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信息化的发展需要IT教育的支撑,需要培养各种层次的IT人才.可持续的IT教育,可以为信息化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化水平全面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这表明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调整列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正确处理信息化与老工业基地的关系,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是实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轨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和实现东北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道路上,要从十方面重点推进:第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在振兴东北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乃至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地位与命运。利用电子商务,推进全球比较采购、全球销售和售后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手段.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融资的现状,资产证券化对于改善银行资本结构,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和缓解企业过度负债的压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安全的问题.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搞好信息化推进是近年来加速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结合我区企业的具体情况,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将其建设落在实处,力争走出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企业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挑战,坚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信息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发源地 ,其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信息化的发展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信息化改造成为美国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信息产业成为美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为了快速提高我国经济的信息化水平 ,我们必须借鉴美国信息化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胡学兵 《中国经贸》2014,(12):257-257
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结构转型的推进,带来了工业型企业经营的巨大机遇,并伴随着一定的发展风险,作为工业企业运转的核心要素,财务管理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身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工业企业完成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本文全面阐释了困扰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并提出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的相关举措,以推进我国工业企业适应时代的要求,走上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宋淼 《北方经济》2006,(10):23-25
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加快调整和改造,是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各种优势,并使之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产业政策的诞生、演进、转型、创新和发展受政府职能转变、国际规则对接、时代发展变化、企业需求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这些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要求产业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升级。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政策制定正在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全球现象,国际产业竞争正在从产品竞争升级到产业链群之间的竞争,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产业链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主战场。我国在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创新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实施产业链政策,增强产业政策制定的“链式思维”和系统思维,尽快制定更具系统性和更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政策方案,“强基、韧链、优企、提效”,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安全稳定、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企业若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资源,进而帮助企业开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步。企业网络中的成员随着企业网络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加强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企业各方面的创新。从现实出发构建了企业的网络关系强度、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以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呈正相关,与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的关系也是正向的;组织学习能力在企业网络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扮演着不完全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中 ,仅仅拥有较多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优势显然还难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 ,人力资本的优势将成为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提高人力资本经营水平 ,才能获取人力资本优势 ,以确保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企业国际化水平或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正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之间有着共同的内涵和相互促进作用,但在先后次序、主体构成、风险和绩效等方面也有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我国中小企业要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实行积极的外向国际化战略。因此,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制定自己独特的外向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中心镇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聚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产业聚集是近年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根据产业聚集与中心镇建设及发展的关系,探讨产业聚集对中心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中心镇的发展有赖于产业聚集,区域的发展实质上是产业聚集发展。在中心镇区域产业聚集中,要介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因地制宜,培育有特色的产业群,发挥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主体作用,注意提高产业聚集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制造业在全球化趋势下,进行战略性重组.经济运行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迫切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未来世界制造中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在整体规划、服务标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制造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的品牌发展策略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江  焦波 《特区经济》2006,(9):260-261
我国企业应当迈入“优质优价”的品牌发展之路,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规模、资金、技术的弱势,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受到各种竞争压力的影响制约,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应对竞争压力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企业品牌发展的竞争压力,并就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策略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晓  王婷 《科技和产业》2013,(12):103-105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作为一种重要工程技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利器;工业工程意识作为工业工程方法论的灵魂,是打造卓越生产力的精神食粮。本文通过介绍工业工程意识,构建工业工程意识与企业潜能及其竞争力的关系模型,探讨其对挖掘企业潜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对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growing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struc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consump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requir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activity in the Arctic zon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it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he paper has consider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industrial service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participation of small innovative businesses in industrial outsourcing can promote the introduction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pment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