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天娇 《时代金融》2013,(36):152+16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期,各国为刺激经济都曾采取降低利率、为本国实体经济增加资本等手段以期达到使经济复苏的目的。由于流动性的持续增加,各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及判定标准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流动性过剩具体状况,主要讨论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在处理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持续1年多的美国次债危机进一步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危机中借鉴历史经验与创新并举,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时至今日,政府救市规模和直接介入的程度还在不断加大,金融危机仍在继续,经济衰退还在蔓延,各国政府也还在救市和刺激经济的政策中艰难抉择。我们认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决策充满了矛盾和失误。由于准备不足,政府在仓促应战中出现决策瑕疵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对危机的性质和规模都严重低估,缺乏全局和宏观的视野,对救市措施缺乏整体的框架和指导,这不仅对救市的效果产生影响,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3.
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8年以来,持续1年多的美国次债危机进一步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危机中借鉴历史经验与创新并举,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时至今日,政府救市规模和直接介入的程度还在不断加大,金融危机仍在继续,经济衰退还在蔓延,各国政府也还在救市和刺激经济的政策中艰难抉择。我们认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决策充满了矛盾和失误。由于准备不足,政府在仓促应战中出现决策瑕疵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对危机的性质和规模都严重低估,缺乏全局和宏观的视野,对救市措施缺乏整体的框架和指导,这不仅对救市的效果产生影响,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4.
铭记2009     
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使2008年永载册史,而2009年同样值得被历史铭记。 2009年,世界各国纷纷下猛药、出重拳,出台了多项力度空前的措施救市疗伤。这其中,中国的表现更为抢眼——与各国拿巨资补银行的“窟窿”不同,我国金融体系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救市政策更多是投向了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金融的积极干预,尤其是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实施,各国经济发展呈企稳回暖态势,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都逐渐复苏,经济金融形势逐步进入相对平衡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境外金融市场救市政策更为迅速,货币政策着力于提供短期流动性,财政政策聚焦于危机中的预防、对冲和纾困。两次危机救市政策推出后,市场均不同程度改善。后疫情时代,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是支持流动性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其他监管措施的有效协同,强化对杠杆资金、自动化交易等微观市场因素的监管,加快对限制股市做空措施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抵御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7.
金融市场危机四起,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恐慌心理充斥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国际资本出逃,现金需求增加,汇率大幅波动。各国政府全力救市,但这并未被扭曲的市场充分吸收,流动性风险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危机四起,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恐慌心理充斥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国际资本出逃,现金需求增加,汇率大幅波动。各国政府全力救市,但这并未被扭曲的市场充分吸收,流动性风险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外汇市场,激荡起伏,动人心魄。全球金融危机一轮轮的浪潮不断考验着市场的心理。恐慌、担忧、经济前景预期下降充斥市场,不断影响着外汇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虽然各国政府不断出台“救市”计划,数以万亿计的美元不断抛向市场,以其填补流动性匮乏的金融市场,但金融黑洞岂是历史推演所能估量。糟糕的经济运行节奏,将在2009年继续左右着外汇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规模空前的国际救市行为迅即在全世界展开。世界各国在密切关注救市效果的同时,正深入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深层隐患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救市只能治标,只有将救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这一冶本之策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信心的全面恢复,并对全球经济真正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救市的根本问题不仅仅在于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1.
纵观全球,各国股票市场从来不缺乏"股灾"的身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并演化成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因此,"救市"便显得必要而紧迫.201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股市的剧烈波动,并给投资者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股票市场代表性股灾的梳理,将"救市"的政策干预措施归纳为呼吁、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流动性注入、修改交易规则和修复监管体系等方面,并指出其中的政策要义,以期于国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植堂 《云南金融》2012,(8X):141-141
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而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相继爆发,世界经济很可能第二次探底。受危机影响,全球大量企业纷纷倒闭,为了保持企业的流动性,大量企业急于出售资产,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降低了跨国并购成本,加上各国的救市政策给中国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因此,危机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之路充满机遇。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而2009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相继爆发,世界经济很可能第二次探底。受危机影响,全球大量企业纷纷倒闭,为了保持企业的流动性,大量企业急于出售资产,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降低了跨国并购成本,加上各国的救市政策给中国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因此,危机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之路充满机遇。  相似文献   

14.
卢庆杰 《新金融》2010,(8):14-17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水平、量化宽松政策、对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对金融机构实施紧急救助等,这些措施对金融市场实施全方位的救助,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恢复,同时也使美联储的资产额大幅增加。由于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美联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投放出去的流动性又流回美联储。如果经济好转、市场信心恢复,这些流动性投向市场,将对经济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未来的退出步骤将与救市步骤相反,即先通过数量化工具收回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达到正常的水平,再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就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5.
陈亚娟 《金卡工程》2009,13(9):164-164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救市行为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它本身给市场传达了很多信号,会给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反应,关系到经济今后发展的导向,因此,对政府在经济中所应当扮演何种角色进行讨论显得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夏斌 《新金融》2016,(2):4-6
在世界经济棋弈中,棋手为各国主权政府。由于棋手在全球生产链、价值链上所处环节不同,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必然不同,加之棋手水平各异,棋终结果自然不一。第一局我们经历了由"超级繁荣"向全球性危机的演变;第二局"撒票子"救危机的结果注定是险象环生。如今,第三局在险境中开局,不同的棋手、不同的利益与棋艺,全球经济棋弈的最终结果实难预期。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对各国而言,无论大小,能否充分认识到第一局危机形成的原因及第二局救市的教训,将成为其能否看清第三局开局态势、继续下好本国第三局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蔡恩泽 《云南金融》2009,(10):23-24
中国政府救市政策的强大惯性正在冲击中,巨大的投资惯性不能猛然刹车,任何操之过急的退市政策都会使经济列车有颠覆的危险。眼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的萌芽阶段,可经济学界却热议起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何时退出市场,以回收救市引起的日益膨胀的流动性。然而,在经济复苏根基未稳的前提下,政策退市恐怕比入市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18.
李园园 《深交所》2009,(8):17-19
在采取了向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等救市措施后,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处理正式进入“清算”阶段。  相似文献   

19.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增加我国黄金储备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致使美国经济下滑,美国通过增发货币并数次调低利息来刺激经济复苏,美元面临大幅贬值。由于美元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外汇储备,这些国家的国际储备将随美元的贬值而缩水。尽管在各国救市行动的干预下,目前全球经济已有回暖的迹象,但是因救市而增发的大量货币,也为未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埋下隐患。作为经济最后的卫兵和对抗通货膨胀的利器,黄金成为最为安全的资产。本文从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出发,结合后金融危机下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论证增加我国黄金储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杨涛 《中国税务》2009,(1):28-2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凸现,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也逐渐升级,从最早的持续降息和减税,到美联储针对特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支持,直到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共同推出的7000亿美元一揽子措施,政府对经济金融的干预程度不断增强,但至今仍未对危机起到根本性的扭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