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识别老年人健康保障的群体差异是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和对30位老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配偶状况的老年人的健康保障现状及其群体差异。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配偶状况的老年群体在健康保障上呈现明显差异,男性、有偶老人的健康保障程度明显优于女性、丧偶老人。在以"健康中国"为战略导向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改革中,建议政府部门重点关注女性、丧偶老年群体,并依据老年人的健康、性别和配偶状况实行差异化的健康保障措施。同时,建议以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为健康保障体系的改革目标,建立老年人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缓解老年群体健康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新疆新源县哈拉布拉乡和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相关人员深入访谈资料和当地政府社会养老保障相关制度文件和数据,分析了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和制度可得性与可及性,发现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肯定养老保障差异化制度安排的必要性。以期为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策和具体实施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障应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老年人支持体系。"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是养老的三个基本内容。本文利用国内相关的实证材料和研究以及国外相关的理论和经验对我国老年精神保障的三个争议焦点——现阶段需不需要保、保什么和谁来保进行分析和讨论:(1)需要的满足并不只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状况。快速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尤其是家庭结构的变迁削弱了我国传统的老年人精神支持模式。我们应该建立精神保障系统以维护老年人的生存健康和生活质量;(2)老年人是由不同年龄、性别、收入和教育程度等组成的群体,老年人的基本精神需要的界定需建立在社会福利的视角下——适度的、具备一定条件的需要,且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相适应;(3)结合对福利多元各极在我国老年人精神支持中的作用和现状的分析,我们现阶段应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老年精神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呈现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我国高度重视人口高龄化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老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按照《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据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中国养老服务的财税政策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财税政策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趋势仍处于上升阶段。从规模和比重上来说,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所以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和农村养老机构及医疗保障两大方面来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目前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针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初步提出了关于健全职工权益法律制度保障的建议。本文的分析内容给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拥有全国约70%以上的老年人口,农村是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主战场。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影响是一项涉及面广、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对于养老保障体系很不健全、主要依靠家庭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农村而言尤其如此。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影响,探讨其今后建设的重点与方向,最终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的8355个家庭数据,在控制家庭人口特征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分别从家庭消费水平和家庭消费结构两方面考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养老保障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养老负担会使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明显下降,但是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会显著提高;参加养老保障会显著提高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尤其是无养老负担家庭会减少对未来养老的预防性储蓄而增加当期消费,养老保障的消费增进效应明显,但是有养老保障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占比则没有显著的提高或下降。这充分说明养老负担是家庭消费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而养老保障是刺激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消费增长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养老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消费: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和储蓄率不断增加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居民储蓄很大程度上受将来养老金发放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成本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可以降低这些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国外学者关于老年消费的研究以及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研究由来已久,并随着消费函数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养老社会保障现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是否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消费函数理论框架内考查我国是否也存在退休消费困境以及养老保障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生活质量不断得到了改善,而且他们养老保障的完善也迎来了一些良好的机遇,显然,这些良好的机遇为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因此,本文从高龄农民工群体的概念出发,探讨促进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完善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所遇到的一些良好机遇,以希望能给有关部门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的生活幸福与否不仅仅关联到物质产品的提供,更需要精神产品的保障,精神保障与物质保障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存在互补的联系,一个良性的养老保障需要物质保障与精神保障的充分协调互补才能发挥最佳功效。本文对当前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中精神保障的缺失、精神保障的地位与重要性进行必要分析,以期精神保障能得到社会的充分重视并实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目的在于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这种模式在我国推行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起到解决我国养老难题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对"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阐述了"以房养老"模式的相关涵义,重点分析了"以房养老"模式推行风险与政策应对的内容,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养老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了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且将日趋严重。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据了多数,而处于弱势的农村老年人口如何养老问题就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忧,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对于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老农保,"新农保"有其明显的实惠性和保障性。本文通过阐述台州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翠玉 《时代金融》2014,(8):237+246
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群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急剧膨胀。与老龄化社会需求趋势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健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通过释放自有住房资产中的现金流为老年人实现自我养老另辟蹊径。本文分别从必要条件及可行条件对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经济社会条件进行分析。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社会养老保障不充分、老年人自身储备不足与养老需求不匹配,开发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对于实现家庭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弥补养老资金不足十分必要;另一方面自有住房资产拥有率较高和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保险公司养老产品创新意愿及资金与人才的优势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可行的条件。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为老年群体提供养老经济来源,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减轻政府财务负担,也能促进保险、金融、房地产等多行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然而这个时期的老年人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对老有所养、情感疏导、文娱活动,心理慰藉等精神层次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对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将人工智能体系纳入到我国最新的养老体系建设之中,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以期最大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经颁布实施十年有余了,至今为止还未进行过修订,这可能在我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签订赡养协议成为我国不少农村对老年人进行赡养的重要方式。赡养协议作为一种养老制度,虽然老年法对此进行了规定,但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我国对于赡养协议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不多,本文在对赡养协议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指出相关立法条文缺憾,最后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一直向城市倾斜,农村成为养老保障的短板。从供给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传统养老制度、公社供养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养老制度以及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五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村在养老保障上普遍存在危机感,渐进社会化养老、城乡投入不平衡以及精准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都带来诸多挑战,农村养老保障一方面需求多元分化,另一方面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完善要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调整相适应,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与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模式的持续优化相协调,与农村养老服务治理体系的逐步健全相衔接。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到2020年以至本世纪中叶的"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下,以及国家制定政策以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的背景下,保险业与健康养老产业的融合对保险业和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通过与健康、养老、医养相结合,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后降低自身的赔付成本,并能够为医院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降低消费者的支出;可以通过运营养老社区获取服务费、房屋月费、保险费、理财产品收费等,实现更多盈利。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健康养老产业也将进一步发展,使行业参与者及最终的消费者获得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公共服务好的大城市,加之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使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无法得到保障。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是国家政策的产物,政府理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在保障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因此,本文从政府责任视角出发,探究政府在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及模式保障方面存在的困境,并从多维度提出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视点     
见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