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经济效率的测度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03~2015年京津冀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要素投入及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县之间的经济增长及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资本投入依然是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京津冀经济增长依然是要素投入的结果;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大部分区市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合理引导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提升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有效配置;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会展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提升、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文章通过空间结构理论,采用引力模型,结合断裂点计算,分析京津冀13个城市的会展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京津冀会展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9,(11):135-141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索洛余值法,本研究核算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008年到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数,比较分析了其差异特征,讨论了其经济发展质量。从比较结果看,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应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创新发展。长三角需要控制区域差异的扩大趋势,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较大的区域差异限制了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天津和河北重点城市的经济转型,分别将其全要素生产率尽快提升至北京的80%左右和40%以上,使北京的优势资源可以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服务业的发展和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城市群2003—2014年服务业各部门相关数据进行区位熵指数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分析服务业集聚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京津冀地区服务业以北京、石家庄为核心差异化集聚,并且服务业集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长期内不显著;而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表明该地区的增长仍处于新旧增长模式转换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我国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及其效应,有利于特大城市在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中积累经验,对将通州建成副中心示范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市2012~2016年各区的人口与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相关性指数和分形理论等方法探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效应,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初见成效,人口集聚的经济导向性明显,但人口集中度与经济集中度的变化存在差异。(2)通州区构建了"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保障了人口和经济的稳步集聚,但南北差异较大,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3)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翼",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一核、双城、两翼、三轴、四区、多节点"新的空间格局,加强了京津对河北省各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从管理机制、内在要素间的关联性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与图表,利用相关性分析和Ganger因果关系法检验,建立相关模型,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物流发展两个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结论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最后,根据京津冀物流产业现实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翁钢民  杜梅 《企业经济》2014,(3):151-155
为优化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的物流产业进行定量研究,以人均货运量为指标,计算19962011年各年数据的Moran’s I值,并运用Moran散点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空间布局演变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模式,但总体上区域集聚水平较低;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增大。因此,要加大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交通,加大政策性鼓励,使物流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规划手段进行空间导引,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他要素的配置结构直接影响其经济贡献效率,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旨在探讨工业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和方向。研究表明:(1)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存在地区差异,工业用地的投入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效应;(2)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是工业用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的关键,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资源供给已过剩,目前科学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促进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需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国土规划的协调机制。建议构建空间用途管制与协调制度、建设相应的信息联动与预警平台,这对于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了京津冀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目前三地172个区县的人均GDP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方面,以1992年为节点呈现前后分异,在此之前,三地水平大致相当,在此之后,三地经济逐渐拉开差距;经济总量的位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北京、天津高于河北省;东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于北部、西北和东南地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选取广西1991~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广西科技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经费使用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是京津冀会展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的建设和使用对京津冀和石家庄的会展业的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石家庄需要在会展产业政策、展馆建设、展会活动、会展企业、产业基地五要素上进行革命性改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快速提升全市会展业的专业素质,构建以石家庄为支点的区域会展经济,为未来搭建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京津冀会展聚集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一、会展经济的涵义 会展,即会议和展览的简称.所谓会展经济,则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宏伟蓝图徐徐展开,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撬动内需的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那么,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行业企业都有哪些发展机遇呢?一、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将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带动相关区域和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和实施,将推动  相似文献   

16.
杨丽 《企业研究》2013,(10):176+179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能源的消费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能源消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笔者以空间面板的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分析,进而引起对变量相关空间的重视,提出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趋势,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探讨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协同性水平,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结构性保障.本文选取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建立模型,研究一系列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河北的经济增长并不理想,一系列京津冀协同政策并未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本文依据京津冀地区2006年至2015年的科技投入的相关数据和经济总量GDP的数据,分析科技投入的现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重点探讨了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的强弱,研究得出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强度依次是企业的科技人员投入、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及科技经费投入,并提出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和非企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大度的发挥京津冀协同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史千禾 《价值工程》2023,(25):35-38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将城市群发展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作用分解为4大驱动要素,应用LMDI构建了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模型,并对中国6大城市群2012-2020年间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总体上,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中国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力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4大要素对各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展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推动作用明显,对其他城市群推动作用较小,人口增长对长三角、珠三角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推动作用显著,能源强度对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作用比较显著,且波动较大,能源结构对各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增长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层面上,基于2002—2012年23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东中部城市的制造业集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东部城市制造业集聚因要素成本上升等原因而使得其溢出系数小于中部;而西部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则不显著。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层面制造业集聚的格局,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