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闪 《商业文化》2006,(7):57-58
“BLOG”(博客)已不算网络的新名词了,只见其日渐火爆起来,火爆的东西便会有商机凸显。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博客是日记:如果有几十人,博客是和朋友们相聚的咖啡屋:如果有几千人,博客就是有力量的媒体:如果要是有上万人访问,博客就是商业。  相似文献   

2.
博客,是最近半年以来网络的最热话题。当大家都在为博客疯狂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年轻人却冷静地看到博客背后的机遇,潜心研究起了博客搜索引擎,他就是第一中文博客搜索引擎“中客”网的创始人陈校。  相似文献   

3.
曾经的“国门”制造“大连之夜”“太神奇了,简直就是一个梦幻。”几乎所有看过由大连之夜文化艺术公司排演的大型梦幻舞秀《海的传说》的人,无不发出这样的惊叹——在国内一流的舞美、灯光、音响等映衬中,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大连民间故事,在这里被演绎得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4.
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博客是日记;如果有几十人,博客是和朋友们相聚的咖啡屋;如果有几千人,博客就是有力量的媒体;如果有上万人访问,博客就是商业。  相似文献   

5.
随遇而安     
很多人喜欢为自己的居家装饰风格寻找一个主题.但身边有不少朋友的家,不管只是看照片还是“身临其境”去作客,就是感觉舒服。这样的家,许多时候你根本无法判断它是什么风格或主题。而它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主人那种随遇而安的气质,以及只求“合体”.“舒适”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在这里,没有主题或风格,就是最有风格。  相似文献   

6.
导报博客     
《广告导报》2006,(9):170-171
在各路朋友的支持下,导报博客的点击量已突破60万。中国广告圈http://circle.blog.Sina.tom.cn/g/cnad的成员也已逼近1000。很多朋友在创作了新的文章之后给我留言,希望能够得到推荐。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给朋友们简单地解释一下。 1.新浪博客圈设置没有文章查找功能,我们查找推荐文章必需一页一页地往下翻阅。想要找到朋友们为我们推荐的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除此之外,博客圈功能设置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速度不稳定是一个方面,另外,进行文章的加精功能管理时也时常出现系统错漏。 基于此,很多地方未能为博客圈各位朋友服务周全。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取为博客圈各位朋友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也希望博客圈各位朋友有好的建议和想法,能与我们及时沟通。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你们的厚爱,是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周杰 《致富天地》2010,(6):20-21
房产交易成“画饼” 宋庄地处北京市近郊的通州区,离市中心长安街约一个小时车程。这里对于许多“北漂”的画家来讲,曾是一个绝佳的栖身之处,一方面可以在京城有一个自己的艺术创作天地,同时又不用承担主城区高昂的居住费用。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不断涌向宋庄,这里一度被人们称为“画家村”。  相似文献   

8.
要闻     
《中国广告》2010,(6):164-169
雅虎近日在美国发布了第二阶段的广告,猛烈攻击其竞争对手谷歌。该新广告的视频,是在谷歌的公司博客上显示的。视频打开后,在空荡荡主页上,显示的只是一个暗喻谷歌的空盒。广告片的画外音说,“这里除了空盒和一个按钮外,什么也没有。你来这里.马上就想离开。”而雅虎,“是你想要停留的地方。”“是你上网的依靠。”为此,它的口号是:“雅虎.属于你!”  相似文献   

9.
董伟 《广告大观》2006,(6S):154-155
博客广告,挡不住的诱惑 “博客”(Blog)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由于博客用户(Blogger)大多是被誉为“草根一族”的普通网民,所以就有人认为博客更多地代表着一种休闲文化的倾向,而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经济模式。“个人博客是一种个人媒体或者私媒体,其影响力有限,因此其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的网络传播学泰斗闵大洪如是说。但当个人博客风生水起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商家或者投资公司看中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10.
Web2.0的颠覆与裂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生新价值才是Web2.0的商业之道在过去的2005年,哪一个问题是人们发表意见最多的?答案很可能出乎意料,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你的三个怪癣是什么?” 2005年8月,台湾女孩Anais Lee发起“怪癖接力”游戏,让博客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三个怪癖,然后再指定三个人继续写下去。这一游戏成为当时流传于中文博客圈中最火暴的话题。尽管不知道有多少人参与了进去,但是它与博客网融资1000万美元等事件并列在博客研究中心推出的“2005博客大事记”中。  相似文献   

11.
个人博客最近掀起了商业化热潮。前阵子博客网推出“博客银行“,开创了博主与博客运营商共同分成的赚钱之路;最近瑞士信贷调高了对新浪的评级,原因就是新浪成功地将名人博客与广告推广结合;网易也开始大打“博客商业化“的牌路。  相似文献   

12.
黄雯嘉 《广告大观》2006,(6S):77-78
博客,英文blog,起初只是一种很“酷”的行为,只有那些思想时髦、另类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一家之言”。现如今,博客的流行和普及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8秒钟诞生一个博客,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由2003年的20万增长到2005年的近1000万,预计2006年将达1520万。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互联网的“博客年”之后,2007年关于博客商业前景的探索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如何帮助博客主挣钱?成为了上半年业界关注的第一个焦点。近日,国内最大的RSS Feed托管服务商Feedsky借新版之际推出全新的“话题广告系统”,给关注博客发展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相似文献   

14.
蒋虹 《饭店世界》2001,(1):19-19
酒店内部可进行促销的区域有许多,电梯轿厢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是酒店大多数客人的必经之“路”。对于电梯轿厢内是否应做广告宣传,同行之间褒贬不一,在这里我们不作细论,重点探讨电梯轿厢的促销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告导报》2007,(9):89-89
《博客奇谭》是一档《故事会》的精装版,它广泛选取国内外的浩涵博客海洋里的奇情奇恋为主要故事内容,由真人进行故事过程的精彩演绎。每篇目博客就是每期节目的内容,博客管理员“老博”即主持人,由他穿针引线交待故事,通过极具可视性和富有悬疑奇异、惊悚等特点.力求在深夜营造别样的人性体验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顾均慧 《市场研究》2006,(11):11-12
博客已成为互联网世界中叫得最响亮的“关键词”,现实生活中“博客”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远,对这一新生事物“草根阶层”又作何感想,一项来自零点调查&指标数据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百姓中知道网络博客不足一成(9.8%);在这其中,真正喜欢在博客上发表日记的仅有15.9%,33%表示“虽然喜欢浏览博客上的章,但不喜欢在博客上暴露自我”。  相似文献   

17.
莉萨·威廉姆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沃特镇一位普通的全职家庭主妇,一天晚上她听到自家房子外面有很大的碰撞声,然后是警笛声,她知道是发生了事故,但是第二天她打开当地电视台,却没有任何相关报道,随后她又买了一份当地报纸,依然没有报道。这促使莉萨开通了她自己的“超地方化”(hyperlocal)博客——沃特镇,她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录音机、个人电脑记录自己发现的新闻,从镇里警察局的出警情况到新开张的饭店,无所不包。她的博客很快成为这个仅有3万多人小镇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人们能从这里了解到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从“微媒体”到“自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商务周刊》2011,(1):75-76
2010年,微博整整火了一年,可哪怕到年底在无数人眼中,微博仍不过是博客的变种,有人干脆将微博理解为“迷你博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估计到2011年末全世界几乎有一半人都在“微博”的时候,“微媒体”将成为最能概括微博前世今生的一个词。这可以从微博的两大力量之源谈起。  相似文献   

19.
在不计其数的SNS网站中,Twitter甫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因为这里是最唠叨的地方,也是最简洁的地方。你什么话都能说,但不能超过140字。 说话方便 Twitter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方便。它介于IM和博客之间,支持移动终端、WEB、第三方软件、IM等多种登陆方式,总之,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送。  相似文献   

20.
侯彧 《中国会展》2015,(1):40-41
岁月犹如面镜子:一个城市的点点滴滴发展变化,都在这里得到最真实的记录和留存。岁月犹如一条路:一个产业的从小到大成长历程,都在这里烙下最深刻的脚印和身影。大连会展经济从1983年举办的首个对外开放洽谈会算起,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