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以来,不少地方的旧货交易非常活跃。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这就是旧货的保修问题。消费者协会认为,对“旧货”是否保修,目前尚无相应的法规,因此不予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服疵的除外。”这里所说的服疵指其商品质量或者服务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也包括不能提供相应的保修凭证。消费者从旧货市场购得的商品大多已经过了三包期限,或者没有过期…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消保委9月13日发布今年第14号消费警示,“终身保修”这一承诺本身就不科学,提醒消费者要当心一些企业打着“终身保修”的幌子来愚弄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工商机关或者消协组织在受理消费者申投诉过程中,遇到超过“三包”期限的商品质量申投诉,往往以销售者对于超过“三包”期限的商品不负有保修责任为由,告知消费者应当自费修理。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买家电时,企业作出了终身免费保修承诺,真等到维修时却收到了更换零部件及维修人工费用的清单,企业解释说因为保修并非包修。生活中因“包”与“保”一字之差引起的纠纷时常发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负责更换或者退货。这里“包修”和“保修”显然内涵不同。“包修”的含义是在包修期内无须消费者支付任何费用的维修。在“三包”期内,一定是包修。对于“保修”,从法律角  相似文献   

5.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果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它的“三包”保修责任有哪些?是我们每个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家建设部在出台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专门对商品房的保修作出明确的规定:开发商必须承担商品房质量保修责任。建设部还明文规定,开发商在交付商品房时,必须同时向商品房使用者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因为这是商品房质量的有效保障。根据《建筑质量管理办法》,在正常情况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  相似文献   

6.
时下,消费者在逛商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季商品热销的场面。一些名牌服装4~6折,更有甚者打到了3~4折。反季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购物只注重价格,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的消费者看见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把商家的“库存”变为自家的“箱底”。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部分商家常以“打折反季商品不退不换”为借口,不提供信誉卡、发票等购物凭证;更有一些商家利用反季销售,倾销“问题”商品。而消费者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不会马上使用,只能等到适合季节再用,有的商品在消费…  相似文献   

7.
时下“售后服务”的口号在商界喊得很响。然而一些商家在一味强调售后服务时,却忽视了售前保质,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麻烦。朋友喜迁新居,头等大事是去市场选购家具。店老板又介绍又推销,谈好价格,最后给了一张“保修卡”,崭新的家具便被拉回了家。谁知时间不长,家具便开裂、变形。电话一通,厂家派人到家“保修”一番。随后又发现螺丝松了,柜门、抽屉也坏了,于是厂家又“保修”到家。不到1年保修次数,但家具依然问题多多。朋友说,他真的不愿再“保修”了。另一位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不久前,他想购买一台电脑和打印机,因为考虑…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购买家用电器时,随机都带一份“保修卡”,是生产厂家、经销企业用于为消费者保修电器的记录卡。主要记录保修时间、次数、修理部位、机件等,是对消费者的负责卡。也是消费者要求商品质量力求“三包”的依据卡。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类商品和服务领域将成消费者维权重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介绍,5类商品领域为: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商品房及相关建材、装修行业;汽车及相关服务;农业生产资料。5类服务领域包括:电信服务;保险及其他金融服务;旅游;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教育及相关中介服务。200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开展“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年主题活动,并计划通过活动切实解决一些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使消费者的弱势地位逐步得到改善,真正实现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零风险”,商品售后服务将诚…  相似文献   

10.
假冒商品一直为全社会深恶痛绝。它不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国民经济秩序,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人食终害己”,造假企业也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打击假冒商品,使得直接假借名牌商品、企业的旗号招摇撞骗的违法行为有所收敛;但是,一些企业却另寻“出路”,以极其相似的名称或包装等冒充知名商品,欺骗消费者。其实,这种行为仍然是假冒。根据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  相似文献   

11.
在网上商品质量是不是有保证?商品不合适能不能退换?坏掉了能不能保修……售后问题一直都是消费者网购商品时最关心的话题。电商与实体零售店最大差别是消费者购买前无法亲眼看到实物,所以,要让消费者放心大胆地在线上购买商品,解决"后顾之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张昆 《中外管理》2008,(4):78-79
消费者走在商品柜台前,听到“您想买点儿什么?”与听到“您想试一下什么?”的感觉肯定不一样。而今后消费者听到后者的几率将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体验式终端”为消费者专门“试一下”而服务。已经有一些企业,如:宜家家居、诺基亚手机、长虹电器等,在布局2008年的营销工作时,把“体验”作为一个重要台词,甚至各地的机场目前都在加快速度开辟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毛为民反映:去年年底,他在某大商厦购买一台彩电,孰料,仅过了两个多月,就出现了无图像、无声音等故障.他将机器送到维修部修理时得知,他随机所带的“三包凭证”是“保修卡”,而非“包修卡”.“包修”是经营者承担全部修理责任及费用,而“保修”只担保在规定期内免费修理,至于能不能修好则不在“保修”责任之内,更不用说退换.结果,就因为“包修”、“保修”的一字之差,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对此,毛为民表示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都晓得一个道理:凡是人间产品.都会遇到“保质期”、“保鲜期”或“保存期”,根本没有千年不坏、万年不倒的东西。说老实话,当今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这个“期”,那个“期”的,有时不免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想和大家聊一些有关“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1.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一些商家为谋取暴利,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某消费者在一个服装展销会上购买了一件“华伦天奴”牌服装,后来发现这件服装既无生产厂家名称、也无生产地址,属于假冒产品。据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服装展销会上销售的服装、鞋帽等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和假冒产品。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各类展销会上购买商品,应加倍留心商品质量。2.广告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广告具有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所以虚假广告极易误导消费者。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去…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张大妈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600元的榨汁机,由于没有读懂使用说明书,便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致使榨汁机损坏。因为尚未超出超市承诺的保修期,张大妈想找超市退货或更换,她能如愿吗?答案是“不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3条规定:“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消费者有正确使用商品的义务。消费者应当按照说明书安装、使用和维护商品,否则因使用不当而损坏商品或招致人身危害的,责任自负。因使用不当造成商品损坏该由谁负责@高永红  相似文献   

17.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黄锦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从中牟利。《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和广西电视台多次在“焦点访谈”及“八桂质量行”栏目中作过多次报道。然而,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群...  相似文献   

18.
质量盘点     
《上海质量》2007,(11):73-74
新闻:国际消费者协会评出年度“最差商品” 11月1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国际消费者协会第18次世界大会10月2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与会。期间,该协会评出了2007年度四大最差商品,  相似文献   

19.
许多消费者都知道经营者对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应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包修理.包更换、包退货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往往利用消费者法律知识的欠缺进行误导。规避自己应当承担的“三包”责任,一些消费者也因维权意识的淡薄而相信了商家的说法。从而无法真正享受到“三包”的权利。本栏目为消费者刊登一些不法经营者在这方面惯用的伎俩,帮助消费者走出认识误区,维护好法律赋予的“三包”权。  相似文献   

20.
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营销人员总是企图能够借助一些方法,让原本雷同的商品显示出“羊群里跑骆驼”的效果,以差异化形态展现在顾客眼前。无疑,个性化的包装会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消费者留意、停顿、观察、赞赏并最终产生购买行为。“人靠衣裳马靠鞍”,作为商品的衣裳,彰显个性的包装设计是商品的无声推销员。在一家经营15000个产品项目的普通超级市场里,一般消费者大约每分钟浏览300件产品,也就是说,品牌包装相当于做了5秒钟的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