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黄鳝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黄鳝喜欢在泥质底层钻洞或在堤岸的孔隙中穴居,在池塘、沟渠、稻田和有机质较多的水底淤泥中都能生长。其适宜的温度为15℃~30℃,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逐渐停食进入冬眠。黄鳝白天常躲在洞里,夜里或早、晚出穴觅食。黄鳝的性情凶猛,喜肉食,常以小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为食,也吃有机碎屑等,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黄鳝之间互相残杀的现象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 一、繁殖习性:泥鳅一般二冬龄后成熟,产卵期4-9月,但以5-7月、水温25℃左右时为最盛。卵圆形,卵径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后卵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二、鳅池建造1、选址: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土质以粘土带少许淤泥最为理想,沙土最  相似文献   

3.
<正>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在池塘、坑塘和稻田中都能养殖。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在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  相似文献   

4.
田藕、泥鳅种养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为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温度20~30℃,是传统的营养保健和食疗珍品,其悠久的种藕历史,一直承载着我县厚重的农耕文化情感与积淀。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15~30℃,最适水温22~27℃;却食性较广而杂,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人们一直被其及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和药用功效所拥戴。一、模式概述藕田养鳅简言之即通过强化田块工程建设,选择将种植莲藕(水生经济作物)适当地套养泥鳅,改依赖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5.
甲鱼是变温动物。所谓变温动物就是说它没有调节自己体温的机能。资料表明,甲鱼体温大致与变动着的生活环境的温度差异约0.5℃-1℃。因而野生鳖、外塘鳖的生活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水温敏感性强。秋天,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代谢强度  相似文献   

6.
<正> 一、池墉养殖 1、池塘条件。选择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池塘面积以150m~2-250m~2为好,池深70cm-100cm,水深40cm-50cm。池塘分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要在池底铺上20cm厚的泥土,土池的池壁须用砖或石块浆砌,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进水口要有过滤设施,以避免野杂鱼混入塘内,一般用聚乙烯网布安装在进水口处,出水口建拦鱼设施。放养前用0.2kg/m~2生石灰清塘消毒,清塘7天后灌注新水,随即施基肥,培育水质。通常在  相似文献   

7.
<正> 小口鲶又叫土鲶、鲇鱼、年鱼、塘虱鱼、塘角鱼、土虱、怀子等,其学名为鲇,为鲇形目鲇科中的一种生长较快,个体较小的经济鱼类。在外形上与大口鲶较相似。在我国的分布较广,其肉质细嫩,刺少肉多,脂肪多,营养价值较高,身体虚弱者、老人、手术后的病人食之对恢复体力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产妇  相似文献   

8.
<正>通常泥鳅都在秋季大批量上市,但此时,其售价并不高,而春节前后上市,售价则能提高20%50%。泥鳅有冬眠的习性,要实现冬天顺利捕捞泥鳅并且不使其患病绝非易事。笔者结合近几年国内养殖泥鳅的经验教训,将池塘养殖泥鳅冬季捕捞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引地下井水,唤醒泥鳅冬眠的泥鳅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只要水温升高到5℃左右,就会立刻醒过来。通常地下水受气温影响很小,常年都保持在13℃左右,所以只要比例合适,即可用地下水唤醒泥鳅。捕捞泥鳅的时候,根据当地地下水的温度,将1/350%。泥鳅有冬眠的习性,要实现冬天顺利捕捞泥鳅并且不使其患病绝非易事。笔者结合近几年国内养殖泥鳅的经验教训,将池塘养殖泥鳅冬季捕捞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引地下井水,唤醒泥鳅冬眠的泥鳅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只要水温升高到5℃左右,就会立刻醒过来。通常地下水受气温影响很小,常年都保持在13℃左右,所以只要比例合适,即可用地下水唤醒泥鳅。捕捞泥鳅的时候,根据当地地下水的温度,将1/31/2的池水换成井水,使养殖池的水温升高到5℃以上,泥鳅就会醒来并浮出水面唤气,此时即可打捞。  相似文献   

9.
<正>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喜温、喜湿、畏光、昼伏夜出、食性庞杂,是生物界最不怕脏的动物之一。 1、蚯蚓适合生活在温度为6℃—30℃的土壤中,低于5℃时进入休眠状态,-5℃以下就会死亡,最高致死温度略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赤子爱胜蚓为35℃,异唇蚓为36℃),适宜繁殖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但孵化率相应降低。 2、蚯蚓喜欢潮湿环境,湿度在20%—80%之间都能生活。因蚯蚓靠皮肤吸收溶于水中的氧气,所以保持湿润的土壤环境至关重要,若处于干燥环境几个小时就会死亡,若置于阳光直射  相似文献   

10.
<正>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养殖泥鳅的苗种,均是由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泥鳅苗种的问题,本文将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致富之友》2004,(11):21-21
一、适时捕捞 秋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相似文献   

12.
<正>我市近几年来开始进行池塘、稻田、网箱养殖泥鳅,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网箱养殖效果明显,经济效益高。现将网箱养殖泥鳅技术总结如下:一、水域条件以池塘、沟渠为宜,要求水深不超过2米,水位稳定,淤泥不超过30厘米,水质好,无污染。最好与农田用水分开。  相似文献   

13.
泥鳅成鱼人工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是现代养殖业中的常见品种。现将泥鳅成鱼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池塘条件养殖泥鳅的池塘最好选择在水源足、地势高、温暖、通风、向阳的地方,土壤以中性或弱酸性的腐殖壤土为佳,因为在腐殖底质的池中成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肉嫩肥、味鲜美。若是沙质底池中养殖的泥鳅,体色发黑、骨硬、味道欠佳。沙质土底质池塘养泥鳅,我们可在放养前  相似文献   

15.
稻田套养泥鳅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中套养的泥鳅不仅可以利用稻田里的天然饵料,减少成本,而且能翻松土质促进肥料分解,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稻田产量和稻米质量。又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简单,是初养者的一个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掀起了泥鳅的养殖热,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泥的习性,所以给许多养殖者带来了诸多捕捞上的困难,这样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捕捞泥鳅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笼捕 捕泥鳅较为有效的方法是用须笼或和黄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性豫选黄河鲤鱼体呈梭形,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较白。臀鳍、尾鳍桔黄色。体重常见的有0.5-2.5千克。2、生活习性豫选黄河鲤鱼为底层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5-32℃,高于32℃或低于15℃生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城乡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人工饲养泥鳅投资少,产量高,效益显著。1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供电正常。  相似文献   

19.
每年9月,泥鳅进入养殖的后期,这个时期水肿病比较严重,并且同时伴随着肝胆病也比较严重,特别是青鳅,发病情况更普遍。水肿病的症状:病鳅表现为全身浮肿,头、尾部较身体细很多,体表有大量粘液,体色淡黄色,鳞片竖起,鳞囊内有大量组织液,用镊子夹泥鳅,组织液会喷射出来;常伴有体表出血症状,体表多为出血斑;解剖发现体腔内有积水,肝胆病变,多有肠炎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