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忠 《邮政研究》2006,22(4):37-37
邮政要实现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只能靠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在邮政企业大力推行理财文化事关邮政的发展大计。笔者认为,研究邮政理财文化应遵循下列原则。1增收节支提效原则邮政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除国家邮政局外,省及以下局都用收支差额表述,即收入减支出减(加)营业外损(益)。要实现更多的收支差额,只能靠增加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益,减少支出和营业外损失。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增收节支展开。2突出成本管理原则在个别邮政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收入指标轻成本管理的倾向。然而成本管理对于提高收支差额的成效更为显著。对…  相似文献   

2.
邮电部门在实行全面经济核算以前,目前企业的收支差额就是企业的利润。影响企业利润高低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经济发达地区,邮电的出口业务量大于进口业务量,收入多,支出相对地少。反之,边远省、区,出口业务少,进口业务多,有的还担负国防通信任务,支出多,收入少,收支差额常常为负数。例如它还受产品价格影响。据测算,1980年函件平均单价为0.078元,属微刊;报刊发行每万份亏损40元,价格低于价值。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对收支差额也有影响。企业按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基金,并把它摊入  相似文献   

3.
江苏邮电通信企业试行全面经济核算工作还刚开始。近两年来,在实行收支差额管理的基础上,我们一面抓改善服务、广开门路、搞活业务、增产增收;一面大力节约,对业务费用支出实行定额管理,按照定额核定费用计划,并取得较好成效。这两年全省通信企业收支系数逐年下降,收支差额逐年增加:1979年为1,148万元、1980年为2,206万元、1981年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我们结合企业实际,本着搞活经营、简便易行、平等竞争的原则,照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试行了收支差额承包经营管理办法,其基本方法是:确定上缴收支差额包干基数,达到包干基数者,除可获得企业平均奖金外,其超额部分还可与企业二八分成(承包单位为二);达不到包干基数者,除不参与企业核奖外,其差额部分由承包单位补赔20%。其分成资金、奖金和补赔款额,随挂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按照一定比例上下浮动。承包期为一年。支出包干费用项目有标准工资、津贴、炊具费、业务用品、业务单册、水电费、清洁卫生费、差旅费、办公费、自行车维修费等。挂钩考核项目有作业总量、计费业务  相似文献   

5.
一、收支差额承包的艰巨性引发对内部公司化核算的探索收支差额指标在我国邮政经济核算史中,不论是作为经营的主要考核指标,还是次要的参考因素,始终存在于各个邮政企业的财务核算之中,它在全网汇总以后等同于全部邮政的利润,起着反映邮政经营成果的作用。近年来邮政连年亏损,为实现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1999年邮政采取利润承包的办法,逐级下达承包指标,当年取得减亏1/2的成绩,今年力度不减,又定下三年收支差额持续增长的目标,整个邮政的神经已绷紧到了极限。收支差额指标与分营前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取代了业务收入指令性计划的地…  相似文献   

6.
邮政自1999年独立运营以来,在财务核算上实行了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邮政三年扭亏目标的顺利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该办法也受到了各方的指摘,认为它是粗放的、简单的,甚至将邮政目前经营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实行了收支差额包干办法。那么邮政实行的收支差额包干办法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邮政的全网核算又将走向何方?邮电分营后邮政实行的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突出了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相对合理地解决了提高业务收入与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关系,是邮政企业实现三年扭亏目标最有效的保障。办法中“基数分成、差额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邮政企业现行全网经济核算办法是1999年制定的《全国邮政通信企业收支差额管理办法》(简称“收支差额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基本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分成,超额全留和一级干线邮运等按量差额补贴。根据该办法,各省邮政当期实现的业务收入全部记入本省收入,不进行二次分配,由国家局根据当年全国邮政发展目标和各省具体情况,核定各省收支差额。  相似文献   

8.
一、成本控制问题的提出建国以来,随着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邮电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也在逐步变化。从解放初期的“金库制”到三年恢复时期的“预算拨款制”,后来又实行“收支差额”管理。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提出来的,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对邮电经济发展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管理,责成企业严格核算收入和支出,产出与投入,切实做到以收抵支、保证盈利。邮电通信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通信生产经营。它虽然不产生新的实物产品,但它为社会提供的通信效能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因此邮电通信企业必须按经济核算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邮电分营后,邮政如何通过降低成本费用实现收支差额最优化作了探讨,并对 如何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控制成本费用,怎样建立企业成本费用责任管理制度等问题进 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全国邮电部门自去年实行收支挂钩、差额包干、超额分成办法后,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果。但是,这种办法也存在很多弊病,如不研究改进,任其自由发展,有可能影响全程全网通信的发展。现仅就个人所见,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建立综合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用以弥补现行财务包干办法的不足。现行的“收支挂钩,差额包干,超额分成”办法,存在着苦乐不均的问题。多数通信企业实现的收支差额,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该企业的经营成果,这也是财务包干办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邮政企业的公司化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客观公正地评价邮政企业绩效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下面试对此议题略作阐述,希望能为邮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邮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当前,邮政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财务指标,二是业务发展指标。围绕这两大体系,从上到下设立了一系列考核指标,如业务收入、收支差额、邮储余额、报刊流转额等,其中心是收支差额。应当…  相似文献   

12.
1.结转。期末结帐时,将某一帐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帐户,叫做“结转”。例如,月终分摊“共同费用”、“综合费用”至各专业;年终将“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转入“收支差额”帐户。另外,余额过帐页,以及年终余额度新帐页也称结转。2.冲转。又叫“转销”。就是将某一帐户的余额转入另一帐户,使帐户余额减少。如月终根据材料消耗,摊“材料价格差异”于相关专业费用中,以减少该帐户余额。又如,将已完工的专项工程成本,即“专项工程支出”转入“专用基金”帐户,同时减少两个帐户的余额。  相似文献   

13.
收支差额指标存在于各个邮政企业的财务核算之中,它在全网汇总以后等同于全网邮政的利润,起着反映邮政经营成果的作用。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成份,如不计全局成本的跨地区揽收、低价竞收、邮票低面值销售、财务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等。因此,探讨和研究邮政全网利润核算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邮政收支差额核算的现状 邮政独立运营后,国家邮政局推出了以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具体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留成、超基数分成和一二级干…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满足竞争需要的新型管理模式”,“依靠创新为邮政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实行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全网经济核算办法创新又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为适应邮政发展需要,应加快建立新的邮政企业全网经济核算办法。(一)我国邮政企业现行的全网经济核算办法是1999年制定的《全国邮政通信企业收支差额管理办法》(简称收支差额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基本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分成,超额全留和一级干线邮运量按差额补贴。根据该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一、要有材料消耗定额。邮电企业建立与建全经济责任制,必须包括二个主要方面:一是通信质量;二是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收支差额、定员定额和材料消耗。前者就是要提高通信效能,后者就是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以邮政通信企业来说,业务支出包括:工资、工资附加费、折旧及提成费、邮件运输费、设备维修费、低值易耗品费、业务费和管理费八个项目。对于业务支出的八个项目,一项一项的落实节支措施是企业全面整顿的主要任务。本文  相似文献   

16.
一、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及特点邮电部今年颁布和施行的通信企业新会计制度,是建国以来变动较大的一次,对制度的结构、核算内容、方法和管理体系等都作了重大修改和改革。如收支差额核算改为利润核算,专业费用核算改为部门成本核算,建立以部门成本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等。这次改革对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会计  相似文献   

17.
崔培德 《中国邮政》2004,(11):32-33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邮政企业作为营利主体,获利无疑是其经营的核心目标。但是,一些邮政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一定的收支差额,却因无力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相反,有些邮政企业可能账面收支差额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能力强,而获得良性循环。这难免给人们带来困惑,也动摇了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心。通过对其深层次因素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这些部是因为账面收支差额与现金流量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8.
邮电分营后,全国邮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收入资金少,支出费用多,又要实现三年扭亏以往的“收支差额计划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财务管理要求。目前,邮政局普遍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即各县局收入资金全额上划,各项费用支出地州局按计划下拨。经调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邮政局大多是收差局,支差局采用的较少。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对于收入资金小的支差局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造成资金的在途流动率较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目前在新疆地州级邮政局下属的县局普遍为支差局,收…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 ,邮政企业财务考核指标 ,实行以业务收入和收支差额两项指标为主。自1999年邮政独立经营后 ,因考核业务收入而出现虚增收入的弊端就凸现出来。所谓“虚增收入”是指一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计划指标 ,指示财务人员在业务收入上弄虚作假 ,掺水分。虚增收入主要来自集邮和出售音像制品等出售商品收入。尤其是集邮业务 ,其虚增收入的伸缩性很大 ,手段也较多。更有甚者 ,几个企业串通一气 ,搞假销售 ,虚列集邮业务收入和集邮成本。这种做法对企业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其一是虚增收入增加了企业税金支出 ,加大了企业亏损。其二 ,虚…  相似文献   

20.
武汉电信局推行经济责任制是在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他们按照湖北邮电管理局制订的新的经济核算体系,建立通信总量指标,核算企业的自有收入和利润,每月都可算出全局3,000多职工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推行经济责任制后,省局给他们下达8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指标后,按“基数利润留成和增加利润留成和收支差额超计划分成”的分配方式,解决企业“利”的问题。局(企业)对省局(国家)的经济责任明确了,企业内部还必须有二级核算、三级核算和企业内的各级经济责任制,才能保证局对省的经济责任的完成。他们制订出的二级核算方案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