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也是林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伊春林区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桃山、乌马河等林业局进行试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对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其改革的不足,提出建立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实施政府对林地产品的规划,并建立健全与林权改革相配套的中介组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伊春国有林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结合伊春林区实际,论证了“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处置权”的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分析了“远封近分、三林流转、大力发展民有林”的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和民有民营、股份合作经营、国有民营的民有林发展模式的利弊,并就改革坚持的原则、需突破的政策障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绿色财会》2007,(9):F0003-F0003
[本刊讯]8月17日至18日,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研讨会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在会上指出,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是继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改革的又一重大创举,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巨大活力.为解决国有林区体制性矛盾迈出了突破性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林区林权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经营所开始启动,意味着拉开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尽管林权改革并非新生事物,特别是南方集体林区的林权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历史,但因涉及的改革对象和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国有林区林权改革就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产有效性和管理有效性,提出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并以国有林权试点——伊春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伊春双丰、铁力、桃山、乌马河和翠峦5个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局整体上有效系数较高,铁力、桃山、乌马河3个林业局职工收入指标有效,铁力、翠峦、新青3个林业局多种经营收入有效,铁力、乌马河、汤旺河3个林业局植树造林成活率指标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记伊春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现代林业的科学内涵,以伊春林权制度改革为例,论述伊春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都交给职工,使森林资源综合经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建立活立木市场,与天保工程相得益彰等方面的成效,以及与现代林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经济》2008,(1):F0002-F0002,F0003,F0004
乌马河林业局1950年建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中部,由乌马河、伊敏、伊东三个沟系组成。2006年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全局三个试点经营所的1.5万hm^2林地全部完成林木流转和林地承包工作,开创了国有林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盈其赢双收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东北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包括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工作程序皿保障措施。对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初步成就进行了评述。对完善固有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四点建议,即把林业建设与林业职工利益相结合,抓好配套改革措施,加强公共项目建设与管理,妥善处理相关政策界限。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是我国首个开展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改革过程中坚持的原则:生态优先,林地不逆转;改革收益资金不流失,国有林资产保值增值;公开、公平、公正。改革中积极探索建立国有林资源经营的新机制与林地经营的多种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地承包经营的优惠政策。经过努力,伊春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积蓄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刘彬 《绿色财会》2007,(4):31-33
以往植树造林都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如今却"林成网、树成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近年来,我县围绕"绿色生态大县"建设,不断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资力度,积极探索加快林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突出发展了农田林网、沟渠路堤林带、经济林、宜林荒山荒滩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促进了全县林业的大发展.为加快我县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步伐,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我县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我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林权改革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全国实施了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政策,标志着国家对林业产权的重新界定。“三定”肯定了林农对自留山的使用权、受益权,明确了林农对责任山的收益分配关系,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林业经营机制又已经不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何在?  相似文献   

12.
系统阐述了桃山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论证了林地流转的客观必然性,介绍了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伊春林区实际,分析现阶段伊春国有林区林权试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经营者资本短缺;相关林业政策限制了经营者的经营权;林权证的效力问题;试点内容的充实;体制性矛盾的存在;林权资产评估制度的建设;有效林地流转和林价体系的形成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服务型林区政府,解决林权改革资金短缺问题,建立和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措施,适当调整采伐限额制度,着力提升林权证的作用,加大林权改革试点的范围,扩大承包经营的范围,建设新的经营模式,尽快建立活立木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5.
系统阐述了桃山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论证了林地流转的客观必然性,介绍了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企业》2008,(1):F0002-F0002
乌马河林业局1950年建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中部,由乌马河、伊敏、伊东三个沟系组成。2006年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全局三个试点经营所的1.5万hm^2林地全部完成林木流转和林地承包工作,开创了国有林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盈其赢双收的先例。  相似文献   

17.
付存军  耿玉德 《林业经济》2012,(12):25-29,119
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分析了伊春国有林林权改革的效率,判断林权改革试点是否属于帕累托改进。比较不同经营者的均衡产量,发现由承包职工经营的营林生产和采伐生产的均衡产量都比林业局更接近于社会生产均衡产量,因此伊春国有林林权改革是有效率的。在伊春国有林林权改革中职工、林业局、国家三方的利益都是增加的,但由于承包职工的两类生产均衡产量都没有达到社会生产的均衡产量,因而伊春国有林林权改革是属于帕累托改进,并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8.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特征,探讨影响林业投资的深层次制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林改职工具有林业投资率低、营投资意愿下降较快、倾向于短期效益明显的项目等行为特征,生态效益体现不明显;虽然影响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林业税费高、营林风险高等因素,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林改职工投资行为却是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约束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只有对限额采伐管理和生态补偿这两项林业制度做出适当调整,林改职工才会调整林业投资行为关注生态效益,进而推动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业经济》2008,(2):F0002
乌马河林业局1950年建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中部,由乌马河、伊敏、伊东三个沟系组成,2006年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全局三个试点经营所的1.5万hm^2林地全部完成林木流转和林地承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