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省委书记张德江最近考察深圳工作时指出:“创新是深圳永恒的主题。”江泽民同志和张德江书记都高度概括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统计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龙岗区统计的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5,(10):37-3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在深圳考察时,主持召开了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他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努力增强创新优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创新思想是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展创新工作、实现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指针.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的希望在青年等.  相似文献   

4.
推进产业创新的一个根本任务:重塑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90年前后,几个具有相当规模和知名度的国际高技术企业将其产品的制造工序移至深圳,加上本土的少数民族高技术企业的诞生,开始了深圳产业创新的历程,从此,深圳走上了一条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创新道路,这一产业创新已经为深圳创造了近10年的产业优势。深圳高技术产业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在产业化水平上都已拥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是,其发展的局限已开始显现。推进深圳产业创新,需要以重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本文在总结众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纵向比较时,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众多指标当中评选出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进行横向比较时,采用熵值法对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创新驱动总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上海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较大优势领先广州;第二,在2014年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当中投资驱动依然是主要力量,在未来经济新常态格局下,改变传统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第三,广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当中,研发投入较少,是其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创新生态体系是什么记者:深圳为什么提出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许勤:可以说,在我国技术创新领域,深圳担当了排头兵角色。多年来,深圳坚持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比较完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在构建综合创  相似文献   

7.
朱东辉 《黑河学刊》2000,(4):46-48,64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以学习为前提、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因此,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的对策很多,但是,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对策就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灵魂和金钥匙,是一项最根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燕良中 《开放导报》2005,(5):i0014-i0015
“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温家宝总理为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指明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建设国际化创新与创业中心是深圳实现国际化先进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比深圳与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城市在创新与创业方面的关键指标,深圳在研发投入、国际专利申请、创业活跃程度等方面领先,体现出深圳打造国际化创新与创业中心的发展潜力。为突破资源瓶颈,深圳应致力于持续打造适宜创新与创业的友好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深港合作,吸引智力资本、金融资本、信息资本、实物资本从全球向深圳汇聚,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创新生态是指城市中政府、企业、机构及人等行为主体的创新过程中所依赖的城市基本"生态"状况。城市创新生态对于城市创新因素积聚,促进城市内部创新行为主体创新行为有重要作用。各城市创新生态具有不同的特色,创新生态水平也不同。以广州和深圳为例,基于问卷、访谈及数据统计资料,通过建立测度城市创新生态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特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广州与深圳城市创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广州与深圳城市综合创新生态水平基本处于相当地位,广州略优于深圳。在城市创新生态的各个具体方面上,广州与深圳则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1.
苏彦  林小佳 《特区经济》2008,(10):169-170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但是旅游业本身创造的税收却流失严重,未能实现与收入的同步增长,旅游税收的征收管理存在很大漏洞。本文介绍了旅游业的主要税种,分析了这些主要税种的征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征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深圳市实行了自特区创建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新的征管体制运转3年多来,总体情况是好的,绝大部分与改革的预想也是吻合的。但是,在新的征管体制运转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的确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较明显,如税收管理与税源监控缺位,征收与稽查系列不够协调以及税收登记过于强调集中等等。……  相似文献   

13.
王逸  姚涛 《特区经济》2007,(5):30-31
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吸引FDI的内在机理,并以亚洲其他国家的税收激励实践为鉴,探析当周边国家实行税收激励时,我国面临两难时的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乔栋 《特区经济》2005,(4):174-175
2003年6月29日和10月17日,内地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CEPA的总体目标有3个方面: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CEPA向港澳的商品和企业敞开了市场大门,使得港澳产品不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云 《特区经济》2005,(3):182-183
一、宏观税负及其度量指标 宏观税负,又称宏观税率,是指一国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税收总额占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绝大部分,计算税收收入就能比较客观反映税收负担的轻重。而我国则不一样,政府收入中除了税收收入外,还有预算外、制度外收入,  相似文献   

16.
袁红兵 《特区经济》2013,(10):51-52
仲裁机构是顺应解决商事争议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商事纠纷多发性、专业性及私密性等特点,决定了诉讼解决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商事主体需要;现代司法资源的有限配置也需要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来分流案件。本文选取极具代表性的美国非营利性仲裁机构适用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非营利性仲裁机构的免税范围规定、资格认定、关联的私人利益与营利性所得的税收安排以及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法规体系、税收优惠政策、区别对待及监管机制方面促进我国仲裁机构发展之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志银 《特区经济》2010,(12):127-128
本文主要结合现行税制中关于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分析现行资本市场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税收政策规范资本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丽 《特区经济》2005,(4):259-260
<正>企业集团税收筹划是从集团发展的全局出发,为减轻集团总体税收负担,增加集团的税后利润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筹划活动。企业集团的税收筹划具有超前性、目的性、全局性等特点,它是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企业集团而言,由于其资金存量充实,盘活、调度效果明显,因此,在战略选择、兼并重组、经营调整等方面优于独立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有着独立企业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明丽  魏健 《特区经济》2007,216(1):36-37
广东省税收地位十分重要,连续14年税收总量全国第一,但是广东省税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充分利用广东省的税收数据,分析了广东省的税负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偏低的;广东省的主体税种“生产型增值税”已经不能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标准不统一影响了广东省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应该进行生态补偿,而税收是有效的生态补偿的经济手段。在分析税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生态税从现行税收体制中单列的技术系统,建立了动态征收生态税的模型和比较不同地区税负水平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税制建立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