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能源资源形势也日益突出,而实施能源资源配置全球化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源,是保证我国资源安全和推动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全球化能源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贸易进口和“走出去”勘探开发海外资源两种方武。本文提出以下战略对策:(1)加快推进资源外交。(2)实行进口多元化。(3)加快“走出去”、勘探开发国外资源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能源境外开发和投资阻力大、市场和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等挑战。对此,我国应制定能源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生玲 《经济纵横》2007,(8):11-12,6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能源境外开发和投资阻力大、市场和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等挑战.对此,我国应制定能源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能源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产品,能源的进口和出口起着主要的作用,能源贸易(包括能源的出口和进口)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会表现出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在较长时期内带动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对资源的消耗也会持续增加。本文通过借鉴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能源资源"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力推动能源资源产业"走出去"的政策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提出调整能源结构、在传统能源中寻找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开发替代性能源等合理利用、有效利用的对策构思。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政府于2000年明确提出的开放战略。那么,如何才能实行好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何要‘走出去’?"主要是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何以能‘走出去’?"主要有多种积极因素发生作用;三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总之,"走出去"战略是必然之路,必须要全盘考量、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
宋维佳 《现代财经》2005,25(11):58-62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既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正确地选择投资区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是实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FDI的流量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全球化利于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具体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机会。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茜 《经济论坛》2004,(19):110-111
保障措施也称紧急保护措施,是指当某项产品进口数量激增并造成进口成员方国内相关产业遭受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方政府可以对该产品实施的限制进口措施。尽管从广义上讲WTO协议中具有保障措施功能的条款很多,但是一般所说的保障措施就是指GATF第19条和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保障措施协议》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开发利用国际优质能源的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宏观经济研究》2000,(8):38-40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本文着重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以及风险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姜磊  季民河 《财经科学》2012,(2):119-124
中国分省能源强度空间分布地图显示出较大的地理空间聚集,能源强度自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增大。能源强度空间分布与能源资源禀赋分布十分类似。因此,提出命题"能源资源越丰沛,能源强度越高"。空间自相关检验揭示了省域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Moran散点图显示了能源强度水平类似的省区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形成一种高-高、低-低各自相互吸引,高-低、低-高相互排斥的空间联系结构。  相似文献   

15.
围绕全球化对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基于数据分析与实证调研,对中国农地资源数量和农地利用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态势进行解析和评价,进而揭示经济全球化之于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变化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地资源及其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1)耕地资源大面积减少,建设占用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2)农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耕地转向特色果园、苗圃和速生用材林等用地;(3)土地流转增加,农业规模经营兴起;(4)农业投入要素组合发生变化,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要素投入格局逐步形成;(5)耕地复种指数在一些地区出现下降,耕地资源利用程度有所减弱。立足全球化进程中国家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提出了集约化、紧凑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和劳动力替代型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为弥补我国人均农业资源不足,缓解农产品供求紧张压力,保障战略性农产品供应,增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必须重视并实施海外农业开发。目前我国海外农业开发还明显滞后,应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以建立海外农业基地为重要内容,以控制国际徒产品物流渠道为关键环节,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农业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17.
肖潇 《时代经贸》2006,4(7):43-44
本文从我国FDI的现状出发,对其给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我国FDI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开辟国际市场等需要,我国必须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行这一战略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需要有善于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广泛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更有效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要在坚持自主创新、克服“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加大国家支持等方面做大量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牛奶、羊绒、羊肉、马铃薯等特色农畜产品均在全国领先,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了获得更大的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内蒙古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农业“走出去”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唐峰  张劲 《经济论坛》2007,(24):58-59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就是指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区位,利用多个国家的科技资源,跨国界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