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率 《浙商》2010,(9):99-99
经济学家郎成平以批评起家成名。德隆案、对阵格林柯尔的“郎顾之争”、炮轰MBO(即“管理层收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一路走来经常注意到他的言论的人,应大致能够总结出郎咸平的态度与立场。这一次,同样的,在20104月9日,浙商财富快车温州站上,用酒杯喝着感冒冲剂的郎咸平,仍然声如洪钟地作了自己的警世危言。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后危机时代”、谈论“回暖”的时候,郎咸平却表达了“逆潮流而动”的特立独行:“我们的经济领先世界回暖——全世界只有中国回暖,这怎么可能呢,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0,(24):18-18
郎咸平无疑是当今国内最红的“学术明星”。 本刊在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连续举办了5场郎咸平的讲座,场场爆满。无论是官员、企业家,还是其他听众,都竞相与郎咸平合影。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遇到郎咸平教授是在2003年8月长江商学院EMBA秋季班的开学典礼上。当时,作为长江商学院教授代表的郎咸平正在等待不久之后的上台发言,结果被我这个捣乱的记者“一把抓住”。 这位海外华人学者在大陆经济界早已如雷贯耳。这一方面来自对德隆系和“仰融案”的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出了名的“郎监管”。他是我所  相似文献   

4.
司徒微微 《浙商》2010,(23):105-105
“汇率大战即将开始,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制造业将面临全面的危机。”11月5日,郎咸平在“BMW5系·《浙商》财富论坛”(宁波站)发出这样的警告。  相似文献   

5.
陈率 《浙商》2010,(9):100-100
4月9日的西溪诚园·浙商财富快车(温州站)开始之前,有人跟我说:“我是不太喜欢郎成平的,他现在比左派还左派,比愤青迅喷青了。”我的同事郎赢曼,小郎.活动的主持人,我们都碗凄他.回去查一下家谱,是不是跟老郎,郎成平还能沾亲带故,小郎则说他一定要人帮他跟郎成平合个影;  相似文献   

6.
王力飞 《新财富》2003,(4):16-16
最近部分媒体在追踪郎咸平的新去向。此前,多家大学及商学院都向郎咸平抛出“绣球”,最后以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合聘定案。香港中文大学对于合聘仅限于“大师级”的人物,例如此前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数学系泰斗丘成桐。  相似文献   

7.
郎咸平 《商界名家》2005,(11):47-50
今年初,一则爆炸性新闻在业界传开:四川长虹(600839)2004年度亏损37亿元,在业界坚挺了多年的长虹神话就此破灭。这是老将倪润峰离职后长虹爆出的最大的新闻了,伴随而至的各种猜测也不一而足。以“郎监管”著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对长虹这些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图揭开其巨亏的真正原因。此文为作者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观点,欢迎当事方争鸣。  相似文献   

8.
金琳 《国际市场》2005,(12):8-12
郎咸平,向以铁齿铜牙解剖批评企业毫不留情著称。日前他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于韩国三星的欣赏。郎成平欣赏的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吕萍 《大经贸》2005,(2):78-81
2004年8月在上海炮轰格林柯尔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成为2004年度国内最富争议和最吸引眼球的经济学家。他在近期举行的“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上进行的“信托责任与企业文化”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反响。特在此实录郎咸平的现场演讲,以飨读者(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制造业大国,这次的制造业危机败在定价权之战,二次探底还将淘汰一批制造业企业。”郎咸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持悲观论。  相似文献   

11.
郎咸平变了     
彭雅青 《商界名家》2004,(11):38-42
一场标榜“学术自由”的讨论为什么深深打上了道德批斗、人身攻击的烙印?一个为“学术尊严”而战的财务教授为什么更热衷于对“国退民进”全面叫停?一个曾为仰融代言的“独立第三方”为什么迅速演变成“令人发抖”的“民企杀手”?  相似文献   

12.
《商界》2005,(1):i011-i011
2004年12月11日,郎咸平为国企改革开出了一剂药方——“新法治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2005,(3):53-53
在2004年12月5日结束的为期三天的中国 企业国际论坛上,经济学家郎咸平直指保险资金 入市后果不堪设想。 郎咸平批评,由于整个社会信托责任缺失, 没有有力的法制监管,中国的股市场与1929年 前的美国极为相似:"机构操纵、大量内幕交易" 但1930年美国推出《证券法》和《交易法》,其 严格的证券监控制度至今仍保护着美国的中小 股民。  相似文献   

14.
谷鸣 《商界名家》2003,(11):22-25
郎成平,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讲座教授,一个“在公司治理方面是世界级的专家”。他不仅因为把“在亚洲极少见的、采用大量案例剖析企业融资财务课题”的方法带到北大讲课,从而在内地学界声名鹊起,更凭着对内地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独特见解在内地企业界一炮走红,以“郎监管”形象让公众深刻难忘。可这位语出惊人、敢说真话的“郎监管”却似乎并不讨人喜欢。“郎教授喜欢胡说八道,一张乌鸦嘴!”许多老板这样评价他。“哎唷,郎成平这个人这样子说话,这样说上市公司侵犯小股东权益,得罪人哦,人家公司老板听见了,会不会找人锤他一顿的哦。”一位慕名参加郎成平案例教学讲座的香港小投资者也这样私语……那么,郎教授又如何看待这些于他很是情绪化的评价?他如此以真言直面现实究竟意欲何为?2003年国庆节前夕,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里,这位勤奋且热情澎湃的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底郎咸平与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在演讲会上的舌战,曾经被视作国内科技企业高层代表对于郎咸平长期批判的反击。当我们本以为郎咸平在2006年初会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撰写的一本《科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与玩具产业有不同的规律 郎咸平先生的“6+1”理论对于中国很多传统产业(包括玩具业)是适用的。按照他的理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产业链战争”,即从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分工的错误铸成了我们玩具产业的低利率;因此中国不能只做“加工制造”一个环节,而应当覆盖整个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华商》2011,(7):70-70
6月29日,600多名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齐聚常德柳叶湖畔,聆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关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演讲,这是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第八届企业家论坛暨“武陵上酱大讲坛”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18.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获得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郎教授曾经任教于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的首席讲座教授。郎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公司治理和企业战略专家,其学术论文不但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而且郎教授也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郎教授2001年进入内地以来,其观点震撼中国大地,而他所分析的企业案例包括名噪一时的德隆和格林科尔深受业界重视,不但具有诊断性,同时更有预见性。他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家知名的商学院,还曾担任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络聊天空中出现了很多“多情郎”,尽管这些“多情郎”危害不大,但常常骚扰不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多情郎”的手法,希望对女性网民起到一些预防作用。坏孩子型他们会在深夜出现(这一点符合饿狼特性)然后找上你,开场白往往是:hai,美女!你的口红很漂亮(睁着眼说瞎话)。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女性嗤之以鼻。但是容意吸引有些喜欢刺激的女孩。只要你一接口,他就会告诉你,他刚打完架或者和别人来了一场生死飙车比赛(实际情况是,他看完了一部恐怖片,吓得睡不着觉)。过程是如此惊险但他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