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中,开展农网改造升级示范县的建设,旨在发挥典型引领的作用,树立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标杆,为农网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因此,农网改造升级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必定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分析与总结示范县创建的路径,能够避免其他企业,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中定错位、走错路、寻错方向,以提升全国范围内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可以说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从上世纪末开始至今,差不多已有15年的历史。十多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下。农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带来农村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善。不仅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而且为中国"大电网"格局的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基础。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发端于2010年7月。2010年7月12-1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对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进行了部署,计划于2015年结束。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电事业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统筹做好"十二五"农网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总体部署,将农网规划纳入公司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农网建设与发展,确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启东市供电公司根据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2011年农网改造投资1.3亿元,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力争把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让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的重点工作。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工作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甘肃省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电网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改善和提升县城和农村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自201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以来,五年来累计完成农网改造升级投资1067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县级电网投资183亿元,占电网建设投资的27.8%。五年来,通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在南方电网管辖的县城及以下区域内累计新建、扩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在江西省政府及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下,我市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进展迅速,成绩裴然,全市29个乡(镇)开展了农电体制改革,25个乡(镇)开展了农网建设与改造,覆盖面达85%及以上。截止2003年底,全市已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共完成投资10066.6万元,成立供电所25个,  相似文献   

8.
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十二五”建设全面收官,供电所基础管理提升等工作依然繁重,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必须合理安排、科学管理,妥善处理好农网建设与完成其他工作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既要做好牵头组织工作,确保各专业管理工作圆满完成,还要扎实有序地推进农网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齐头并进,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2015年农电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目标: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范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按国家要求完成农网完善工程投资计划;完成西藏"户户通电"任务,解决2.83万户、13万人的通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补短板、调结构促稳增长、惠民生。具体包括:加快西部及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着力解决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等问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推动平原村机井用电全覆盖等。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98年,我国就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农网建设与改造。每一轮的农网改造,都改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农网工程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农网工程“五五”制管理,保证了农网工程建设质量与投资成效。该公司建设的110千伏于家庄站10千伏赵家街线配出新建工程、平安庄村低压台区改造工程,两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被国网山东电力公司评为“2014年度农网优质工程”。管理机制“五统一”在工程管理机制上,高密市供电公司确立并实施“五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我国农电企业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聚类研究,将农电企业划分为相对好和差2类,证实了东部地区农电企业的综合发展状况在整体上要优于中西部地区。以西部某农电企业为例分析其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农电企业发展,资金是关键。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网投资的保障措施,尽快建立可持续的农电发展投资机制,提供农网发展的长期低息贷款,特别对中西部地区的农电企业有适当倾斜政策或提供财政援助,促使各地区农电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更好地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最终目标。为了推进此番农网改造升级工作的深入落实,2010年起至今,国家电网公司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安排,有序推进农网改造升级示范县的建设工作。经改造完成的示范县,在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各类型示范县的概况在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86家农网改造升级示范县中,基本型的示范县共有47家,约占总数的54.7%。其中安徽、吉林和重庆几省(市)的基本型示范县数量最多,约占基本型示范县总数的32%。基本型示范县建设的重点是全面解决农网结构薄弱、过负荷、"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型的示范县共有23个,约占总数的26.7%,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西、四川、辽宁等地。其中辽宁省特色型的示范县有4家,约占示范县总数的17.4%。特  相似文献   

14.
政策     
新一轮农网改造将启动预计投资超七千亿元中国政府网2月4日发布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会议决定,一是加快西部及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着力解决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提高接纳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能力。二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等,推动平原村机井用电全覆盖。对接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发展、农民消费升级的新需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起,国家陆续启动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户户”通电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等,农村配电网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又启动了“‘你用电我用心’实施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全面梳理了农网在供用电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问题治理,明显改善了农网的供用电环境。本文作者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用电安全方面的相关工作,从存在的问题及典型做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农网供用电安全工作,希望能对农网供用电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大同供电分公司通过强化基础工作,狠抓现场管理,创新建设模式,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突出细、严、实。基础管理突出"细"。一是坚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轮"驱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各负其责,使工程朝着最终的目标有序推进;二是以ERP为平台,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7.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幸福,电网需先行,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将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201年4月10日河津市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工现场,河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闫新民对西关村杨家巷的老百姓讲。近年来,山西省河津市经济实力稳步增长,新型工  相似文献   

18.
甘肃电网企业目前正在开展农网改造“回头看”。通过实地回访调查,冷静看待农网改造工程的得与失。积极改进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后续的农网改造与建设。而且将为农电常态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历时数载,席卷神州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已徐徐落下“大幕”。这出在中国农村电力史上具有史诗意义的剧目。曾演绎了一幕幕经典之作。而今,当人们在肯定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业绩之际。也很难免不去咀嚼和回味遗憾。  相似文献   

20.
“回头看”为什么?规模浩大的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相继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利再战,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在全国农电系统开展农网建设与改造“回头看”工作。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时间紧,任务重。在其收尾完工之际,开展“回头看”,为什么?看什么?如何看?自然成为令人十分关心的问题。发端于1998年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从开始就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轨道,农网改造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农电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