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方各国关于利率平滑的研究在理论成果上十分丰富,这些理论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践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本文旨在对利率平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西方各国特别是美联储利率平滑操作的实践,从而提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意识的前瞻性等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瑞典学派宏观经济动态理论为基础,详述了魏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并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相关事实,特别用累积过程理论解释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通缩现象,并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刺激政策进行了论述。针对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线,说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特点,并简要论述了银行信贷是造成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最后说明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累积过程理论为基础,货币政策采取利率随价格水平同向调整的操作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可以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一个稳定的价格环境,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平稳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义矩估计法(GMM)考察现行双轨制的利率体系下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结合我国的经济数据及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利率平滑特征及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管制利率及市场利率两种体系下的泰勒规则进行检验,结论显示存款利率并未根据通胀及产出的变动加以调整,而市场利率及管制较为放松的贷款利率对产出、通胀以及货币供给均能作出反应,对产出及货币供给的反应显著,但是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即依据预期通胀、预期产出及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估计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尚不具备稳定性,当前不宜将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率平滑:基于学习机制和美联储实践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引入学习机制,在不确定性视角下剖析了利率平滑的作用原理。认为具有学习机制的利率平滑有助于公众和央行以较低成本获取充分信息从而形成合理预期;同时,对美联储利率平滑操作实践的分析表明,利率平滑并非绝对最优,也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因此,我国央行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利率平滑,且须注重学习才能提高政策操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信号,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对经济主体利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经济主体在"存、贷利率管制"情形下福利状况后,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层面的大样本数据,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后,企业能更好地平滑融资成本冲击,实现福利增进。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在利率市场化后,受益于居民消费的跨期平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真实利率进而有效地调控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在居民、企业、中央银行三部门同时实现福利效用最大化的约束前提下,利率市场化能有效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消除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价格之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经H-P滤波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进行动态度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我们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等变量刻画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并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在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在经济扩张时期,无论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信贷规模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对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经济波动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即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时,地方政府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拓展了线性理性预期模型,将通胀惯性引入菲利普斯曲线,构建了非线性的逻辑平滑转换回归模型,通过对货币政策的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估计结果的比较,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以预期通胀率作为转移变量的非线性特征非常明显,转移变量的阈值和转移速度的变化更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操作事实,同时货币政策中有明显的利率惯性和平滑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货币操作框架正由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转变为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将采用利率走廊系统的操作模式。实施利率走廊模式有利于降低利率的波动性,培育出政策利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幅度以及操作成本,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内涵与作用机理,借鉴利率走廊构建的国际经验,充分认识利率走廊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经H-P滤波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进行动态度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我们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等变量刻画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并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在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在经济扩张时期,无论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信贷规模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对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经济波动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即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时,地方政府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有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两种操作规范。本文先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性成分和相机抉择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再利用Cholesky方差分解方法,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以相机抉择性成分为主。最后,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动态模拟,发现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大大减小我国开放经济下真实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因此,本文建议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尽快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型。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与经济》2020,(2):13-13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与防控,2.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波动研究,3.货币政策调控转型中的利率并轨研究,4.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问题研究,5.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研究,6.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研究,7.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研究,8.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研究,9.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10.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及风险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高于该值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研究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波动幅度、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率所在范围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高于该值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更小。研究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波动幅度、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率所在范围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4.
李力  王博  刘潇潇  郝大鹏 《金融研究》2016,435(9):18-32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实证检验1994-2015年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对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冲击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跨境资本流动以缓解国内经济波动,并且纳入短期资本流动后的利率规则能更好地拟合我国利率操作的历史轨迹。进一步建立MS-VAR模型表明:我国跨境短期资本的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高低两个区制,不同区制下对于本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在高流动性状态下,短期资本外流对于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本文结果表明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央行在利率操作中,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渐进和小幅调整的特点,即西方学者所称的“利率平滑(Interest Rate Smoothing)”。作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利率平滑以同一方向上连续微幅调整市场基准利率,而逆向变化频率低、间隔时间长为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李雅丽 《新金融》2015,(5):28-32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价格型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是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基础,其中,政策利率是调控的核心,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政策利率来影响短期市场利率,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一步影响中长期利率及更广泛的金融指标,从而影响总需求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政策利率下降,推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促进并巩固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本文运用两区制阈值模型,分析政策利率对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政策利率对贷款投放存在阈值,且在不同区域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差异,加大财政金融联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阈值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王自力 《银行家》2004,(8):18-19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通胀压力的加大,利率何时上调及其上调幅度牵扯着市场各方的神经。 理论上讲,由于利率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社会总投资有着重要影响,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因利率上升而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那些投资收益较低的投资者退出投资领域,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相反,利率下降则意味着投资成本降低,从而刺激投资,使社会总投资增加。因此,无论国内外,在经济进入衰退时期后,减息便成为一种趋势;而当经济重新步入新一轮成长期,为避免投资过热,加息又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走向。具体到我国此轮经济增长来说,未来三、四年,加息也肯定会成为我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利率走廊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货币政策实施框架,也是许多国际货币政策转型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回顾了加拿大、欧洲央行和美国等国家利率走廊的实践经验,发现利率走廊和公开市场操作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中央银行通过结合利率走廊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更好地调控市场利率。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适合成为我国利率走廊的操作对象;央行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利率走廊的上、下限。模拟分析发现,我国利率走廊仍然存在宽度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央行控制市场利率的波动。文章最后提出,我国目前适合建立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利率走廊为辅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给出了我国利率走廊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雅鸽 《中国外资》2022,(10):76-78
实证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理财和互联网理财的利率定价具有短期调节和长期引导作用,表明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平滑操作可以对两类影子银行预期进行有效干预。两类影子银行之间存在利率的联动关系,随着互联网理财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对银行理财的“鲶鱼效应”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