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核算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核算的含义界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核算,理论界并没有提出标准化的概念。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的概念,并剖析其内涵和外延。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12):24-26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文章主要采集2006年到2015年的数据,运用UCINET软件分析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多角度研究上。基于此,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传承、开发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等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也有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结合福建省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运用商标战略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索,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其消亡速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西剪纸为例,探讨民间美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过程中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施策略。文章将对山西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固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8):215-217
本文通过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并结合我国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对当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具体制度和理论,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经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等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旅游开发角度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本文主要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入手,阐明了通过旅游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介绍了保护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式,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色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春英 《价值工程》2011,30(24):294-295
媒体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实际上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对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但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由于媒体性质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将会导致公众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分析、评价能力的下降与偏颇、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相关档案已初步建立,但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以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个案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科学完整的建立和有效管理存在的困难,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性作用,在提升保护意识、改进保护措施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不断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世界遗产申报"次序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我国签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宪章》至今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遗产项多达84项,而目前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要求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2项世界遗产,且其中之一为自然遗产,我国诸多的世界遗产在申报时面临次序性问题不断凸显。如何能尽快获取世界遗产身份,谁将有幸成为下一个世界遗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世界遗产申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特点,探求了我国世界遗产成功申报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综合认为世界遗产的申报已经由竞争国际化已经过渡为竞争国内化,获取年度国家世界遗产提名成为世界遗产身份确立的最关键步骤。对下一遗产的诞生进行了预测,以期对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遗产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财富,构建完善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在对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的流行原因加以剖析、对城市遗产保护演化进程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遗产整体性保障体系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强化城市遗产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鸽舞 《价值工程》2012,31(20):312-313
关中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陕西东府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关中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形态与价值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为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途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认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  相似文献   

15.
覃少菊 《价值工程》2014,(12):328-3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红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旅游业开发对策,以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陈肖月 《价值工程》2012,(27):270-272
本文基于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利用方式和文化遗产利用的主要矛盾做以总结,并建议开发者和管理者更多地从公益事业而非商业运作的角度考虑文化遗产的利用,进而提出文化遗产利用的理想模式,同时为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价值工程》2014,(36):295-296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对于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也形成了全新的文化解读。然而,当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和不全面的问题也是值得去研究和关注的。时代发展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既是一种民族性格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同时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审美体现的重要方面,民间舞蹈是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体验和思想精髓的有效概括,这对于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需要从历史发展眼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同时也应辩证地看待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发展与传承问题。本文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方面探究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文物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文物物流急需从自发走向专业,逐步形成一门综合的学科体系,为文物的安全包装、运输、外展、保护、研究等保驾护航。在介绍文物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指出了文物物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发展文物物流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构建文物现代物流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乡村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及独特文化遗产资源是推动其旅游项目发展的直接因素。然而在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种种利益驱动下,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在不清楚认识自身特有遗产资源属性的情况下,盲目追逐其它旅游项目成功经验,以经济利益为先,使得原本就脆弱的乡村遗产资源得到无序利用,超负荷开发。婺源王家洲旅游项目,试图以一种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合理整合当地遗产资源使之形成区域型乡村商旅度假地,平衡乡村旅游活动中经济发展与原生态环境即乡村遗产资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项勇福 《价值工程》2011,30(15):273-274
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既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也是建设现代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加快非物质体育文化保护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体育非物质文化,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