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整个生态都建设在手环产品基础上的公司来说,手环就是核心,定价的逻辑肯定是不一样的。前些时候,国外智能手环品牌Misfit Shine的CEO来到中国,自豪地告诉媒体们,其手环的用户黏性为50%,是非常高的。而这个数据,让国内手环品牌bong的创始人顾大宇更加自信了。在描述自家智能手环bong时,顾大宇总是毫不吝惜地用上"全  相似文献   

2.
《商业文化》2016,(28):33-35
如果现在是2-3年前,智能手环还是一个科技潮品,不仅极客宅、技术男佩戴,运动达人、时尚男女也喜欢。但现在看来,智能手环只是一款"时效性科技产品",在短暂流行过后,最终回归沉寂。提到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人们最热门的当属VR眼镜这类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环这个曾经的佼佼者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业内一向被视为"谨慎"的苹果在2015年推出Apple watch,但苹果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也并未给智能手环市场带来持续性热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快捷安全的支付方式,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手环因此受到青睐。本文分析了智能手环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支付风险和国家监管措施,提出了对智能手环技术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未来物联网将建立在什么硬件基础上?国内最大众筹平台点名时间的CEO张佑认为,智能手环将是物联网的入口。未来,手环就像身份证一样,成为人们的ID识别设备。不戴手环,物联网的其他设备就无法正常运行,物联网的设备也无法自动化、智能化。为什么物联网入口是手环,而不是人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的手机?张佑认为,手环比手机更贴近人,无感无负担,可以24小时贴身佩戴。假如智能手环必然成为物联网必不可少的一环,谁还敢不戴手环?但“万物联网”不是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创业团队能够办得到的,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5.
营销动向     
<正>智能手环以后可当公交卡使用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握奇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联手推出基于有源射频技术的交通支付手环。除具备传统手环的基本功能外,如来电提醒、智能闹钟、跑步计数、睡眠监测等,与其他手环不同的一点在于,这款手环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基于身体数据获取而生的可穿戴设备已然成为日后研发的重点,因此,基于惯性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原理,完成了一款获取人体手腕运动数据,进而推算穿戴者运动状态和运动数据的智能手环设计,而为特殊群体,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采集、分析途径。此外,手环外观简洁,实用性较高,制造成本低,使用了新兴技术,具有可订制模块,以及具有一定防水性能等优势,可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7.
仿佛一夜之间,可穿戴式设备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小米刚刚高调发布其79元的惊爆价智能手环,紧接着,中兴就推出了一款智能手环。目前,可穿戴设备扎堆上马,但其制造商是否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业》2014,(19):13-13
在智能可穿戴概念流行之前,人体身上的穿戴用品中,哪一种科技含量最高?没错,就是运动鞋。各家体育品牌,在各种篮球鞋、跑鞋中,注入了极高的科技含量。如今,尽管智能运动鞋尚未流行开来,但是许多厂商已经悄然布局。与手环相比,运动鞋内部的传感器和计步装置可以记录到更精准的数据。以耐克公司的智能运动鞋为例,其将配置加速传感器、陀螺仪,如果一些动作可能引起受伤,智能运动鞋将会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智能综合应用于各个领域,“会展+科技”成为一种新型潮流。在智慧展会的概念下,智能化的展会服务尤其重要。展会服务不能仅限于传统人工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更能展现展会的价值。为了适应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国会展业的智慧发展,本文采用模型法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出展位手环,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研究,建立会展大数据库,全力服务参展商,尝试将展会手环投入展会中,对传统的手环进行创新,促进智慧会展平台建立,使展会科技化、智能服务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主要是通过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完成数据交互、云端交互以实现强大功能。目前市面上主要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智能眼镜这三类产品为主。据调查显示,201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零售市场规模为7200万台,同比2014年增长132%,到2016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将达到1.14亿台的规模。小米手环是一款将运动计步与睡眠监测等功能相结合的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信息化车间运行遇到的巡检人员作业强度大和处理问题反应不及时两大问题,利用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多功能手环及手持终端,实现故障隐患信息毫秒级实时接收与实时远程处理;利用单元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协同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和多指标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技术,实现故障解决措施自生成、隐患预警与定制化推送。经试验验证,所设计的智能巡检系统室内定位误差较小,故障智能诊断结果和风险预警结果准确,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周厚栋  李华 《致富时代》2015,(1):205-206
目的:使用三种运动手环测量跑台走跑运动的能量消耗,与间接测热法结果进行比较,对运动手环测量人体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10名男生和11名女生完成4km/h、6.4km/h和8km/h速度的跑台走跑运动。使用pearson相关和配对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华为手环和小米手环低速运动时测得能量消耗值与间接测热法测得值相关性较高(r=0.45~0.67),咕咚手环在三种速度下与间接测热法相关性较小(r=-0.36~0.11),小米手环测量误差低于10%,所有手环低速状态下均高估了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许璐 《广告大观》2013,(11):70-73
随着谷歌、苹果、三星等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可穿戴设备的强劲之风吹向国内,一些公司已将目光瞄准了可穿戴设备的国内空白市场,试图在这场新的智能竞赛中夺得先机。今年六月,百度与咕咚网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款运动健康设备,可记录消耗卡路里、行走距离等等,并能通过与百度云结合,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  相似文献   

14.
张洋 《华商》2014,(23):48-49
刚结束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出现了许多猜想:孩子戴上智能手环,我们就能追踪到位置信息;要去银行取款,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了解排队情况,再根据交通情况选择到哪家银行去;出现急诊,也可以用类似方法知道到哪里可以最快看到医生……无论今天的猜想是否在明天成为现实,移动互联网势不可挡地进入百姓生活,已成不争事实。而“指尖上的商机”也正指引着众商家披挂上阵。  相似文献   

15.
朱萍 《创业家》2014,(10):17-17
正软件已成为信息消费发展的增长引擎,尤其是在软件技术的驱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所孕育的新应用、新服务和新业态,在不断丰富信息消费的内容,并为信息消费提速。智能运动手环、便携血糖仪、3D打印、投影键盘……这是今年第十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上的部分展示产品,体现了当前信息消费的一个特征,就是智能硬件已成为信息产品消费的主  相似文献   

16.
乐心医疗要启动国内销售。”2012年,乐心医疗CEO潘伟潮做出决定,把乐心医疗定位于“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商”,开拓国内市场。如今乐心医疗开发的智能产品有远程血压计、体重体脂秤、身高测量仪、运动手环等,2013年下半年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在国内的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此前,乐心医疗是一家给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业务的工厂。  相似文献   

17.
<正>移动互联网让可穿戴设备拥有的诸多可能性变成现实,康康血压董事长曾明发正是看准了这个趋势。"可穿戴设备有几种潮流,一种是能戴在身上像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一样,具有计步、通讯功能,以娱乐为主;另一种具有一定医学价值,比如血压计、血糖仪、测心电的设备,这种专用设备对健康的价值更大。"康康智能血压计包含一个智能血压计、一个手机app、一个云端平台,还有专家智库。可以随时随地提醒用户关注血压,防  相似文献   

18.
SILICON手环     
<正>SILICON手环也叫硅胶手镯。是一种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的环保型手镯。利元华五金材料厂生产的硅胶手镯,与传统工艺的玉石手镯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它又具有玉石手镯不能相比的神奇和美妙。SILICON手环最大的特点是:雕刻精美、印刷工艺独特、万种图案,千种色彩,无比时  相似文献   

19.
华为对智能手表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华为消费者BG在MWC2015大会上没有发布P8手机,而是发布了三款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Talk Band B2、智能音乐运动耳机Talk Band N1,以及遭到热捧的Hua Wei Watch。由于是预发布,Hua Wei Watch的很多内容并不像B2、N1那样清晰,但笔者通过和华为业内人士的采访和交流,力图勾勒出华为在这个领域的深刻思考。1.华为的B2、N1都将"紧密围绕"着华为手机。这种"围绕"不是简单地通过手机APP来操作和控制这些可穿戴设备,这是很初级的,这种"围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高效发展,智能电网作为供电基础系统,智能电网电能表已经得到同步推广和应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更换了智能电能表,有些农村地区也换上了智能电表。技术的使用解决了传统抄表收费营销模式的弊端。营销系统和智能电能表两套计费系统并存的当下,如何做好规范管理、规避风险,需要电力企业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