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普通商品市场不同,经理人市场交易的对象是人力资本的使用权。由于人力资本天然归属个人(周其仁,1996),经理人市场只有在牺牲部分效率、让渡部分信息租金的情况下才能为经理人提供足够的激励。然而,一旦考虑到市场所带来的声誉激励效果,就会发现效率损失将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分析经理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发展,“经理人”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逐步引起人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相应“经理人市场”也有所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经理人市场在转型期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制约我国经理人市场发展的因素,最后针对我国的特定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是指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与声誉机制,而形成的一种内生于企业经营者的自我驱动性激励。目前,在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的研究上,我国理论界对于国企经营者的年薪、奖金、期权、期股等显性激励手段已有较为充分的探讨,而针对激励机制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经理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而实现的隐性激励的系统研究却显相对不足。本文将在概述隐性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经理人市场对我国企业经营者隐性激励的作用现状,并对如何构建合理的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寿险代理人市场上出现了越采越多的短期行为.这些行为侵害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长期利益,阻碍了个人寿险代理制度的顺利运转,成为影响我国个人寿险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究其本质,上述行为均可归结为寿险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个人寿险代理市场上各方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一致以及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文章主要从代理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寿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引入第三方的监督者的声誉激励以期降低寿险代理人和投保人之间逆向选择风险,最终实现对寿险代理人的最优激励. 相似文献
5.
作为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的一种报酬机制,经理人股票期权与传统意义上的期权存在着较大的区别。20世纪70年代,Black-Scholes定价模型的出现为期权的定价和交易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将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应用于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定价,以便精确地计算其真实价值,从而为公司在实施激励计划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分为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两个方面,所谓显性激励是指基于经理业绩的报酬体系的设计,如固定报酬与业绩报酬、股票与股票期权等;而隐性激励则是指经理基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考虑的自我驱动性激励。隐性激励也是经理人市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功能。本文重点针对隐性激励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掠夺性定价问题的理性与否一直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掠夺性定价行为建立KMRW声誉模型进行分析,证明了在通常的双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掠夺性定价对企业自身利益而言完全可能是理性的行为,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该行为达到排挤进入者或者遏制潜在进入、维护市场份额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航空业低价竞争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掠夺性定价可能会导致垄断和低效率,带来社会整体效益的损失。因此就需要市场、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等各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维护公平效率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越来越被国人关注。中国为什么没有规范的经理人市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寸步难行?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光环背后的尴尬(1)薪酬的迷雾。薪酬从未在中国的职场上失去过吸引力,而经营业绩与薪酬的明显背离不能不使大大小小的股东心生余悸。在去年的中国中航油事件里,陈久霖2350万元的年薪所引发的质疑与猜想不绝于耳,而陈久霖却以管理者的薪酬与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快速增长。它要求我国建筑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面向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本文从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开始分析,将国内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建筑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对 相似文献
13.
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核心。然而,关于加强专利保护是否能有效刺激技术创新一直存在争议。技术创新过程涵盖创造性智力劳动,而专利保护的正是人们创造性的才能、活动及其成果。专利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创新,那么,它是否真的影响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程度有多大?本综述结合专利保护、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对该问题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14.
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道德风险行为约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复博弈及信息充分传递的情况下,声誉效应可以成为一种影响行为主体行动选择的激励机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表明,不考虑声誉时,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联盟伙伴间的博弈会陷入囚徒困境,并使得联盟走向解体。但重复博弈时声誉效应会起到积极作用,对联盟中的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产生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媒体监督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扩展法律外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而且为管理学、传播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相互作用研究建立了桥梁。本文先回顾了媒体监督机制的治理效用的相关经验研究,进而通过分析媒体监督的内在作用机理,指出信息挖掘能力、媒体偏度、路径有效性、高管私利与风险偏好这"五因素"共同决定了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经验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的股权激励制度在促进公司价值创造,推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但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美国各方主体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作用等进行反思。美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何在,对处于股权激励改革中的中国,如何使之更适合中国,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Chun-Yu Ho;Dan Li;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24,77(2):675-702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vereign debt market in Prewar China under different governments. During the Beijing Era (1912–26), accompani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necessar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overeign debt market emerged to meet fiscal needs. Surprisingl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power from 1927,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a robust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its expanding size and liquidity. Setting itself apart from its predecessors,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credibility as a borrower in two key ways. Firstly, it demonstrated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debt service by settling previous debts and offering well-structured new ones, even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 Furthermore, the government escrowed fiscal revenue, pledged for debt repayments, to a semi-independent committee of private bankers on behalf of debtholders, enhancing public confidence.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showcased its ability to secure tax revenues for debt repayments. However, starting from 1931/2, the debt market experienced a decline due to the government's compromised ability to pay resulting from external wars and shifting political priorities that weakened its commitment to debt repayments. Empirical evidence confirms the market's responsiveness to regime shifts and policy changes. This paper sheds light on how a nascent autocratic government can successfully borrow from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9.
As Chinese futures market is on track of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its efficiency and related investors' strategy have drawn wid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worldwide.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n empirical study on momentum and contrarian effects in Chinese futures market. It investigates how efficient this market has bee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what investment strategy can be used to obtain significant positive excess return.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weekly and monthly trading data of the major commodity futures listed in three Chinese futures exchanges since January, 1999. By establishing a zero-cost investment trading strategy as testing method, this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contrarian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both weekly frequency (short term) and monthly frequency (long term), and that as the holding period extends, the contrarian effect disappears. It also concludes that the reverse effects in the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origin from three factors: defective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 mean reversion in the contrarian effect, and immaturity of investors' mentality. 相似文献
20.
国有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重点总结了国有上市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大股东控制、缺乏内部制衡与监督等问题;外部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的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健全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了提出相应对策,在内部治理方面,通过减持国有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和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以解决治理问题;外部环境方面建议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信息披露优化资本市场,通过建立经营者的信用和能力档案制度及建立和完善试用期制度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并希望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