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颖 《江南论坛》2013,(4):27-29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这对于近13亿人口中占9亿的农村人口来说,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其中,关于农民居住的问题是最基本问题之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约每年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至城市。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空间的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最终将严重影响到乡村居民——"人"的生活及发展,而且还会反过来阻碍城乡区域的和谐发展和环境优化。因此,对于乡村空间的重构,既要兼顾城市与乡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各放异彩。但随着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3种模式各自的缺点也都暴露了出来,其中温州模式似乎活力更足,于是业界和理论界便呈现一边倒的倾向,认为温州模式会替代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而一枝独秀。从政府机制出发,运用创业环境理论的研究思路,从培养引进经营人才、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社会协调持续发展4个角度,重点分析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发展前景,认为苏南模式将是我国创业发展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和发展一样,苏南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九十年代以前,苏南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苏南模式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半期,苏南再也不囿于此,而是进行了激烈的变革,变革的结果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实践做法。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根主线就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移过程中,城市化正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就是说,苏南已摆脱了过去的传统的乡村经济的老格局,逐步跟城市、大城市、国际经济接轨,已逐步溶入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潮流。与乡村经济相比,苏…  相似文献   

4.
吴榕 《江南论坛》2003,(12):13-14
前不久,苏南农村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召开。一天晚饭后,《江南论坛》的同志来看望我。我作为过去较长期参与领导过农村工作的老同志,谈话间自然问及我对苏南模式的看法。我想这方面文章多多,论点驳杂,不乏高见。我没有什么创见,只是曾参与过一点实践与探索,因此想采取漫忆的办法,信马由缰,把亲历的一些事写下来,以供方家指教和商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后,了解城市化的一般知识,探索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一般规律日益受到关注。这点,对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来说,尤为强烈,这不仅因为苏南的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江浙模式"则是界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模式.而三种模式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村集体经济偏弱,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张小林 《经济地理》1996,16(3):21-26
乡村城市化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演变过程,笔者以苏南为分析单元,总结80年代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探讨90年代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9.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模式”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尤其如此。我们不想评论“模式”的优劣,而只是对“模式”所代表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或许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苏南模式的成因和路径 所谓苏南模式,实际是中国农村工业发展路径的一种类型。工业发展总离不开资本、技术、市场等条件,苏南模式的成因大体也是如此,只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而已。 ──集体经济积累。地球上的富庶之地大多在水一方,苏南更是独得水势之利。在中国大地上,苏南北倚长江,怀抱运河,…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程玉鸿  许学强 《经济地理》2007,27(3):418-422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而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之一。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各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各城市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为城市群制定产业协调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沈正平  翟仁祥 《经济地理》2003,23(6):742-746,755
作为我国沿海地带的一个发达省份,江苏历史上就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文章以统计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江苏境内南北两大板块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态比较,并将苏北与鲁南、江苏南北与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状况作了对照,得出一些重要结论:①20多年来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趋势;②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鲁南,但增长速度相对滞缓;③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比我国东西还要大。同时,文中还就有关现象和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自然、人文和历史等视角进行了剖析;对促进苏南与苏北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认为积极推进苏北大发展,不仅是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伟雄 《经济地理》2002,22(3):335-338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特点: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指出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可借鉴的城乡布局模式,提高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应用采取环形珠链状城市带模式;并对珠三角发展局的三大主环轴线,三小辅环线的九大放射轴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改革开放后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高层次合作的前景和方向在于:基础设施的配合与协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两地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金融业、咨询和信息业的合作;加强澳门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珠江三角洲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玉瑶  张虹鸥 《经济地理》2007,27(5):773-776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大都市均匀度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量化指标,定量化测度了近10多年来该地区空间集聚的程度与动态趋向,进而分析了该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表象与特征。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正处于以集聚为主导的阶段,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性、空间指向性(中心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以及非完全集聚的特征。且珠三角城市群在以集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趋向于均质化。具体表象为以中小城市增长为主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趋向以及大中城市的郊区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区空间分异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是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原有优势日趋弱化的新形势下,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组织在“极化-反极化”的分异运动中呈现新的态势。通过对1990、1995、1999年3个年份珠三角经济区各城市代表性指标的因子特征值的分析,可以明显观察到珠三角经济区正由不平衡向平衡、单极核向多极核的方向演变,经济空间增长呈现二元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耿  许学强 《经济地理》2005,25(5):677-681,70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三地既有的协作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认为制度性障碍、产业结构性缺陷、发展阶段差异和基础设施协调不够是当前影响一体化的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大珠三角经济区”的目标,并从产业体系、制度环境、管治系统和交流网络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提出未来实现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从政府、企业、交通等多个层面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金龙  谢玲玲 《经济地理》2011,31(2):242-246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章喜  徐通 《经济地理》2011,31(11):1822-1827,1839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随着国家城市群战略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为全面评价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运行效率,本文依据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珠三角城市群战略实施的整体效率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结构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珠三角城市群战略的不间断实施,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运行效率与结构运行效率持续有效,且结构运行效率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有效区域不断放大.  相似文献   

20.
大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闫小培  林耿  普军  周锐波 《经济地理》2007,27(6):972-976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统称为大珠江三角洲)利用“前店后厂“的分工协作模式,形成了外向依赖型明显、以轻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生产体系,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近年来,这种生产体系在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却存在着生产效益低下、产业升级乏力、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该生产体系主要由产品生产环节构成,进行着相对简单的生产活动,缺乏产业创新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因此,大珠江三角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调整和完善地区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合作的层次;另外,通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方式的改革,构筑高效的分工合作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