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丽 《商业科技》2009,(6):289-289
随着大量海归的归国,如何吸引优秀海归加入企业并且充分发挥海归的优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海归的特点以及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曾经出现过留学潮,近几年又形成了归国潮,大量的“海归”人才怀揣理想回到祖国,各地政府也运用各种手段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但为什么海归人才创业成功的几率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背景和原因,客观审视了海归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最后对海归人才应如何顺应局势、扬长避短、克服障碍、取得创业成功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地 《浙商》2008,(17):108-108
乾坤是杭州博斯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是公司里三位“海归”之一。这些“海归”都是在国外工商管理专业学成归来加入“博斯”团队的。  相似文献   

4.
石海娥 《光彩》2014,(7):28-32
正"海归"创业风潮的袭来,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和思考1999年,"海归"一词首次被提及。2002年,人民网对"海归"一词有了全面的解释:"海归"是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由此,"海归"一词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词汇。但事实上,100年前,中国早已出现了首批"海归",容闳、詹天佑、蔡元培这些第一代中国"海归"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归国,这些"海归"中多数人选择进入政府机构或高新领域一层宏图,自主  相似文献   

5.
海归科学家是特殊职业类型的移民群体,深刻把握科学家跨国流动、适应融合和发展规律是吸引、留住、用好海归人才的重要保障。当前大部分海归人才流动研究聚焦于流动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对海归人才能动性和流动周期性研究不足。场域视角下,人才流动研究要基于跨国回流、适应融入、职业发展、再次流动等全周期过程,从微观和过程视角去探讨人才在流动中的行动策略、利益冲突和权力博弈等过程,并注重海归人才的类型多样性、环境建构能力和资本运作差异化等内容,理解不同海归科学家在流动和适应发展中的差异性,以更好把握海归科学家跨国流动的复杂性和内在机理,为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他跟共和国同龄,经历了中苏友好、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第一批上山下乡,第一批出国留学。然而,虽然他也是海归,也有上千个海归朋友,但当这些朋友回国创业一夜成名变富的时候,他的工资几乎是不变的几千元公务员工资。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说:“我无条件的回国,无条件为留学生工作,是我最基本的知识分子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量海归的归国,如何吸引优秀海归加入企业并且充分发挥海归的优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海归的特点以及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以来,大批的海外求学者选择回国发展,被称为"海归",中国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吸引了众多优秀"海归"落脚,这些优秀的"海归"人才带来大量外国先进知识,因而如何将知识体系应用在国内背景下的企业并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和成功转移成为目前引进"海归"人才企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企业引进"海归"人才的管理进行相关探讨以实现"海归"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毋庸置疑,年轻的海归创业者正在成为中国创新创业领域,实现创富梦最重要的一支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梦想与胆识的年轻海归创业者正在纷纷涌入国内,中国的创富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这一大波海归人才,他们不怕失败,因为他们年轻,作为"劲霸·创富汇"的会员.他们坚信,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努力而已。他们在创造财富.创新创业中起着"走出去,带进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曾经出现过留学潮,近几年又形成了归国潮,大量的“海归”人才怀揣理想回到祖国,各地政府也运用各种手段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但为什么海归人才创业成功的几率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背景和原因,客观审视了海归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最后对海归人才应如何顺应局势、扬长避短、克服障碍、取得创业成功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到目前,归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多达14万人,且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至少创办了4000多家企业,根据全国孵化器机构统计,贸学归国人员创业成功率为22%,即使在中关村创业园,海归创业的成功率也不到20%。海归的创业之路为何如此难走。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方针,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支持创新发展,我省紧抓近年来大量"海归"人才回国发展的机遇,帮助"海归"回皖创新创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据此,首先介绍了安徽省"海归"人员创新创业现状,全面分析"海归"创新创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发展和完善安徽省"海归"人员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关于王海与“南极人”的事纷纷扬扬,一会儿这个起诉,一会儿那个索赔,前不久,王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其中内情回答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0,(5):65-66
这些日子京城百姓常常被这样的电视画面吸引:军乐声中,解放军战士们一会儿刻苦训练,一会儿实地演习,一会儿接受检阅,结尾一句“祖国需要你,参军最光荣”跃上屏幕。桑夏广告公司胡鹰副总经理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拍摄的征兵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5.
"海归"专业人才是我国企业构建跨国技术网络和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海归"既可以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又可以增强企业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能力。特别是,"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和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均具有直接而稳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丹青的身份原本是艺术家,但一年前的辞职风波让他在艺术圈外赢得了广泛的尊敬。皇帝新衣的故事给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度最贴切的注脚、人人都看到了研究生教育的衣不遮体,陈丹青偏偏选择了像孩子一样赤诚己见。作为定居纽约18年的正宗海归,陈丹青对海归群体的思索也给人以痛感。他不只是艺术家。或许人们需要重新认识人文艺术的价值,像陈丹青在本文中提到的一样。  相似文献   

17.
刘向东 《商界领袖》2003,(12):59-62
作为一个计算机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皮卓丁无疑是一个很另类的人,孩子气的面孔与表现出的成熟、自信和稳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虽然是抢手的洋”买办”,但他不是”海归”,也不是MBA,更没有传奇经历和显赫背景。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文化》2007,(21):94-96
海归人士回国定居,选择物业的背后是一种国际视野和品位。杭州的海归人士过得如何?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风靡世界,被形容为最能闪耀大自然灵感的  相似文献   

19.
海归造假或者变相造假近些年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就例举了一些造假的现象、通过心理分析和利益博弈指出了它们造假行为背后的根源,并对防范海归造假与变相造假提出了一些防范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导读]2013年,可谓“史上最大海归潮年”和“史上最难就业年”。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人,对比2011年的18.62万人、2012年的2729万人,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 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比上年多出28万人,而海归人数预计将超过30万人。这一年或将成为比2013“最难就业年”更残酷的“更难就业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成功就业成为不少海归及家长谈论的话题。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海归者,不妨调整心态,从基层工作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