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要贮藏好棉籽,首先要选质量好的棉籽。霜前花种仁饱满,种质坚硬、成熟度好,耐贮藏。所以应对不同时期收获的籽棉分期进行扎花,选用霜前收获的成熟棉籽贮藏留种。棉籽种皮坚硬,外有短绒,种皮与种仁之间有空气层,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可以长期贮藏,是农作物中寿命较长的种子。但是,如果贮藏不当,从扎花到播种的5个月-6个月里也会发热霉变,丧失生活力。在棉籽贮藏中应抓好两个环节:1.降低含水量。含水量11%以下的棉籽适宜长期贮藏,即使受热、受冻,都不致于影响种子发芽率。如果种子含水量在13%以上,往往因为呼吸作用旺盛而造成…  相似文献   

2.
<正>选种要选用当年的香椿新种子,要求籽粒饱满,颜色新鲜,红黄色种皮,淡黄色种仁,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香椿种子的生命力在7~8个月左右,保存的种子必须放在阴凉通风处,并且要带着种子的翅翼保管。烫种将选好的香椿种子,用45℃水搅拌烫种15分钟,也可用5倍于种子的45℃热水搅拌烫种,逐  相似文献   

3.
正花生空壳指种植的花生良种除了病害原因外出现60%以上荚果不饱满甚至无花生仁的现象。这些花生地土壤经化验其pH值低于5.0或交换性钙含量低于2cmol/L,因此,花生出现空壳的原因主要是栽培花生的土壤缺有效钙引起的。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豆科植物,其在土壤中发育的荚果特别时高产花生良种需钙量多,而且花生仁发育所需要的钙营养  相似文献   

4.
正壤覆土要薄,墒情好的土壤应比墒情差的土壤覆土要薄,生活力弱的种子应比种子生活力强的种子要土壤覆土要薄。云杉是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幼苗阶段,需要一定的荫蔽条件,常用覆盖物有竹帘、草帘、遮荫网等材料覆盖,并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破土达20%后,用竹子(直径2cm左右)或其它材料将覆盖物顶起悬空,留出空隙勿使嫩芽受压损伤,当幼苗出齐后升棚遮荫。升棚遮荫法是指在出苗率达到80%后,沿苗床方向搭建遮荫棚。荫棚距地面高度  相似文献   

5.
一、切割法。取有代表性的种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昼夜后捞出,用快刀从中部切开,观察种仁的颜色,尝种子的滋味,嗅种子气味,记种子饱满度和病虫害情况,以优良度确定等级。 二、切砸法。如大粒坚硬种子切不开时(如核桃),就砸开,看其饱满程度,有无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6.
韦自谦 《致富之友》1997,(10):21-21
细辛又叫细参,为马兜铃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全草入药,有散风祛寒、行水止痛的作用。适宜河北、内蒙古、河南、陕西及东北三省等地种植。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生长环境。细辛喜阴凉湿润,富含腐殖质的背阴坡或稀疏林地栽培。粘重土壤、积水低洼地不宜栽培,忌阳光直射。由于细辛种子胚有后熟过程,需保湿润,干种子不易出苗。二、繁殖方法:细辛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1)种子繁殖:于6月份果实由紫红色变为粉白色,手捏果肉软,呈粉沙状时即为成熟。随熟随采,否则种子易脱落。采收后,搓去皮立即播种,发芽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一、选购良种。春季栽培西葫芦多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提早上市,增加收益。春季栽培品种可选择一窝猴、阿尔及利亚西葫芦、早青、黑美丽等。 二、种子处理。西葫芦播种前应进行选种、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选种时除去杂物、小籽、秕籽,选留饱满大粒种子.栽种每亩地的用种量为0.3公斤。  相似文献   

8.
辣椒采用营养块育苗,其操作简单,成苗快而壮,移栽后无还苗过程,从而为提早收获和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技术。 一、种子处理 将种子装入布袋浸泡24小时后催芽(保持温度25~28℃,适当补充水分和经常翻动),待60%的种子“露嘴”时,即可播  相似文献   

9.
花生开花下针期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期,此时叶面积大,茎叶生长最快、同时大量花针下扎形成荚果,加之这个阶段株体大、气温高、土壤蒸发量大、叶片蒸腾量大,因而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掌掘时间,科学浇水,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踺。据研究,花生开花下针期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时,花量下降,受精不良,果针下扎和荚果发育也逐渐停止;但是,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土壤间隙被水分所充斥,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受阻,地上部分生长趋缓,若遇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10.
所谓良种包含两种意义:一方面指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指农作物的优质种子。实际上农业生产上的良种就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优质种子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纯净一致;(2)饱满完整;(3)健全无病虫;(4)生活力强。实践证明,要获得大量品质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必须在合理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及高度的农业技术条件下,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直至充分成熟。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必须做到每个技术环节都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脱粒、晾晒、清远、搬运、贮藏及加工管理等,要随时随地严防差错和混…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优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优质种子播种后发芽率高、出苗齐、芽苗健壮,容易高产稳产;劣质种子轻则出现缺苗、弱苗,重则严重减产.农民朋友在购种时可采用眼看、挤压、牙咬、尝味和测试等方法鉴别农作物种子的优劣. 水稻:优质稻种外表鲜净,种壳呈黄色,近距离间,具有稻谷特有的清香气味,无其它异味;种胚饱满充实,用手搓捻时,有湿润感,并带绿色.劣质稻种种胚干瘪,颜色较暗.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播前处理播前要带壳晒种,选晴天上午,摊厚10厘米左右,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晒2~3天。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天为好。剥壳后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淘汰三级小粒。整地改土,深耕细作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根系发达,要求土层深厚,上松下实,因此要在冬前或早春适当深耕深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生长,中草药种子在播种前一般要进行处理。主要方法归纳如下: 1、选种:选取颗粒饱满、发育完善、大小均匀一致、不携带虫卵病菌、生活力强的种子。数量少时可手工选种,数量大时可用水选或风选。 2、晒种:播种前晒种能促进种子的生理后熟,促进种子内部新陈代谢,增强活力,提高发芽率,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晒种一般选晴朗天气晒2~3天。在水泥地上晒种时,注意不能摊得太薄,以防烫伤种子,一般以5~10厘米为宜。每隔  相似文献   

14.
薏苡,又叫薏米、六谷子。以种仁入药,具有健脾去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现将薏苡种植技术介绍如下:适宜生长环境:薏苡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耐涝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25~30℃,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5~80%,土壤含水量30%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中性或微酸性、保水性  相似文献   

15.
细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可入药。它有祛寒散风、行水止痛等功效。细辛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 ,适宜在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在黏重土壤、低洼积水地里不宜种植。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林下栽种细辛选择在背阴山坡种植。先清除灌木杂草 ,打碎土块 ,搂出杂草残根 ,然后横山做畦 ,也可随山势打大垄。畦宽1-1 2米 ,长10-20米。四边做好排水沟 ,以免雨水大时冲坏畦子。二、平地栽种细辛在选好的地块上施足底肥 ,以农家肥为好。每亩地大约施农家肥2500-5000公斤。三、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移栽两种方法。细辛种子是…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喜温作物,一般要气温稳定在12℃时才能播种,但由于初春气候反常,倒春寒发生频率较高,此时播种花生易受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造成烂种缺窝断行,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因此,为了提高春播花生的出苗率,应采取如下方法。 一、选种:在春播前半月选择无病虫口饱满的双仁荚果,  相似文献   

17.
良法集锦     
选好良种:种植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品种。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小粒、病粒、秕粒并晾晒2~3天,以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幼苗整齐度。 选择包衣的种子:购种时最好选择包衣的种于。如果种子未包衣,可用50克“甲拌磷”加一支“必多收”  相似文献   

18.
正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是中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条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足够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和粘质土壤较为适宜。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较肥大,侧根入土较浅,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叶多数为奇数羽状复叶,花为伞形花序,一般腋生,少顶生,荚果  相似文献   

19.
一、种子处理 种子选定后一般要晒种2—3天,除去瘪粒和杂质,然后去壳。最好手工去壳,去壳后,种仁与种壳混放。芽率达到90%以上,就可做种。最好使用花生专用型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保证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20.
蔬菜种子的鉴别方法,主要有感官鉴别法和催芽鉴别法两种:一、感官鉴别法:1、一般十字花科的蔬菜种子:如白菜、甘蓝、萝卜等,新鲜种子的表皮光滑,用指甲能压成饼,油脂多、子叶黄绿色。陈旧种子表面发暗,压偏时易碎,有哈喇味,子叶深黄色。2、茄科蔬菜:新种子乳黄色发亮,咬开种子易滑落;陈种子则土黄色,易咬住。3、瓜类蔬菜:新种子的种仁黄绿色,油脂多,有香气;陈种子种仁呈深黄色,有哈喇味。4、豆类蔬菜:新种子色泽光亮,脐白较硬;陈种子则色暗、脐黄。5、辣椒:新种子辣味大,陈种子辣味小。6、芹菜:新种子色黄、味浓,陈种子土黄色、味淡。7、菠菜:新种子黄绿色,陈种子土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