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的竞争形势下,中国餐饮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小蓝鲸以“宁愿在创新中失败,也不愿在守旧中成功”的创新理念,以全球化视野、本土化特色,引进连锁,反弹琵琶,探索连锁经营新版本,并初显实效。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洋品牌中国之行怎么走?”一直是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的一个严峻话题,反映出外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解决产品本土化和品牌营销策略本土化的问题。如今斗转星移,我国一些优势企业也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并且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还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跨国经营领域,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在这方面,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城市高端家电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本土家电企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逐步加强打造高端家电产品系,直指高端市场,与外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同时,农村家电消费的日益成熟使得诸多企业挥师进军农村市场,拉开农村市场拉锯战的序幕。本篇2006--2007年家电行业广告主营销传播报告聚焦2006年家电企业营销传播现状,把握家电企业营销传播动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为家电企业赢得市场、提高营销传播效益提出策略性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日用消费品行业中,宝洁与联合利华联合占据中国市场绝大半壁江山。它们一个是品牌管理专家,一个是产品行销专家。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提供互为竞争的日用消费品并且都获得了成功,从营销策略的方面探析二者成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本土化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扩张最快并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面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是中国加入WTO后迫在眉睫的一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以及研究本土化等竞争战略 ,探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学习———适应———创新和适应———加盟———融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迪信通下乡     
渠道下沉的同时,能否在营销上真正实现区域市场的“本土化”,这才是考验手机连锁卖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吴纯光 《商》2001,(8):30-30
人人常说中国男子足球有个“恐韩症”毛病,而中国企业患的则是“恐狼症”。“恐狼症”的突出表现是把外资企业看作是“狼”,关于“狼来了”的呼声从开放之初一直喊到了现在。许多被“狼”吓破了胆的企业不断向政府发出求救声。他们没有胆量与狼共舞,不敢与外资企业竞争,总是希望政府把“狼”拒之国门之外。显然,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开放的今天,国内企业首先应当克服这种害怕竞争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中国媒体界竞争愈加激烈,电视市场已经进入了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争夺观众注意力和“眼球”已成为电视媒体角逐的焦点。在这种激烈而又残酷的淘汰赛中,新的营销方式花样百出.电视媒体在荧屏内外日益活跃。以他天生的优势开拓着社会资源。丰富着大众生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活动营销.2005年被称为“活动营销年”。2007年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的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9.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11):142-143
从1979年个体经济的代表年广久高喊“市场爱我,我爱市场”开始,中国一大批企业家和营销职业经理人紧贴中国市场环境的转型和制度变迁滚爬摸打,边干边学,不但实践来自西方的营销理论,更结合本土环境进行营销创新,取得了成功。1998年4月2日,海尔集团总裁应邀到哈佛演讲,海尔成为第一家被写入哈佛教材案例的中国企业;2001年4月,联想个案进入哈佛商学院MBA“竞争与战略”课堂,总裁柳传志亲赴讲解,这些都反映了国际学坛对中国营销进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葛兰 《消费导刊》2013,(8):150-150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将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全球化营销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当营销跨越国界时就必须考虑营销方式的改变,也就存在着国际营销全球化与本土化界定的问题,这也是国际营销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营销的字面含义是营造氛围,创造销售,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销”字,促销无疑应当是这个“销”字的催化剂。在常规的促销当中,出现促而不销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其失败的内因却往往被公司企划部门或者市场部门所忽视。消费者太理智、竞争太激烈、促销赠品选择不利等就成了常用的理由,而真正的促销不利的原因却跑不出这几个:促销的方式战术繁杂;促销喧宾夺主;产品选择不对路,促销的时机火候掌握得不好。  相似文献   

12.
在日用消费品行业中,宝洁与联合利华联合占据中国市场绝大半壁江山。它们一个是品牌管理专家,一个是产品行销专家。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提供互为竞争的日用消费品并且都获得了成功,从营销策略的方面探析二者成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本土化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跨界营销的兴起 “跨界营销”理念在国内市场的引入较晚,原因与我国的营销进程与市场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跨界营销”是继关注产品服务、关注客户需求之后,以关注自我意识与生活形态为重点的营销方式,也就是说“跨界营销”不完全是以顾客导向或竞争导向为出发点,而是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主流生活方式变化来确定品牌所要传播的消费理念及所要树立的品牌印象。  相似文献   

14.
王炎龙 《广告大观》2007,(9S):101-103
近年来,省级卫视围绕平台竞争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一是打造全国性传播媒体,实现平台扩张,以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等为代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二是打造区域行销平台,垄断本土市场,以贵州台的“西部黄金卫视”的定位战略为代表,塑造了省级卫视抢占区域收视市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和谐营销促进了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本土化的营销方式,和谐营销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旅游企业的和谐营销体系,需要坚持价值营销、绿色营销、合作营销以及内部营销。  相似文献   

16.
廖力加 《商业科技》2013,(27):134-13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进一步的对外开放的形成,不少外资企业开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进行一系列的融资活动。本文将全面介绍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几种融资方式和动因,并深入分析外资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将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6,(16):2-2
我把市场竞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加入竞争”。在传统的营销中,一个新产品首先要加入市场的竞争,才能取得市场入场券,才有机会分得市场的一杯羹。第二阶段是“解决竞争”。新品加入市场的竞争后,必须向市场上的头号竞争者发起攻击,因为只有战胜最强的对手,才能“解决竞争”,才能取而代之,成为市场的老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夏天,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非常咖啡可乐”。娃哈哈集团试图运用差异化策略,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能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是差异化策略的运用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离产品应有的消费价值。娃哈哈“非常咖啡可乐”将咖啡与可乐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忽视了两种饮料的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饮用方法、文化内涵、固有消费群体等,“非常咖啡可乐”步入了“差异化误区”,娃哈哈运用差异化策略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其它营销策略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报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北京报人吴海民语出惊人:“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他认为,中国报纸市场的集中度将大大提高,许多城市会出现“一个城市,最后只属于一家领袖型的主导性报纸+若干细分市场报纸”的发展格局;而另一位业界人士曹鹏则认为:市场还有足够的空间,竞争失败了也不会出局。  相似文献   

20.
本土化——国际营销的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本土化战略。只有推行本土化战略,才能适应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需求。国际营销本土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产品本土化、品牌本土化、营销方式本土化和人才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