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艾科卡研究所三位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在《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通过分析、总结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并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虚拟组织"的新型企业。由此开了对虚拟企业进行理论研究的先河。虚拟企业有着与传统企业很不相同的特征,它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  相似文献   

2.
李雪颜 《西部论丛》2003,(12):38-38
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应对制造业的挑战,美国一批研究人员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提出“虚拟组织”新概念。当时, “虚拟组织”仅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企业系统化革新手段予以阐述。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组织作为一种创新机制被引入企业管理运作之中。  相似文献   

3.
受虚拟技术的启发,虚拟情境实际是实在感的再现,是人附加了意义的,意向化、人化的实在。人的意识本身就有虚拟能力,从而虚拟出了语言文字符号和社会制度文本。虚拟技术只是人的虚拟能力的延伸和产物,它所虚拟出的实在与人本身虚拟出的实在是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4.
胡广阔  汪璟  孙振兴 《发展》2013,(8):98-100
本文以解决居家养老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从政府、虚拟养老机构、老人、企业、片组长、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并就各方的定位、角色、职责等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虚拟数字人的研究和应用兴趣日益增长。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945篇相关文献进行网络共现分析和可视化,探索虚拟数字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当前虚拟数字人研究正处冷静期,研究深度有待提升,研究人员和机构之间关系有待加强;研究热点涵盖元宇宙、数字医疗教学、数字媒体、ChatGPT赋能等;研究趋势朝虚拟数字人的技术研究、应用领域研究和情感交互研究等方向发展。未来相关研究应不断完善理论框架,拓宽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交流,增加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山东经济》2000,12(1):77-79
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强大的辐射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以信息高速公路为特征的信息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内部互联网(INTRANET)的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网上企业组织形式———“虚拟公司”正悄然崛起,并日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兴力量。一、虚拟公司及其特点虚拟公司(VirtualCorporation)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由众多的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联合而成。利用单个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意味着我国今后20年,要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虚拟经济,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日前,在由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上,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中国虚拟经济研究“第一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成思危教授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兼职教授,多年从事虚拟经济研究、领导和推动了国内虚拟经济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营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是快速发展经济的一种方法;虚拟经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快扶贫开发的进程,有必要引入虚拟经营这种方式。一、虚拟经营与扶贫开发的区别和联系虚拟经营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可以租赁,何必拥有”———是对现代虚拟经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说明。现代虚拟经营不需要组建一套完整的职能机构,它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顾客、甚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成本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全新的人类活动领域———"虚拟社会"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中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传媒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社会化方式出现了新范式———虚拟社会化。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逐渐成为新兴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也更为直接,理清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有利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组织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阐述了虚拟组织概念,介绍了虚拟组织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了虚拟组织生命周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