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亚琛工大研究人员于2008年4月上旬在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表示,德国正在研究将发电厂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塑料原料。  相似文献   

2.
深度催化裂化(DCC)是一种已被证明了的,选择性地将各类重质烃转化成丙烯和异丁烯等轻质烯烃的工业化流化催化技术。为了将各类重质原料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丙烯,该工艺需要特殊的反应条件以及独特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英国Newcastle大学的化学家宣布,开发了替代碳捕集和封存的CO2化工利用方案,可将废弃二氧化碳(CO2)转化成商业上有用的化合物,包括环状碳酸酯。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家采用一项新的技术,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塑料包装材料获得成功。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单一的二氧化碳并不能制造塑料。但是,美国专家使用特殊的锌系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按同样的数量混合,便制成了新的塑料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通过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将二氧化碳废气转化为环状碳酸酯高能效技术。以往该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和高纯二氧化碳,因此投资和能耗都较高。新技术是基于一种非常活泼的铝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共聚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利用其生产的降解塑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对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综述了国内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用各类催化剂的近期研究现状、研发新动向及工业化生产现状,并对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EO/EG装置脱碳系统改造方案选择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石化1#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改造思路。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了一个最优化方案。即采用美国SD公司二氧化碳脱除专利技术,将全部的循环气通过吸收塔脱除二氧化碳,满足了高选择性催化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山 《化工管理》2014,(1):72-72
氢不容易存储和运输,这是其作为燃料使用的主要障碍。而德国生物学家发现一种酶,可以用作高效的催化剂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换为甲酸,从而找到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氢气保存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近日,河南天冠集团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实现产业化运行。该工艺一方面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聚合成的环保塑料可完全生物降解,能从根本上消灭"白色污染"。据悉,投入运行的这条全降解塑料产业化生产线,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该装置采用高活性、高催化效率的催化剂,将在生产酒精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聚合成全降解塑料——聚碳酸亚丙酯树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来铁、钴、镍等廉价金属配合物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的廉价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体系的物质构成等特点,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以各种原料为基础生产甲醛的生产工艺,供生产厂家和研究人员参考。以甲醇、空气做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工艺。甲醇过量氧化法(银催化剂)设备投资成本低,但是只能生产低浓度的甲醛,需要在工艺上改进。空气过量氧化法(铁钼催化剂)设备投资大,但是可以生产高浓度的甲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甲醛,还处在研究阶段,希望此研究对甲醛生产工艺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   项目概况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合物、未完全燃烧的烃类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等,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CO、 HC、 NOx转化成无害的 CO2、 H2O及 N2,转化率一般可达 80%以上,从而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目前,汽车排放国家标准 GB14761- 1999, 2001年 1月 1日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特点   使用自主开发的活性氧化铝和稀土氧化物,通过调整催化剂制备工艺参数,使催化剂各组成部分及陶瓷蜂窝基体达到良好匹配。   主要原材料   ( 1)陶瓷…  相似文献   

13.
国外一些技术领先的企业正在研发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日本石川播磨重工业公司(IHI)开发出了从含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废塑料中回收约60%石油化学品的高效循环新工艺。该技术以废PE和PP塑料为原料,利用一种催化剂将其转化成BTX(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物)、氢气以及其他气体。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之一就是乙烯,其关键是用在生产聚乙烯以及乙丙橡胶和聚氯乙烯等方面.乙烯中所合的烃类杂质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聚合质量,微量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会导致乙烯在进行聚合时出现催化剂中毒现象,并降低了对应催化剂活性,在严重时会造成乙烯不聚合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的管式反应器装置代替釜式反应器,将生产7-ADCA和7-ACA的副产物六甲基二硅醚有效地转化成了三甲基氯硅烷。与釜式反应器相比,管式反应器装置省去了搅拌,简化了生产工序,减少了催化剂的损失,增大了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操作简便,催化效率高。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n(六甲基二硅醚)∶n(氯化锌)为1∶0.06、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 h、通氯化氢速度为20 mL/min条件下,三甲基氯硅烷收率高达86.8%。  相似文献   

17.
美国陶氏化工公司和德国南方化工公司日前宣布,它们将在把合成气转化成基础化工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技术改造的需要,进行了提高装置二氧化碳脱除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活性添加剂可提高系统传质效率.系统经过改造,能达到二氧化碳脱除设计能力,满足了高选择性催化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有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电相当于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每降低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493千克。作为肩负节能减排重任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大庆炼化公司视节能为增效的轴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2009年底,该公司能耗减少了5万吨标准煤,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为国家贡献了12.4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相似文献   

20.
巴斯夫公司已经开发出用于Fischer-Tropsch合成的催化剂,这种Fischer-Tropsch合成工艺能够用于工业规模的合成气转化成烃类。巴斯夫公司称,合成气的使用将为该公司在未来拓宽原料来源提供可能,因为合成气可以由石油、天然气和煤获得,也可以由可再生资源获得。巴斯夫公司称,在工业规模上实现该工艺的经济潜力取决于原料成本。如果蒸汽裂解装置所使用的石脑油保持较高价位,这种新工艺将更具有成本竞争力。目前,该项目的开发集中于如何显著提高C2-4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