整个体制.贫富差距包含了收入差距,但仅仅讨论分配流量,只是"一次性有效",无法改变由分配存量所决定的贫富差距变化的长期趋势.分配存量体现为财产存量,具体而言,即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各种资产,以及资产的增值、贬值远比通过收入分配所造成的贫富差距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增长,使收入差距问题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过大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不断扩大,呈剪刀差状态。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210元,2004年扩大到6486元。2000-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共增加682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3142元的21.7%,甚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平均一年增加786元的水平。2、城乡居民收…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明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本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收入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差距不仅表现在不同群体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区域之间,包括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地区之间。相对而言,人们对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关注不够。针对这种状况,《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将总的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分解成地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仍旧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成为中国当下的焦点,收入分配调整,也因此正在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而这将是一个涉及民权、市场、社会和权力各自归位的复杂过程。从政策层面引导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避免收分配差距过大,让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改革的大方向。要特别指出,在讨论收入分配不公时易忽视的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中国实行了60多年的城乡差别政策,大家似乎已习惯了,默认了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分析包容性增长,分别介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差距过大对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经济》1995,(1):25-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①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获得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  相似文献   

9.
王征  李建 《农金纵横》2002,(6):77-78
近年来,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普通的老百姓到专门研究经济的学者都从自身的角度谈论和探讨这个问题。舆论上主要倾向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越了国际警戒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众所周知,收入差距过大会引起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收入差距过大,意味着低收入人群的扩大和他们收入水平的低下,这不仅会制约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使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同时也制约了居民的投资意愿,影响社会总投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发展乏力的状态;收入差距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社会公正与稳定,不利于经济发展。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为现行对农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收入分配运行过程和公平分配定律的视角,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收入分配制度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原因,并依据贡献率、等级率、平均律和需要率的差异,从分配起点、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三个方面提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住房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房价成为影响城乡发展差距变动的重要因素。文章聚焦房价上涨对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并基于2005—2018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房价如何影响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显著拉大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文章认为应调整预防房价上涨的相关政策,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以缓解房价上涨导致的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助力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家及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趋势,为判断城乡收入差距发展阶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算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相对差距及收入增速,考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了3个阶段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类型,根据类型演变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结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从1978年的210元持续增大为2015年的2 754元,收入相对差距经历了3次"下降——上升"的波动。我国城乡家庭居民收入从极低水平、差距悬殊的状态演变为中等收入水平、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轻微缩小的状态;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绝对差距增速逐步降低,相对差距自2010年起开始缩小。大多数省区在收入水平提高和相对差距缩小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结论]从差距演变的阶段性特点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符合"倒U"模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影响,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正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发现财产性收入差距受经济发展、政策安排、家庭财产、居民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解放生产力,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收入分配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使得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所以,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是什么拉大了收入差距——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那些拉高了中国基尼系数的富人们致富的不二法门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外国记者看来,权钱交易正是中国暴富阶层的生财之道。日本NHK电台所作的中国纪录片《激荡中国——中国的富人与穷人》,对此结论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阐发。这个片子选择了两个富人做为中国富人的典型代表。其中之一为已逾50岁的中年人,发家致富的关键手段是分布在国家各部委机关的眼线,每分钟提供来自股市的消息,其家财过亿元;另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富人,年收入几百万,靠的是其父亲(一个曾经在天津市委工作的老解放军干部)的人脉,以及他那些都是官宦子弟的大学同学,都掌握着房地产、股市等等的所谓内部消息。 这就是一个外国纪录片创作团队对中国富人的直观感受。这个结论显然超越了此前国内舆论关于市场化改革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与否的笼统争论。毫无疑问,躲在黑暗中的权力是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罪魁祸首。这源于我们市场化建设过程中制度不规范以及民主监督的缺乏。显然,对造成此结果的内在机制的真实情况的掌握,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真正破题之处。否则,政府在再分配领域所作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努力,也会因制度的扭曲产生新的权力寻祖与分配不公。 为此,我们选择了王小鲁研究员与雷诎副研究员不同角度的调研报告。王小鲁研究员的报告利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取得被调查者可信的收入和消费数据,据此分组推算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包括恩格尔系数在内的若干消费特征参数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用以同现有的统计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对此分析,弥补当前统计数据中高收入群体瞒报的部分。雷致副研究员则以社会大众主观公平感的角度给出了分析。 我们看到,虽然是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两位学者调研报告的结论却如出一辙:必须建立和形成一个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环境,从根本上减少腐败、寻租现象和垄断行为赖以存在的根源。这是调整收入差距的根本之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从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入手 ,调整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 ,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 ,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生活消费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 ,绝大部分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一部分步入了小康阶段 ,其中还有部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尽管如此 ,在收入分配领域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差距扩大的事实。1 从收入的绝对值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表 1可以看出 ,1978…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村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办法是促使农民非农就业迁移,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已呈现出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在此过程中,进城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实现就业,获取收入有较大影响.当前政府对进城农民提供人力资本培育机会非常关键,因为教育机会(同迁移机会、进入市场机会一样)的不公平是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要素收入流的一个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远配 《农业经济问题》2013,(2):76-84,111,112
借鉴舒尔茨的"收入流"理论,以城乡二元结构为逻辑基点,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要素流动—要素价值实现—农民增收—城乡差距缩小"的"要素收入流"理论来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收敛和发散的原因,寻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脉络;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个要素以及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净流出和土地净流出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作用;劳动力净流出和市场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净流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显著。本文还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历史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尝试解释不同阶段农民要素流动性以及要素收入流不为农民所有、所享的问题。并从要素市场培育和制度创新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特征分析李若建199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3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多,城乡差距又比上一年有所扩大。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