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万科谈起对于企业而言,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历来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话题。在现实世界中,既有多元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如美国的GE,也有专业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如芬  相似文献   

2.
宁高宁 《企业文化》2012,(12):83-83
中粮集团的实践。一共是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多元化、专业化的问题,第二个是业务组合的问题,第三个是管理架构的问题。多元化企业是很有前途的,目前学术界基本理论是这样的;在专业化后面最终得出来这样一个理论,比完全专业化好一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很多企业在现在难以步人行列,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不够专业化、过于多元化,导致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专业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突出主业的问题,它的内涵比较丰富。第一、规模经济专业化的另一面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说明了就是:假如有一定数量的资源,用在非常多元的领域中,相对地分散,没有规模经济,单位成本就降不下来。这是最简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关于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之争大有逾演逾烈之势 ,本刊为此曾新辟了《多元化经营》专栏 ,发表过一些文章。但总的来看 ,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争议“谁对谁错”、“谁好谁不好”的层次上 ,其方法仅限于“观点加案例”。实际上 ,中外企业的成长史表明 :无论是专业化 ,还是多元化 ,都有成功的企业 ,也都有失败的企业。也许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争议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 ,而企业成长的真正问题是 :什么样的企业适合专业化?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多元化?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多元化经营能力?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刊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康荣平先生及其合作者柯银斌 ,作为《多元化经营》专栏的主持人 ,从更深的层面 ,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来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康荣平先生自90年代开始 ,以跨国公司和华人企业以及多元化经营为研究领域 ,于1996年出版《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专著 ,发表有关企业研究方面的论文近百篇 ,并担任《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每年一期)常务副主编 ,是企业研究与咨询方面的资深人士。柯银斌先生是康荣平的长期合作者 ,除学术研究外 ,他曾长期身处企业经营的实践之中 ,在企业经营的诸多方面(战略、策划、法律等)拥有实践经验。与康荣平先生共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经营是相对专业化经营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以下对多元化的不同观点为广大企业经营对多元化经营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在企业界影响深远,很多的方法论企业耳熟能详.但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很多的企业实践超出了波特教授的理论范畴.比如说,波特教授谈到的企业多数是专业化发展,而我们的企业很多是多元化发展;波特教授的五力理论里面,没有政府这一要素,政府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对所有企业来说是一个恒量,但是在中国做企业不能离开政府,是变量之一……所以就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论来支持我们自己的实践.在战略这个领域,仁达方略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咨询实践,明确提出了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外界环境下,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企业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是一种战略选择,正如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一样,这两种战略的选择都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手段。那么,企业到底采取专业化发展战略好还是多元化发展战略好呢?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都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所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发展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选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京文 《经济界》2002,(6):11-16
在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中,特别要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多元化或专业化的选择。 一、企业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含义、意义与分类 一般来说,所谓企业专业化经  相似文献   

9.
企业发展以“多元化”战略为好,还是“专业化”战略为重?作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式的评判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济于事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多元化的名声非常响亮,随着1997年金融危机中韩国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纷纷衰落,多元化开始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而恰恰在此时,我国的不少企业也因多元化发展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了: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公司涉足的电脑业、房地产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中国企业比较热衷于多元化,或者说中国企业本身和所处的环境是否存在产生企业多元化偏好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发达市场著名企业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的(通用电气是例外)。专业化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打造长期、特有的竞争力方面,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新兴市场,相当多成功的企业却是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不外就是寻找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最优匹配的路径,从新兴市场和处在新兴市场的企业看,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会形成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偏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既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还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学科体现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确立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企业价值最大化应做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为生存及发展壮大,逐步探索走多元化之路。本文根据多元化理论和能力键理论,通过对辽宁成大的多元化发展之路进行剖析发现:企业在专业化领域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适度的多元化扩张可以有效分散经营风险,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多元化并非无止境,必须把握一定的度,否则会丧失原本专业化经营的业绩优势。研究表明,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的时机选择与能力配备缺一不可。首先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其次才是有限多元化,且在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跨行业投资决策能力以及保证多元化经营的资本运作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因多元化扩张导致自身骼入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13.
余明阳 《经营者》2002,(7):25-26
<正> 第一项修炼企业发展战略的个性化抉择企业在目前这样的产业洗牌当中,特别要明确的是自己该干什么。在这个方面中国有两个问题一直不好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第二个问题是规范化还是个性化。我们有几个警告:专业化是多元化的基础,多元化不是绝对的,专业化是绝  相似文献   

14.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5,(12):68-70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永远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有过切身之痛。其时,多元化几乎是一个潮流,从王石的万科到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都走过多元化的道路,其结果,多是失败和不尽人意。多年以后,在谈及多元化的时候,史玉柱仍然心有余悸:“多元化经营没有几个可以成功的,巨人集团就是典型多元化的失败案例,最后的下场是一塌糊涂。”这并非史玉柱的个人之见。2001年,在段永基发起的泰山研究院一次会议上,与会企业家的共识是:多元化行不通,应该专业化因为“郎顾公案”而在国内名声鹊起的郎成平也一再强调,中国企业不能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区别于十几年前的是,问题还是当年的问题,企业却已不是当年的企业。与十几年前相比,不论市场环境,企业实力还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尽管多元化似乎声名狼藉,事实上这样做的企业并不少。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讨论,似乎应该跳出该不该的问题,而关注于怎样做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华人企业领袖峰会上,GE副总裁陈治、统一执行副总罗智先和杉杉董事长郑永刚关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讨论,或可作为外企、台企和大陆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多角度思考,提供实践性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究竟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一直有争议。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企业经营之道千变万化,多元化专业化各有各的做法:多元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并发挥协同效应;专业化关键在于能否把产品定好位并集中资源打造出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多元化经营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元化的发展,我们体会到有如下一些好处。第一,多元化发展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第二,作为企业集团能够有效的规避一定的风险,使一个企业能够始终保持良性发展的势头;第三,多元化发展能实行优化整合,充分整合内部优势;第四,多元化发展,能抢得更多的发展商机;第五,多元化发展能够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复星集团总裁郭广昌:多元不应该跟专业化对立,多元应该跟集中或者专一化对立。我同时做几个产业是多元,只做一个产业是专一化。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代放:企业发展中对环境的选择。任何一个环境,物种在这里生存,关键在于我们对这个环境的适应,内部怎么去变革我们的基因来适应这个环境。无论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关键还在于我们内部机体怎么适应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有一种多元化风潮。各个企业、公司不管规模大小,自身经营领域的特点及自身素质状况,纷纷要搞多元化。人们常说,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不要将你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全球很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失败,人们似乎认识到专业化战略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公司的主业上,采取专业化战略。他们认为“你只有一双手,提不起十个篮子”。 那么中国现有企业究竟是实行多元化战略还是专业化战略?我个人的观点是企业要根据所处的外界环境特点和自身特点动态的选择不同的战略。具体实施时应该沿着企业的生命周期这条主线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战略发展道路的讨论,目前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化道路,一个是多元化道路。前些年,企业界有一种倾向,即盲目追求大而全,一味地盲目扩张,大搞多元化战略,但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很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结果走了不少弯路。时至今日,企业界又回归到专业化道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到底哪一种好,是人们争论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了企业选择专业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的利与弊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今后企业选择经营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