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红  陆新文 《时代经贸》2008,6(19):33-34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半公共产品,由于我国国情和助学贷款的本身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施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将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银行面临的哪几种主要风险,并且对于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靖  罗健 《经济师》2007,(2):105-106
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具体操作的贷款、还款和风险防范的机制,大学生的个人信用体系有待建立。国家还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银行、高校和贫困生三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博弈论思想分析了银行与学校,银行与大学生的最优策略,论证了学校在控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中的关键性,分析了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大小,主要涉及大学生违约成本C1、大学生违约失败被罚成本C3、银行索贷成本C2等,由此给予控制违约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2004年,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大了改革,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负担;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对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通过将高校纳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效果虽然有了一定改观,但是还款违约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从现状和原因出发,结合国外的有关成功经验,多角度分析了风险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爱华 《经济论坛》2004,(13):93-94
中国人民银行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发文,以全国8个城市为试点,以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并于2000年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然而,根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统计,迄今为止,在申请贷款的学生中,仅有不足10%的学生获得贷款;申请获准率较高的北京等地,获得贷款的学生也仅占申请贷款学生数量的30%左右。为什么助学贷款发放比例这么低?为什么看似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一项好措施实行起来这么难?应如何规范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管理?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个新的个人消费贷款品种,自从2000年起在我国全面推开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它确保了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对于创建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格局,缓解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的规模也因此逐年扩大,贷款的受理、审批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也在日益完善。由于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7.
方慈 《经济论坛》2002,(5):38-38,52
自2000年9月,河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截止2001年9月,高校累计申请贷款19522人,已签订贷款合同2235人,签订合同人数占申请贷款人数的11.45%;累计申请贷款金额11890.5万元,已签订贷款合同金额1264万元,已签订合同金额占申贷金额的10.63%,累计发放贷款金额的370.7万元,发放贷款金额占申贷金额的3.1%,由此可见,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中实际有95%以上没有得贡款,经济困难学生多与贷款资金发放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是该项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利用相关数据,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是影响违约率的主要因素,而收入增加,则收入负债比增加,违约率就会降低。当收入不变时,要提高收入负债比,则需减少负债,即降低利率和延长还款期限,最终提出差别利率和延长还款年限是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在北京等8个城市开展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期间,国家通过贷款范围、风险补偿机制、贷款助偿机制等方面的调整,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本文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贷款的比较,找寻两者的异同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桂丽 《经济师》2005,(1):98-99
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贷款的发放与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文章客观分析了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调整: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我国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比上年增长37.9%,2001年又招生250万以上,增长13.3%,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290万人,比上年增长16.0%,比1999年增长81.3%。因此,国家助学贷款问题是摆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提出 其一是我国连续3年扩招,使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了2.4倍,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也由1998年的341万,增加到2001年的712万,成为扩招前的2.1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大学生借贷双方心理的系统分析 ,揭示了制约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实施的五年中,弊端日益显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国家、银行、学校、借款人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制度,发行助学贷款彩票或教育彩票为其筹集建立担保基金,同时可通过在借款人的生源地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改变担保方式等方法来降低银行风险,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眸已经过去的2004年,这一年,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遭遇了最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大面积停贷,如果不是国家紧急调整助学贷款政策,真不知中国高校的贫困生们如何生存。在讨论国家助学贷款生存现状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美国实施此种贷款比我们早,  相似文献   

15.
李克明 《技术经济》2006,25(10):111-114
国家助学贷款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实施六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陷入供求两难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内在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高等院校学生实行的助学贷款制度,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高等教育转型,帮助经济困难优秀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就《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完善意见》)作一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区域总量不足、贷款覆盖面过窄、区域不平衡等.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区域性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影响助学贷款发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段全英  冯汐  闫慧 《经济视角》2011,(12):102-104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区域总量不足、贷款覆盖面过窄、区域不平衡等。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区域性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影响助学贷款发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燕生 《当代经济》2006,(18):72-73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资助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该政策的意义及可行性,指出了助学贷款新机制中有别于以前助学贷款机制的几点变化,揭示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政策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助学贷款风险各方承担的担保机制、加大大学生违约的惩处力度和积极拓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