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直补保"贷款是吉林省信贷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具体体现,是2011年初省政府组织省财政厅、省农行、省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经过试点成功后,在全省推广的新的信贷产品。"直补保"贷款经过半年多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直补保”贷款是金融机构以农户粮食农资直补资金为担保,向农户发放的贷款。农安县作为2010年吉林省9家试点县(市)之一,农安县建行率先在高家店镇开展了试点工作,仅1周时间就累放965户,金额950万元,占高家店镇农户12.2%。为深入了解“直补保”贷款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农安县支行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3.
牧户消费行为的非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牧户的经济行为变化,特别是消费行为变化进行研究对于启动当前牧区消费市场、促进牧民生存方式的转变、制定恰当的牧区经济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牧户消费行为的非经济影响因素为:牧户购买力分流严重,牧区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新旧观念制约着牧户的消费行为,财富效应的影响,牧区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春耕在即,北方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产,2月6日,财政部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5.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粮农利益,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实行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直补项目过多,资金分散、补贴程序繁杂、执行成本过高、政策效应走低等问题。整合各项粮食生产直补资金,减少粮食直补项目,简化补贴方式,对于提高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年初以采,国家采取了多种手段扩大内需.并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拓展到农村牧区。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莫旗、鄂温克旗、新左旗、新右旗、陈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以下简称“8旗市”)农牧民消费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了制约农牧民消费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昕 《财政研究》2013,(5):51-5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收的程度如何,是目前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对粮食直补政策成效的评价,也决定着粮食直补政策的改进取向,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一、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分析(一)直补政策使农民普遍增收。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是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综合补贴收入。我国粮食直补可以划分为综合性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综合性补贴政策主要由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构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全面实施种粮直补政策以来,在加强国家的粮食安全,鼓励农民粮食生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倒逼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回顾和总结10年来各地执行种粮直补政策的监管经验,对规范种粮直补资金的管理,发挥种粮直补政策的积极作用,探索具有操作性的监管模式,完善种粮直补地方监管机制和粮食直补体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Photo News     
最近,吉林省辽源市社会保险局副局长杨如军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2012年全国社保经办系统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代表。杨如军同志在任职期间,开展了困难党员参保助保办法、社保补贴“差缴直补”发放办法、特殊人群助保办法、居家养老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措施,解决了参保人员的后顾之忧,获得了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一、涉农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补贴面广,效应欠佳。近年来,下达到县乡的涉农补贴资金越来越多,涉及面很广,几乎覆盖到农产品生产与农村消费的全过程。在生产环节上,主要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在消费环节上,主要有家电下乡补贴、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助等。这些补贴项目虽然范围大,但因补贴对象过细,造成补贴标准一般都较低。从面上看,确实考虑得很周到,但实际上补贴起  相似文献   

11.
童珂 《财政研究资料》2006,(10):23-27,31
当前,各地推进粮食直补改革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确定粮食直补范围。据不完全统计,以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为直补主体的比重约占2/3,以种粮农民或者农业税纳税主体为主要对象的比重约占1/3。粮食直补资金分配实行特惠制政策的地方要明显多于实行普惠制政策的地方。其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筹措规模。各地粮食直补资金主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划出了近40%的粮食风险基金全部用于种粮农民的直补收益。有些地方还将在两年左右把粮食直补资金占粮食风险基金的比重提高到45—50%。再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分配方式。省对市、市对县分配直补资金的依据是:(1)近三年或五年国有粮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平均数。(2)应纳农业税额或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收购保护价粮数量各占一定比例。(3)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储备粮和军供粮订单数量。县对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推出了"四大补贴":粮食直接补贴(下称"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其中,直补与良种补贴金额相同,均为每亩10元,但直补是直接将钱款打到农民的"涉农一卡通"上,而良种补贴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有的省份采用的是直补方式,有的省份采用的是政府采购方式,安徽省选择了后者,并坚持做了七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我省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要在4月底前完成。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彻底完成此项工作,秦皇岛市财政局于今年3月21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此项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今年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全面展开。今年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2月.对于全省财政经济建设系统的同志们来说.是个不寻常的一个月…… 2月6日~21日,河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先后接到财政部三个指标文件,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和石油价格财政补贴资金共计62亿元。这些资金都要求在1个月内拨付甚至兑付到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有了一定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我区城镇居民与农牧民的消费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牧民收入普遍偏低,有效需求不足,购买力有限;收入差距明显;农牧民的支出预期增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农牧民的现实需求脱节.因此,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应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密切配合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拓展消费领域;注重扶持低收入人群,促进农村牧区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继续抓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优化工农产品结构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将继续加大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近日,记者就今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  相似文献   

17.
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补政策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农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平遥县2004年全面实施粮食直补政策,2010年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530万元,补助面积17.7万亩。拨付良种补贴资金525.8万元,拨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47万元。粮食直补成为广大农民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但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8.
启动农村牧区消费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但农村牧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且2002到2005年间该业务呈现出逐步萎缩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制约农村牧区消费信贷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激活农村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在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的同时,对农民种粮用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政策。图为该省南阳市宛城区白河财税所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张榜公示直补和综合直补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20.
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是以中央财政拨付给农民粮食直补资金为质押发放的贷款。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一是解决了农民贷款无抵押的难题,二是贷款利率相对较低,节约了农民的融资成本。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新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